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实践分析*
2022-03-02杨惠宁
杨惠宁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湖实验小学 福建泉州 362000)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教学要求越来越严格,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备受瞩目,作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影响。有一部分教师着眼于当前的教学实情,站在学生的视角将生命教育与少先队活动融为一体,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关注对少先队员的方向引导以及教育,保障其能够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立场以及以人生三观。主动接受生命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珍惜个人的生命并爱护他人的生命,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社会化都有非常关键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少先队活动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在融入生命教育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关注对生命教育侧重点的分析以及研究,实现对症下药,更好地凸显生命教育应有的指导作用以及优势,确保少先队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以及拓展延伸。
一、生命教育
教育主要是指与生命相关的教育,结合生命规律加强对个人生命观、价值观的有效引导,保障个人能够正确处理好生命与他人、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关系,逐步树立良好的人生三观,塑造健全的人格。生命教育的内涵比较复杂,服务教育、安全教育、思想教育、品格教育、生死教育、生态教育最为关键,教师需要关注对学生的引导,保障学生了解生命的发展过程,深化学生对生命发展知识的理解以及认知,保障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主动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保持良好的态度,学会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健全个人的人格。
二、少先队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少先队员直接关乎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少先队员已经突破了1.3 亿人,大部分为小学生和初中生,这一部分学生还未成年,身心发展速度较快,可塑性较强,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非常关键。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西方文化直接涌入我国,多元文化冲击以及负面影响导致少年儿童的成长及发展备受阻碍,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及压力,学生出现了叛逆情绪以及抑郁心理。加上校园霸凌等问题的出现,使得生命教育被反复提起并受到了应有的重视。生命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正确的生命观有助于学生主动处理好个人的生命以及他人的生命,学会与自然以及与他人良好的相处,逐步塑造健全的人格。如果教师能够结合生命教育的具体要求逐步丰富少先队活动内容及形式,提升生命教育所占有的比重,那么对学生的成长将会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只需要关注对多种影响要素的深入剖析,了解新时代背景下生命教育的具体要求。在对当前的生命教育工作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有的学校没有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表,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少先队活动成为重要的契机以及载体,能够实现少先队活动与少年儿童生命教育工作的有效契合,为少年儿童的成长以及发展做好前期的铺垫。
三、少先队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
在对新时代背景之下的生命教育进行分析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大部分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比较明显,其中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以及精神生命是重点。自然生命主要包含身体、组织和器官,社会生命则是指个体与人、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精神生命则是指个人的情感、思想、观点以及信仰,这些对个人的生命构成有重要的影响。要想拓宽生命的广度以及深度,必须要着眼于个人的安全与健康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来进行分析,加强对个人的理想教育及信仰指导。少先队活动的组织形式比较复杂以及多元,教师需要关注对不同组织属性的分析以及研究,了解组织形式与集体活动方式之间的逻辑联系,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思想引导,主动融入生命教育,明确具体的活动内容,进而实现对症下药。
(一)美德教育
美德教育有助于学生主动实现个人的社会化,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网络关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传统美德不容忽略,良好的美德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师需要注重对德育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及分析,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发展需要,以文化熏陶以及感染为基础,确保少年儿童能够学习为人处事道理。作为一个浓缩的社会,校园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直接和深远的影响,队员在校园中的人际关系会直接影响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反映着个人的生命观以及价值观。如果过于注重自我保护和自我成长,就难以实现全面发展。学校需要关注平等、尊重、友善、包容育人氛围的有效营造,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态度,让少年儿童在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以及人际交往关系中主动接受教师的生命教育,引导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凸显美德教育应有的作用及优势。
(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基础以及必要条件,学校需要搭建生命成长绿色通道,保护少年儿童,了解少先队的社会职能,真正凸显少先队员的作用以及价值,在保护少年儿童综合能力的过程之中加强与儿童之间的联系以及互动。作为弱势群体,儿童的成长以及发展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少先队需要关注对儿童成长需要的分析以及研究,主动为其提供恰当可行的服务及帮助,保证儿童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掌握良好的自救方式以及技能,比如急救包扎、报警救援以及火灾逃生和地震逃生。这些知识与生命教育和学科教育存在一定的联系,两者无法兼顾,学校则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情绪管理、预防青少年自杀、预防性侵害、挫折教育与生死教育相结合,关注对教育方向的指导以及技巧点拨,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发展保驾护航,真正凸显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发挥安全教育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三)核心价值观教育
生命教育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比较明显,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最为关键,学校需要结合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以及核心,明确生命教育的起点以及重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比较丰富,具有明显的指导价值以及引领作用,能够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以及正确人生三观的塑造指明道路及方向。教师则需要关注对教育意义的分析以及研究,一方面需要了解知识传递的重要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凸显这一工作的社会功能以及价值。其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实现生命互动,积极构建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世界,对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凸显生命教育应有的优势。教师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抓住关键词,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给予学生更多方向上的指导,保障学生能够主动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在参与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明确个人的理想追求。
四、少先队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实践对策
作为少年儿童的先进组织,少先队的作用显而易见,少先队活动的顺利开展比较复杂,直接关乎整体的生命教育的成效以及目标。少先队队员可以积极参与少先队活动,实现自我教育和互帮互助。这一点能够更好地弥补机械渗透方式所存在的各种不足,利用各种先进的教育元素以及接近队员的生活化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参与积极性,保障其能够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优势和价值。
(一)凸显少先队活动的优势
少先队活动的优势显而易见,如果能够利用这一活动进一步落实生命教育,那么对学生的发展将会有明显的正面影响。首先需要关注组织优势,少先队的组织架构比较完整,能够以学校为单位建立不同的组织体系,落实好相关的管理工作。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小队,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中队,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大队,确保少先队活动的全面覆盖以及有效延伸。同一个少先队的学生年龄相仿,学习环境相似,能够积极实现社会化,保持良好的心智发展水平,这一点有助于体现生命教育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其次需要发挥场域优势,以正规专业的教育系统为依据,关注对不同少先队的活动开展场域的分析以及研究,真正跳出学校以及课堂的局限,在家庭社会以及校外基地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确保生命教育的持续性以及有效性。再次需要关注课时游戏,教育部门提出了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相关要求,结合游戏活动课程进行这种东西的调整。每周必须要安排一节课时,通过这种形式来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指明道路及方向,提供更多的支持,促进少年儿童的生命成长及发展,保证每一个少年儿童都能够获得更多的指导及帮助。最后需要发挥内容优势,少先队活动的内容以及目标具有明显的时代价值,对组织意识教育以及政治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取向以及道德养成提供更多的参照以及依据。在分析成长曲线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分析以及研究,确保高度一致,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以及照料。更好地加强对少先队员政治观以及教育思想的有效诠释与分析,主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进一步突破以及改进。
(二)把握少先队活动的重要途径
少先队活动形式比较丰富,中队活动的出现频率比较高并且实现了常态化的开展。学校可以抓住重大节假日积极开展大队活动,关注少先队活动与社团活动的有效整合,结合少先队活动的具体类型,将对队组织生活、队仪式、主题队会以及实践活动融为一体,促进品牌活动的有效落实。少先队实践活动主题队会、队品牌活动的开展频率较高,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及有效途径,教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掌握一定的工作思路以及育人策略,实现对症下药。首先,学校可以结合主题队会积极聚焦生命教育问题,关注对主题队会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鼓励队员主动参与其中进行讨论以及分析,保障每个队员都能够获得更多的成长以及教育。学校可以设置不同的主题活动,比如“藏在规矩背后的自由”“向校园欺凌说不”“红绿灯在心中”,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自主规范个人言行举止。这些主题队会对队员的积极作用以及正面引导非常明显,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个人的不良行为及思想认知,积极与他人保持密切交流及联系,实现团队合作和互帮互助。其次,教师需要结合少先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寻生活中的各种真理。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了呵护以及关照,存在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缺乏一定的集体意志以及感恩意识。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比较复杂,备受阻碍,教师则需要始终坚持实践教育的重要原则,鼓励少先队员主动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情况,关注对先进教育元素的整合利用及分析。让少先队员深入社会实际,积极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主动落实教育工作,为少先队员的成长成才做好前期铺垫,给予其更多锻炼自我的机会以及平台,保障每一个少先队员都能够实现自我改进以及快乐成长。最后,学校需要积极应利用少先队品牌活动巩固生命教育的成果,关注对少先队优秀活动的有效总结以及分析,在精心挑选以及有效组织的过程中确保少先队品牌活动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让每一个少先队员能够将核心价值铭记于心。比如学校可以与 “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平安行动”“争当美德小达人”相结合,持续开展品牌活动,让队员在主动感知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教师的指导,明确个人的学习与目的,真正实现与时俱进。教师需要关注不同活动形式的有效创新以及改革,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落实以及调整,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影响。
结语
少先队活动中生命教育的有效融入非常关键,教师需要关注对少先队改革工作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抓住有效契机促进生命教育的有效落实,始终坚持科学的儿童观。创新工作策略以及工作手段,巧妙利用各种资源进一步丰富少先队活动的内容以及形式,注重层次化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法的有效利用,为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及发展做好前期的铺垫。这一点对凸显少年儿童的主体价值,实现多种教育资源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非常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