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教育的探析*

2022-03-02

关键词:公共卫生应用型育人

唐 唯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为“事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契机[1-2]。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内涵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学生应用性、技术性和高等性的思想特质[3-5]。通过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性,找到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路径和重点内容,对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提升育人成效具有积极作用。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思政元素分析

(一)加深信任关系的重要契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和公共危害性等特征,在事件爆发期间,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双重冲击,导致恐慌、不安等复杂情绪,对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事件的爆发为意识形态工作营造了重要的教育情境,同时也为信任关系迈上新台阶提供了重要机会。然而学生可能受到事件中不同声音的影响,也是不实言论和不当行为发生的高频时期。要占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话语主导权和迅速建立信任关系的核心是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个人安全感,因此特殊事件的思政教育工作要特别注重“科学管理、精准防控、以生为本”的理念,达到加深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信任感的目的,这也是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石。

(二)构造四个自信的教育情境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等聚集性场所时有发生。特别是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全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面对疫情,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集结,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胜利[6],每一场胜利都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为在事件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加深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解,营造了生动的教育实践情境。实践教育情境的产生与应用型高校育人的理念相契合,与学生注重“应用性”的学习特点相匹配,相更有利于理想信念教育在应用型本科学生中入脑入心。

(三)营造勤学报国的育人氛围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涌现出的抗“疫”精神,特别是利用专业技术助力抗击疫情的先进事迹等,为立足应用型专业教育本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应用型本科各专业与事件本身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应用关联性,例如医学专业的抗“疫”专业知识、机械专业优化工艺助力复工复产、计算机专业打造云端工作学习新场景、工艺美术专业弘扬主旋律文创产品和体育专业指导国民身体素质提升等,应用型专业以其鲜明的产业特征,均能在发挥专业特长助力抗击疫情方面找到契合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立足专业本身,充分挖掘专业技术在助力国家摆脱困境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正向引导学生深刻感受发挥专业技能在社会危机事件中的价值体现,增强对应用型专业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爱国情怀。

(四)指明职业规划的正确方向

受事件影响,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变化,如直接面向市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创业意愿减弱,升学缓就业意愿增强,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等稳定工作的倾向性明显等。再加上研究型高校学生降维求稳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应用型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缓就业、慢就业等现象越来越高频发生,待业考公、考研族乐此不疲。不利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产业的良性发展。学生往往倾向于关注和放大危机事件本身,而很难发现在产业受事件影响同时衍生出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学校应尽可能帮助学生挖掘和发现事件本身衍生的产业价值,例如事件助力直播带货、物流、智能制造技术和大数据等领域的发展,引导学生合理做好职业规划,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探析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首要

依托于事件营造的教育情境,首要任务是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一是加强成果宣导,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抗“疫”和有效控制事件发展的举措和成效为主线开展宣传和主题教育活动,把握主基调,弘扬正能量,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党执政能力和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信心,促进团结,发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作风;二是横向对比出真知,在全球性或者区域性事件中,要对中国和欧美等其他国家地区的抗“疫”情况进行横向对比,讲清楚为什么在控制事件发展中中国共产党“行”和“能”,搞明白“行”和“能”背后的本质和逻辑是什么,有理有据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三是加强对党员事迹的宣传,挖掘事件中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典型事迹,特别是学生党员,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进行宣传,坚定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培养、发现和吸纳优秀同学加入党组织。

(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将事件中衍生出的催人奋进的精神和专业实践教育相结合,从应用型专业教育的角度植入爱国主义教育。讲清楚学好专业知识和热爱祖国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勤学报国的家国情怀。一是以应用型专业技术领域抗“疫”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为主线,开展抗“疫”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牺牲小我为大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岗敬业、克己奉公的抗“疫”精神;二是立足学生专业,找到应用型专业在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改革创新等方面助力事件良性发展的关键点,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练就青春本领,为抗击疫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积极贡献,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的本能体现的深层逻辑;三是引导学生在国家防控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发挥专业特长,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在奉献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线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衍生出的机会和价值为切入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合理做好人生规划,防止在考研、考公、就业等方面盲目跟风、过度求“稳”、盲目转行等现象的发生,偏离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航道。一是坚持以不变应万变,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坚持提升专业技能与应对风险变化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直播带货开创就业新局面、物联网技术助力社区防控管理、计算机软件打造云端学习工作新场景、疫情助推物流行业蓬勃发展等,让学生想明白最大的稳定不是来源于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个人专业技术的提升;二是加强专业认知教育,结合事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业内涵的理解,讲清楚应用型专业和国家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增强对专业学习的信心;三是正确认识产业更迭的内在含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产业更迭的现象,善于发现产业更迭中产生的机遇,正确把握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找到行业迭代中的价值。

(四)以科学防疫教育为保障

思政教育离不开科学的管理防控体系,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科学防疫教育的重要性尤为凸显,是意识形态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提高疫情防控意识,突发公共事件持续的周期往往较长,学生从思想上容易产生紧绷、松懈等波动情绪,要引导学生提高防范意识和保持平和心态,时刻紧绷特殊时期的防控弦;二是加强防疫知识科普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健康科普讲座、有奖知识问答和短视频宣传等方式,在寓教于乐中使学生掌握应急处理和科学防疫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三是加强诚信和公民道德教育,从诚信、法律、社会责任等层面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诚信申报个人健康情况、积极配合组织防疫管理和社会公益服务等方面要下功夫,引导学生及时上报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事件聚集性传播,引导学生养成“全国上下一盘棋”观念,积极配合工作,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在事件中要强化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院系和教研室要及时根据事件的发展趋势研判和调整授课计划,适时调整与事件当下营造的教育情境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提升育人时效性。一是讲好“形势与政策”课,发挥好课程“内容新”和“实效强”的优势,以最新的数据和生动的情境,围绕“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事件精神内涵”等主题讲好“战‘疫’”故事,唱好时代主旋律;二是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对事件进行深入剖析,讲清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讲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行的历史渊源,讲清楚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三是讲好“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讲清楚事件中的诚信、法律和道德修养等问题,重点围绕“诚信申报”“事件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事件中的公民道德修养”等主题引导学生产生行动自觉。

(二)发挥课程思政的润滑剂作用

要发挥好课程思政的润滑剂作用,深度挖掘事件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发扬爱岗敬业精神,将事件中通过做好本职工作助力事件良性发展的案例植入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克己奉公的职业精神,例如将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钟南山逆行武汉抗“疫”的事迹植入临床医学课堂,促进医学生热爱医学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将通过改革创新积极应对事件的案例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创新创业的奋斗精神,例如将改良工艺技术助力疫后复工复产的团队事迹植入机械设计专业课堂,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创业干事的热情;三是发挥公益服务精神,将各行各业无偿助力社区志愿服务的事迹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例如无偿向社区提供红外体温测量技术,助力社会疫情防控,提升学生对专业社会价值的认知,培养社会责任。

(三)重视第二课堂的催化剂作用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对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学校采取措施恢复正常教学往往主要针对第一课堂,而容易忽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在特殊时期,更要发挥好第二课堂的催化剂作用,丰富课余生活,保持健康身心,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合力。一是发挥党、团组织生活的思想引领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灵活方式组织开展理论宣讲、主题研讨等主题教育活动,站稳主阵地,发挥党团组织的涵育功能,进一步夯实思想之基;二是提高主题班会的育人成效,紧紧围绕重点内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分享个人观点、收集思想动态、大学习大讨论等形式,提升育人实效;三是强化实践活动的功效,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社区报到,投身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在实践中筑牢思想之基。

结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契机。文章对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思政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事件为加深思政教育的信任关系提供了重要契机,构造了“四个自信”的教育情境,营造了勤学报国的育人氛围,指明了职业规划的正确方向。在事件中,应用型高校应强化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发挥课程思政的润滑剂作用、重视第二课堂的催化剂作用,重点围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职业生涯规划和科学防疫等内容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文章表明深入挖掘事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思政教育元素,以合适路径围绕重点内容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对于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提升育人成效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应用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