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2022-03-02山东省临沂市临沂实验中学刘元超
山东省临沂市临沂实验中学 刘元超
据以往教育上的发展来看,在初中阶段展开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的,并且我国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国家对教育部门人才培养的标准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新课改之后就强调教师要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看到了学科核心素养在人们未来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初中生物学科就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变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所涉及到的知识相对来言并不复杂,只是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了解自身所处环境,为学生日后研究人类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设置往往相对基础,难度较低。因此想要在实际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需要通过多角度开创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需要围绕学生的特点开展对应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手段。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目前初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内容,然后提出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教学措施。
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意义
初中生物是学生对于生命科学的启蒙教育,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着学生对生命的一种态度,因此初中生物是一个相对比较重点的科目,老师需要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凸显学生对生命物体的一种态度,树立起学生的理性思维,通过对相应生物学知识的了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精神、理性思维能力和生命观念等的不同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生物学中的一些实验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观察仔细程度、培养学生找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答案的探寻能力,特别是一些学生理科思维能力,而且在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一定的科学知识内容,在对待生命的观念中,帮助学生培养珍视生命、懂得生命珍贵性的意识,而且这种科学素养是人类素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种科学素养的培育,可以帮助人塑造自己良好的价值观、培养相应的专业思维能力,同时,生物本身是一门具有较广领域的学科,生物不仅包括动物、也包括植物和微生物等不同领域,这些年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生物学未来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生物学的发展也不仅仅会影响到医药方面、对军事化学等不同领域都会有着重大的响,因此,从初中生物学科就开始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建立对生物学的兴趣,有助于未来我国高素质生物型人才的培育,为国家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目前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迫于考试压力,导致知识教学进度过快。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多数是应试教育,对考试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因此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有教师迫于考试压力,为了提升教学进度,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但是仍然有部分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存在有应试教育思想。而且初中生物知识涉及领域较广,但相对较浅,因此,知识的教学内容量也较大,所以也存在有部分教师为了追赶课程进度,对知识教学的速度加快,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可能无法理解相对的知识,特别是对于初一的生物学中存在有一些心肺血液循环的内容,这一部分中学生需要掌握血液的流动方向,要学会区分动脉和静脉,这一部分的内容也属于考试必考范围,但是如果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对这部分内容讲得不够重视,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理解心肺血液循环的具体内容,只是通过枯燥的记忆模式来记忆知识点,这些都不利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甚至可能还会影响到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
2.面对复杂多样的初中生物知识,而生物教学的方法却相对单一。
初中的生物知识涉及的领域包括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也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一些具体细化内容,比如说对于微生物种类的划分,与动物中一些血液循环、所需营养方面的内容,对植物一些光合作用的讲解,这需要让初中生物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递这些知识,而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是通过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讲述,帮助学生记忆,这种非常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教学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单一化的教育方式也会使得学生在课堂中郁郁寡欢,无法提起学习的动力,导致生物课堂逐渐沦为学生的睡觉场,不仅会使得学生生物学习的质量大幅度下降,也会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后退,而且这种教学方式效果非常差,无法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通过灌输式的让学生接受生物知识,会影响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3.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往往无法发挥学生主导性。
传统教育方式中一般采用填鸭式教育,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发挥主体地位,对学生采取灌输式输送知识内容,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教师所输送的知识内容,教师为了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可能会对课堂中的一些内容草草敷衍了事。特别是初中生物学中涉及到一些实践操作,但是教师一般不会让学生去动手操作,而是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观看操作过程,学习操作内容,这种就属于学生只能被动的观看,没有动手思考,很难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且学生无法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养效果不好。而且学生往往是通过形象思维思考问题,对一些需要实践操作来掌握的生物知识,如果没有通过实践操作学习,就会导致学生很难对这部分生物知识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无法熟练的掌握知识,更妄论说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也会导致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知识,就会打压学生对于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难以获得能够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三、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
想要帮助学生在生物课堂中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就需要教师明确什么是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主要内容就是将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不同层次之间的发育、行为、功能、结构等各种方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说是每个公民所必备的,生物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科学探究、理性思维以及生命观念等不同方面的能力。在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掌握,通过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一些知识概念的理解,形成一种科学自然观,可以通过对一些生物学习活动中生物实验的设计,帮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然后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的不同能力,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帮助生物知识走进学生生活中,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教学的措施
1.通过科学实验作为引导,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就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想要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就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实验作为引导,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科学实验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发现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生物学问题,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交流,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及学生之间小组合作能力,可以有效的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的顽固的缺点,而且学生通过科学实验所探究得到的生物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并且通过对一些科学实验的创新、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前对书本内容充分挖掘,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生物科学小实验,从而调动学生动手的兴趣。就拿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中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虽然教科书中是拿鼠妇作为实验动物,但是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不同的动物,研究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特别是生活在潮湿阴暗的一些小昆虫类,最终可以全班进行汇总讨论,得出相应实验结果,让一些优秀小组进行实验成果的展示和分享,这就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生物知识,并且提升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2.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性。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最大的弊病就是师生主导地位的颠倒,老师在课堂中掌握了太多的话语权,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生物知识的灌输,而素质教育区别于以往应试教育中最突出的教育理念,就是发挥以人为本的作用,就需要教师打破在传统课堂中老师作为主导的锁链,而生物本身就是一门专业性突出的学科,未来生物学领域必然涉及到更多的实验,因此教师要注重一开始对学生自己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园中第一章节《认识生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学生发言来讲解生物到底是什么,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发言,讨论,然后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老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的结论逐渐向课本知识靠拢,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必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在讨论过程中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开展多种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就势必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生物的更多乐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中开展更多的教学活动,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课堂感到充满乐趣,增强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主动性,例如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小组教学模式,通过将学生分组,让一些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的学生,带动知识掌握比较薄弱的学生,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通过学生来教学生的过程,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过程中的勇气和信心,而且传播知识的学生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接受知识的学生则可以根据不同角度的理解,掌握复杂的知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塑造学生独立意识,培养学生独立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4.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理解能力上会有不同的差异,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可能较弱,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可能无法快速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帮助不同学生掌握知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物质运输》中,就讲了血液、血管、心脏,以及血液循环的两个类型,这部分知识可能有部分学生理解较慢,老师则需要通过多角度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较难的知识。
5.促进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生物常识联系,提升知识的实用价值。
生物学科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可以通过让学生用生物学角度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对待人与环境关系之间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说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学习人体激素的调节时,就可以让学生探讨哪些疾病是由激素引起的,换句话说也就是让学生掌握了缺乏激素会导致怎样的病症,通过讨论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记忆这些知识点,而且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疾病防控意识,增强学生关爱生命和长辈的社会责任意识。除此之外,在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这一章节就强调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重要地位,可以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联系起来,比如说沙漠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缺乏植被,无法稳固土壤,又或者说让学生掌握生活常识:其实植物并不仅仅会吸收二氧化碳,也会制造二氧化碳,培养学生低碳生活的理念。
综上所述,要实现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老师肯下功夫,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