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践教学背景下的未来小学数学教师培养

2022-03-02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材专业

刘 瑾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实践教学所指向的是除理论教学外各项教学活动的统一称呼,其在增强未来小学教师主体实践能力、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学习科学方法上有极强的促进作用。从课程特点分析,小学数学课程逻辑性与系统性极强,实际教学环节小学数学教师也并非仅是单纯性讲解专业课程知识,而是应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并引导其学会以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促使其树立超强的学习自信,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鉴于此,在针对未来小学数学专业的学生群体进行教育培养时,教师也应明确其并非理论传授人员,而是应着重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与实践能力。

一、立足实践教学未来小学数学教师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可将实际应用与专业理论间距离有效缩短

对小学教育中的数学课程进行分析即可发现,该课程实际应用与专业理论存在较大差距,而这层差距主要体现于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小学数学应用与高等数学学习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另一方面是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学习有较大距离。而在缩短两个层面距离时,实践教学加强属于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作为教育教学中能力的集中表现,实践教学能够对教学变动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势充分感受并判断;同时具备转化教育冲突、掌握教育契机的关键能力,也具有面对教学困境与实际对象及时进行选择与决策的魄力;最后,实践教学具有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生活、积极创新的重要魅力。

(二)可有效促进未来小学数学教师个体素养养成

小学数学教师在工作时应具备较强的数学素养,其所包含的有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数学哲学和数学文化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中数学专业所培养皆是未来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工作人员,而这更要求该专业教师在更高层面上引导学生理解并认识小学数学课程,以此促使其能够立足于数学本质,深刻掌握与小学数学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更为精准地了解小学数学史料以及整个数学内容的实际发展脉络。数学素养的有效形成决不可仅依托于理论学习过程,而是应通过多种实践方案辅助学生进行构建。将教学与舞台表现相对比,前者要求更高,其原因是教学属于人际互动过程,该过程中教师无法精准判断每名学生所表达的意见和观点,因此教师需要更多的现场技巧,其面对教学问题时需要对变化情境瞬间理解,并且要实际感受到小学生群体的真实感受,同时也应及时想出解决方案,对于教学呈现、停止以及整个课堂氛围营造皆应合理掌控。由此即可看出,针对未来小学教师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时需要做到由内而外,并且各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应突出实践教学重要性,面对课程教学也应明确要求教师应将实践教学意义全面渗透,从而引导该专业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提高个体学科素养[1]。

(三)有利于小学教育数学专业数学课程改革

小学教育专业中未来数学教师培养的根本目标则是为强化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其个体实践教学能力,该目标直接决定课程设置的整体深广度。而在具体课程设置环节应避免两种极端情况出现:一方面是认为小学数学中所涉及知识简单易懂,因此仅需要完成基础性知识学习即可,没必要学习更深层的数学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将原本数学专业中的核心内容进行盲目照搬。关于这两项问题前者对小学生数学及高等数学并未有明确的了解和认知;而后者则是对小学数学教师这一职业的岗位特殊性有所忽视,从而使整个专业课程教学特色不足[2]。事实上只有对高等数学知识充分掌握后,才能将小学数学与高等数学间的联系精准认清,并能够以高等数学观念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与方案,培养该专业学生群体创造能力以及数学思维,激发其对本专业课程的探究兴趣、满足其主体发展。

二、实践教学背景下未来小学数学教师培养的全新途径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教育改革要求下各院校为适应培养小学数学专业学生主体智慧及实践技能需求,教师应转变自身教学理念。首先,传统课堂教学应从狭义转向广义,狭义教学所指的是将教材视为对象,以教材知识掌握为核心教学目的,反而是对具体中的各项问题有所忽视;广义教学则是将师生交往、日常生活、教材、网络以及教师人格魅力和知识结构等相关课程资源视为主要教学对象,同时也应将实际教学内容从教材中、课堂上逐渐引入“未来数学教师”的教学世界,突出教学中学生地位,并引导其通过教育实践和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从而形成良好的素养。其次,课堂教学逐渐转向为对话式教学,以往的专业课教学中,多是以独白式教学为主,其所强调的是教师为主导,突出“教”的环节。而对话式教学则有明显不同,该教学模式中所注重的师生互动与交往,教师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明确其后续岗位需求与学习规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主体进行自学。通过多次实践后,教师即可发现对话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并且其课堂活动参与度也有明显提升。最后,专业课教师应对基础知识教学进一步加强,在针对未来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培养时,教师应明确基本理论教学是基础所在,并且该专业学生应对小学数学这一课程的构成规律及特点熟练掌握,同时其也应对小学生性格特征以及学习认知规律有充分了解,以促使其在未来工作时能够精准掌握教材特点,并有针对性规划教学设计[3]。通过基础知识加强有助于该专业更为深刻地分析、理解数学知识;有助于其学会教材内容的正确处理方案;有助于其对数学史料充分利用,并以此在工作时对小学生进行启蒙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更多数学知识,同时也可有效激发其学习求知欲、扩大其主体视野。

(二)挖掘教学论精髓,强化教学模拟训练

未来数学教师培育环节,为确保理论内容与实践教学深度衔接,该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将小学数学教学论着重突出,该知识属于教育专业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同时其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密切的教育课程。以往针对该课程进行讲解时,大部分教师会立足于小学数学教材展开综合分析,但在实践教学理念支撑下教师不应将目光局限于课程教材,而是应围绕教材进行专题研究,带领本专业学生对教材撰写思想深入分析,同时也可结合不同时期的小学数学教材以及教学大纲进行对比分析,让其真正了解如何利用教材实现最终教育目标。具体实践环节,教师可基于传统微格教学优势,将其与微课有效结合。教学设计环节,专业课教师可围绕具体教案开展教学,在有限时间内将重点教学内容逐一讲述。而在学生掌握相关内容后,教师则可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际模拟,模拟环节教师应与其他学生群体一同实施评判,并要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以此促使该专业学生能够在未来工作中将相关理论知识有效应用[4]。通过该教学方式,可让本专业学生在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论进行学习时,对其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同时也可对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实际教学规律及过程全面了解,尤其是对小学生群体认知规律及课程学习特点等方面,待其通过多次实践模拟后则能对数学教材功能、教法有更为深层的认知。

(三)深入小学进行实践,充分掌握教学技能

依托于小学数学课堂实施真实的实践教学,是提高未来教育人员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群体获取各项实践知识的基础保障。教育专业执教者以及学习人员皆应明确课堂是教育目标落实的主要渠道,而针对基础教育阶段来讲,小学生技能获取和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皆源自课堂教学。当前时代下高效课堂构建、高质量的教学过程是培育人才的关键所在,新课标中不仅是针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同时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全新要求。所以作为未来参与教学的主要人员深入课堂环境进行实践训练才能确保其自身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并且也只有通过不断进行实践教学训练才能保证其对新时代教育改革需求充分掌握,并以此更为透彻地掌握数学知识以及其与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除此之外,深入小学落实实践训练,该专业学生可从中掌握更多属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思维方法与形式,以此使自身在实际工作时能够立足小学生主体发展及兴趣需求开展教学,而不仅是局限于该课的基础知识传授[5]。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观摩同课异构、参与各项教研活动能够为专业学生入校实践、转化能力提供更多条件。

(四)开展社团课程化建设,规划教师技能成长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被重视,各院校针对小学教育专业也纷纷开展职业成长规划,作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主体专业成长的教育途径和平台,其能够将该专业学生实际学习环节的教案设计、学习反思、课题研究能力、教学基本功、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以及成果荣誉精准记录。鉴于此优势,各院校可将隐性课程加以创新,将其显性化特征充分表现,同时也可针对小学教育专业中的数学教育培养方向有计划性开设“趣味数学”“数学魔术”或“生活中的数学”等诸多校园社团类课程,具体落实环节通常由专业教师指导,促使学生群体能够对数学知识理解不断加深,并以此进一步增强学生主体数学文化感知,充分唤醒其学习意识。除此之外,实践环节教师也可利用自助式学习、专题内容整理、小组讨论、评论交流、问题提出、教学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数学社团活动,以此将学生个体学习方法有效转变,并完善其知识结构。

(五)引进小学一线教师,加强导师团队建设

若小学教师及实习教师皆能具备极强的学科教育能力及专业知识,其能够有效辅助师范类学生提高专业学科知识。鉴于此,各教师教育类院校在选择实习教师时应选择专业技术过硬且对教材教法熟练精通的教师担任,如此可使师范类学生在学习技能时并非建立于基础教育学知识,而是能够立足于时代发展及具体需求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但结合当前师范类院校教育实情,若针对实践导师完全以高标准要求建设欠缺一定可行性,所以各院校可采取引入一线骨干教师担任未来小学教师群体的实践导师,并要求其在深入小学参与实践训练、教学设计和实践调查环节给予针对性指导。通过多次实践即可发现,责任心强、专业技能过硬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是确保教育实践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

(六)保障教学技能训练与新课程相适应

从教学本质层面分析,所谓的教学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实际经验和专业知识而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具体活动方式,其属于未来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而能否熟练掌握教学技能是其后续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小学阶段数学课程具备形象、严谨、生动且直观的教学特点,因此该课程教师除应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及数学思维外,也应有较强的教学技能与创新能力。教学改革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重大改变,并且整个教育重心也由以往的重知识传授逐渐转化为重学生个体发展;教学主体也从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学流程也由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教师创设情境、小学生自主开展学习。面对这一系列变化,未来数学教师的整体教学技能也有更高要求。因此,专业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应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要求,强调专业实践教学与之相匹配,以此保证学生专业发展方向正确。

(七)充分利用小学教师教育实践资源

面对未来小学数学教师培育,各院校应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实践导师队伍,同时应建设完善的校内外实践研究基地,以此确保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能够大幅提升。例如,一方面各院校可整合本校内所能应用的小学教师实践教育资源,例如语音教室、书法教室、计算机实验室、微课教育平台、学生心理辅导室等,通过将各类资源进行挖掘与整合可针对小学教育专业中的学生群体组建一个全方位、多功能的实践类技能训练中心,以此实施针对性的技能教学训练;另一方面,各院校可不断加强与小学教育的深度合作,不仅要通过接触一线教研信息更新专业课教学内容,同时在双向合作下,在校教师也可接触到更为有效的教学经验,而这对其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模式皆有极大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实践教学培养未来小学数学教师,各院校及专业课教师应对教学实践重要性充分了解,并通过教学理念转变,强化教学模拟训练,深入小学实践,开展社团课程化建设等多种方式将实践教育优势发挥到最大,并以此促使该专业学生主体实践能力有明显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材专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