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初中语文阅读策略

2022-03-02

关键词:整本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颜 翔

(江苏省江阴市陆桥中学 江苏江阴 214425)

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只重视单篇文章阅读的现状,不仅丰富了学生阅读的内容,同时也创新了阅读方式,提高了学生阅读学习的效率与效果。但是,初中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很多学生往往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对于整本书阅读缺乏耐心与信心,再加上整本书阅读与教材无法有效衔接、师生认识不足、教学难度加大、教学评价方式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整本书阅读教学进展缓慢,需要教育工作者就其问题和策略进行研究。

一、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阅读的意识

在现阶段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材的内容编排主要是单元主题的形式,这种单元主题的形式,虽然能将不同的单篇文章整合于同一个主题下,但是由于每一篇文章的篇幅较短,而且多数为名著的节选片段或经过改写的文章,导致学生无法对于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无法形成一个整体阅读的意识。而通过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对于文章背景、具体内容、前因后果有一个具体的认知,从而能够从整本书的角度出发,思考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意识。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往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需要学生参与其中,通过阅读文章,收获阅读感悟,提升语文素养。在传统的选文式的单篇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对于文章的精读,对于文章写作手法的解读。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阅读教学的效果,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无法得到提升。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阅读方式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泛读,一方面增加了阅读的量,让学生能够在大量的阅读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思考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在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中,由于阅读文章的篇幅较短,学生并没有养成做计划、记笔记和查阅书籍的习惯,慢慢地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阅读计划,安排好每天的阅读量,对于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对于阅读过程中不懂的内容或词语进行查阅。这种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与情感,获得更加深入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形成阅读学习的有效方式,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效率与效果,为学生后期的阅读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本书阅读与教材体系对接效果不好

整本书阅读要想确保其阅读教学的效果,必须要实现与语文教材内容的衔接。虽然现阶段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推进和落实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材对于整本书阅读有所渗透,但是由于整本书阅读仅仅体现在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的模块,而且这一模块与语文教材单元教学的主题和内容相关性不大,不能够很好地与教材单元内容建立联系,从而导致整本书阅读教学难以推进。除此以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师也并没有过多地关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开展,没有将整本书阅读有机地呈现在同一本教材中,导致整本书阅读教学无法有效开展。

(二)学生对于整本书阅读的认识不足

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行需要师生对于其教学目的、实践过程和预期结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需要师生端正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态度。然而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而言,由于语文学科内容多、时间紧,为了提高语文应试成绩,其在开展语文阅读学习时带有功利化和浮躁的学习态度,没有正确认识到整本书阅读对于其自身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甚至存在排斥的心理,这导致整本书阅读在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有效推广与落实。

(三)整本书阅读提升了语文阅读教学难度

整本书阅读的推行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学生对于整本书阅读的阅读量较少,现阶段,很大一部分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超过30 分钟,阅读的内容大多是单篇文章,并没有涉及整本书阅读,真正在课堂阅读中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学生少之又少。第二个方面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要求,在以往的单篇短文教学中教师并不需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的设计,但是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到整本书教学的价值,并且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有效地开展整本书的阅读教学。

(四)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有效地阅读评价方式能够推动阅读教学的落实,因此,要想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推行和实施,就必须要完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评价手段。然而,在实际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不能够准确把握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标,没有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评价无法进一步完善。除此以外,中学语文的评价方式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考试的题型及内容具有较强的导向性,目前虽然中考语文考试会涉及名著题目的考查,但是考查的内容仅仅停留在阅读识记层面,对于整本书的内容及其思想考查涉及较少。

三、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成长特征,设计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自主阅读,锻炼阅读能力。以《刘姥姥进大观园》为例,教师应首先提问学生这一文章的出处,它出自《红楼梦》一书,以此引发学习者对《红楼梦》的探究兴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的人物形象,从多个维度分析文章情节、其中蕴含的历史人文情怀等内容,以达到深度理解文章的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这一特点,凭借疑问、设置悬念等多种手段,引发学习者的深刻思考,并和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交流,在讨论辨析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并给予客观评价和有效指导,以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整本书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调动阅读热情,锻炼阅读能力,践行教学规划,落实教育目标。

(二)理解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内涵

部分教师对于整本书阅读还存在着一些运用上的偏差,这一教学方式的目的在于综合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及阅读品质,而不是盲目地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部分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罗列过多书籍,缺乏选择性,让学生在泛泛阅读后虽然达到了表面上的整本书阅读,但实际上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未上升到对应的高度。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推荐的整本书包括欧美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莫泊桑、契诃夫的相关篇目,教师将其全部作品都列为阅读篇目,要求学生通读,这样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厌弃,我们应从中适当选择重点篇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筛选后,再开展阅读。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对于《西游记》的选篇阅读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它能够让学生从细节角度了解部分章节的故事内容,同时避免全篇阅读对学生造成的学习负担。从实践角度来看,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应该是理解性、思维性的阅读内容,而不是空泛的长时间阅读。教师对这一点应该有充分的理解,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内和课外阅读素材,加强学生对整本书阅读任务的理解。随着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的不断革新,教师也要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整本书阅读这一教学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三)适当改变语文教学形式

通过情境设置提高教学质量是近年来较常见和有效的教学形式,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是整本书阅读教学形式的最佳选择。教师应凭借多种形式展现文本内容,并阐述自己的所思所感;借助语言、视频、音频等手段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情境,使学习者的思绪深入情境。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其中意象丰富别致,用词精练,教师可以制作与词中意象相关的视频或PPT——秋日黄昏、小道旁边是排排枯树、层层落叶、漫漫黄沙、小道尽头的村庄却只有几户人家,乌鸦悲鸣,词中人仅一头瘦马、些许行李,漫漫旅途,行走不知归处,并根据感情色彩进行配音,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教师以富含感情色彩的声音吟诵词句,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画面,并根据感知对这一画面进行着色,从而深入思考作者作词时的情感、词中蕴含的情感等,领略文章的意境,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养成正确阅读的习惯。

(四)注重整本书与教材联系

在传统的文选式教材中,教师往往难以将单元教学的主题与整本书阅读相联系,从而无法将整本书阅读有机整合于语文教材中。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多种措施加强整本书阅读与教材的联系,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选自著作的篇章,进行整本书的概貌讲解,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说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便是选自鲁迅著作《朝花夕拾》,教师首先可以就选文的内容以及写作手法展开讲解,让学生体会到选文中所体现出的童趣,然后以童趣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对于童趣世界的探索欲望,此时教师再对于《朝花夕拾》整体写作风格和内容概貌进行阐述,就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朝花夕拾》阅读的兴趣,从而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

(五)注重阅读教学专题整合

为了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开展,教师可以采取专题阅读教学的方式将整本书进行串联阅读。比如说在对名著《西游记》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由于其篇幅较长,涉及的内容情节较为广泛,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阅读的兴趣,导致阅读效果低下。此时教师可以以《西游记》中各人物使用的武器及其功能为专题,激发学生对于《西游记》不同人物武器的功能进行探究阅读,从而达到将《西游记》人物、故事、情节串联的目的,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效果。

(六)采取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避免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模式。第一,比较阅读,以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为例,文章选取了泰戈尔和冰心两人不同风格的短文,教师可以相应拓展到《泰戈尔诗选》和《繁星》《春水》的整本书阅读,让学生通过整本书的对比阅读体会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加深对整本书的理解。第二,回顾阅读,以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教师可以童真童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回顾冰心的著作《繁星》,通过整本书阅读体会到作品中的童趣与欢乐。第三,拓展阅读,以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为例,教师可以拓展到《白求恩大夫传记》,通过阅读白求恩的故事加深对于白求恩的了解。

(七)创新阅读教学评价方式

目前对于阅读教学评价常用到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学习方式以及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同时也要注重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比如说在对《西游记》整本书阅读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以学生喜欢的西游记人物或故事为主题,让学生对于人物或故事进行解读,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对于学生解读的情况进行评价。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因此,教师要注重从阅读教学的实际出发,以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为主要目的,采取相应的教学评价方式。

结语

整本书阅读相较于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文式的单篇短文阅读而言,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落实的过程中存在整本书阅读与教材体系难以对接、师生认识不足、阅读教学难度大、评价方式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主要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有效建议,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整本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