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实践路径

2022-03-02河南商丘虞城县大侯营盘初级中学

学苑教育 2022年25期
关键词:古诗词德育语文

河南商丘虞城县大侯营盘初级中学 赵 丽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具有覆盖面宽、延伸性强、知识杂糅等特点,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能培养初中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也能对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起到积极的作用。教育是“春风化雨”,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教师应从日常教学的细微处着手,一面言传,一面身教,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做好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意义

1.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初中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时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德育内容,一些语文现象等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此,语文教师需要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消除传统教学带来的弊端,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语文知识。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不但需要掌握传统文化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道德修养,从而进行全方位发展,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正好可以满足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道德修养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德育可以提高学生整体道德素质,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须条件,老师自己也是学生的榜样,在和学生的交往沟通过程中应注意自身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便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活跃学生学习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往往忽略了德育,认为那是思政老师的任务,但是,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增强学生素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在语文教材中深入挖掘蕴含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便于学生养成良好品质。当科学与人文交汇中,碰撞出火花,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德育渗透的特殊性

语文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和方式,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没有准确定位语文性质,教育效果不好,这需要教师深入研究,了解语文教育本质,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

1.德育的渗透取决于语言。

语文教育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课程,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教学不能失去语言的本质,在其中进行德育教学。教师以语言为基础,在对学生语言的指导、理解、分析、推测和实际应用下,可以让学生理解民族语言。同时,文章的思想模式也非常深刻,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不仅是丰富教学工具,还是情感的融入。例如,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情境,让学生认识实际情况。

2.把握好德育渗透的方向。

自从语文教学发展以来,关于语文教育的性质有很多争论。到了1990年,语文教学才开始陷入人文教育和工具性教学的对峙。到现在为止没有对语文学科的本质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很多语文教师更加偏向人文特征,充分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使语文教学更加具有人文性,不断提高学生素养,达到情感与道德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在丰富学生情感基础上,提升教学效果,便于学生日后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首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们会致力于阅读和收集古诗,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经常要求学生背诵内容,为学生积累奠定基础,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教师采取的方法大多是强制性的,在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之上,进行背诵,学生对文章的具体含义和感情体验没有很好的理解,背古诗、散文,背起来就难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太了解,只是让学生背诵,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了解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文章的深意就可以了。第二,很多学生对学习语文没有热情,诗词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使用的语言有很大区别,学生在阅读和理解古诗词时遇到困难,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很难翻译古诗词,不能理解相关的内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很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和方法太过于传统,导致学生讨厌学习。教师没有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由于教师不重视趣味性教学,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很难学习。再者,教学目标不明确,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意境,可以体验文人国家的情感和其他民族的思想情感。但是在语文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过于机械化,让学生收集相关词语意思,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深刻,学生因为不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所以在学习文章内容上存在不足,很难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四、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1.探索语文学科“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就是将生活与教学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剖析案例背后的道理,鼓励学生运用自身积累的经验来学习语文知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语文教师通过生活中的知识来进行教学,拓宽学生学习范围,活跃语文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将教学目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生活中的知识作为教学切入点,将品德教育植入到教学中。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就在自己的身边,取得良好体验,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文化熏陶,初中学生才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在语文课堂上,将语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对学生进行熏陶,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知识,拓宽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便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2.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注意力。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交流双方的观点,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美德,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例如,学校在语文课上可引入教学评论这一教学方法,学生可以针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任务进行评论,把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传达给教师。由老师给予学生总结和评价,指导学生提高品德修养。师生间通过多多交流,就一定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便于学生掌握更多语文知识。

3.转变教师班级管理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对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具有指导性作用。不少教师仍固守传统的说教式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积极推行德育教学方法。强调德育,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形成互学互进的师生关系。教师的“高位”意识、“强者”架势和“权威”面孔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师生“互学互敬”的关系主要有两层内涵,其一是师生能够教学相长,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育的效果也是作用于师生双方的。其二,师生双方地位平等,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优点,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与学生鼓励和称赞,让学生在意想不到的惊喜中逐渐增强信心,找到努力方向。这样就能营造人格平等的氛围,促进学生认知成长。作为初中教师,如果可以牢记“师”的责任,与学生友好相处,以朋友相处,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真心的尊重。

4.确保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语文教师在学生人格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德育首先要保证语文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发挥模范作用,提高自身的修养,便于学生在平时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德育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为使初中生能够有效地深度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课本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是重要前提。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教学方案,便于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语文知识,感受到语文知识中蕴含的深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深度学习,便于学生整合语文知识,理解语文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内涵,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细致深度研究,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与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在古诗词内容讲解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课堂上渗透德育,教师要将古诗词中的德育内容挖掘出来,深入分析古诗词,让学生了解真理,升华思想。老师可以创造性运用教材,结合德育的目的,选择内容,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资源来充实教学,使古诗词的学习内容更加生动丰富,便于学生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学生可以通过积累的知识来学习古诗文,减少学习问题,深入了解古诗文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有时也可以让学生理解古诗词词组的使用,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可以把德育与教学相融合。

6.将德育渗透到阅读理解中。

要把德育有效地渗透到语文教育中,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思想和内容,在全面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从而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反复阅读有助于学生思考文章的内容,学生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便于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目的,让学生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例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播放朗诵该古诗的音频,分析古诗所表达的内涵,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增加个人体验,便于学生感受到游子的思乡之情,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这之后,教师便可以将一些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学习其他学生的优点,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其他学生的文章后不断的开发自己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经验,使其以作者的角度来对文章进行理解与分析,这样便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过程更加高效。

7.通过社会现象来作为引导,展现出文学作品的正能量。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以德育为中心,通过现象观察本质,纠正自己在社会环境中的地位,确立正确的价值观。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现代中学生能接收到许多社会新闻,其中一些是正面信息,一些是负面信息,中学生处于叛逆和意识不成熟阶段,他们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网络负面消息的影响。德育应以网络新闻为契机,将德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社会现象来引导学生,比如《陋室铭》这一课,教师要让学生看到刘禹锡笔下的陋室,感受到作者的高尚情怀,便于学生养成良好品质,与现代人的炫富及牺牲他人利益现象相比,正能量的思想才能够永久流传。

8.在课外阅读中渗透教育。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氛围紧张。但教师还是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便于学生积累知识。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内心十分复杂,需要教师多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消除学生的错误思想。适当的阅读一些优秀作品,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正确的“三观”。如今互联网的普及,教师可以有计划的推荐一些作品,促进学生阅读的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比如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举办课外阅读交流会,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目,学生可以说出自己最近看过哪些作品,通过交流会,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读过的作品,通过阅读,有了哪些收获。

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重要的成长阶段,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接班人。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素质教育,丰富学生自身素养,德育教育只能加强和创新,不能削弱和忽视。语文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实施德育的良好平台。探索语文生活化教学,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古诗词德育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踏青古诗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爱古诗词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