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研究
2022-03-02朴聃睿
朴聃睿
(通化市朝鲜族中学校 吉林通化 134001)
随着人们对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高度重视,对高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高度要求下,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德育基础。通过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当前的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高度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思维素养全面提升,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1]
一、立德树人的概念与其重要意义
1.立德树人的概念:
立为树立之意,德指德育,立德之意是树立德业,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而树取培养之意,人即为人才的意思,树人之意是指培养人才,出处是《管子·权修》。
2.立德树人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曾明确指出教育育人,以德为首,即体现学校教育的根本正是立德树人,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之一就是立德树人,只有重视和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教育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小学生在未来成为有道德、有文化、和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二、高中德育教育的基本实施思路
高中德育的基本实施理念是培养高中生高尚的人文素质,帮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水平。此外,全面实施高中德育措施的目的是引导高中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确保高中生能够认识到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避免高中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被各种不利的外部因素所困扰。可见,高中德育措施与高中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2]
近年来,立德树人的举措已贯穿于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高中日常教学的价值。相比与传统的高中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建立的新的教育模式的指导下构建道德和培养人的想法吸引高中生的特点,关注使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高高中生,最终形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品格。因此,在高中道德教育领域在这一阶段,教师和学校需要充分关注构建道德和培养人的措施,并完全贯穿建筑道德和培养人的目的实现高中德育的链接。
三、高中德育教育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具体开展策略
高中教育不应局限于各个学科知识的传授过程。同时,应包含德育的重要内涵,引导中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文品格。在当前的高中教育实践中,学生德育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德育的外部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具体来说,在实施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学校和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转变教学思想,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高中生处于习惯养成的特殊时期,德育教育的成功与否,在于看学生是否养成良好道德习惯,优秀的品质,这些是评价“立德树人”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教育体制深刻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德育应突破传统束缚,以更多的新形式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从点滴做起,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路上看见老师要积极问好,老师可以对这一现象在班级中表扬同学,来激起其他同学懂文明讲礼貌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号召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根据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来指导学生,可以增加学生对道德理解的真实感。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在学校学到的道德知识,积极地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适应教育改革,建立开放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将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全面落实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上述的教学设计外,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3]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
2.创新教育方法,贯彻“以德树人”思想
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即教师只盲目地单向教学,不重视学生的意见。新形势下,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和形式,在互动式学习和课外拓展方面充分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创造任务驱动式教学,使以往的教学模式灵活,增加更多的灵活性。例如,在《我爱中国》的德育主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的教学不能像以前那样单向输出,而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观点,及时与学生沟通。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利用音频和视频加深学生对主题教育的理解。比如最接几年中国在科技文化领域的重大创举,让同学们真正领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是树立文化自信”、中国的“工匠精神”等等,使学生有了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为中国的崛起而不懈努力。教师在为学生观看演讲或视频的时候,也要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在这些领域取得了这样的成就吗?根据你的实际生活谈谈你的感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从科技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思考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上述内容的实施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目的是突出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形成良好的素质。
3.优化教学内容,践行立德树人精神
教学优化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优化教学内容可以为立德树人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传统文化是德育的重要载体,但传统文化在教学设计中往往被忽视。培养高中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可以理解为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汉学知识竞赛,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号召学生多读《论语》《三字经》等书籍。鉴于高中生的知识体系还不完善,教师可以采取阅读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从而保证立德树人教育的完整性[4]。
4.加强教师的模范作用,提高立德树人精神
作为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最常接触的成年人,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学生就会按照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这不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因此,教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自己的榜样作用,让学生以身作则,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阅读一系列的书籍,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使自己有更多的输出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也可以从细节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与自己相处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更好地向教师学习,更快更好地构建自己的思想道德。例如,教师在同学生进行接触的时候需要注重自己所表现出来的细节,让学生能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如果教师想要学生能够关爱周围的学生,感恩自己的父母,那么教师就可以先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从细节开始的过程中每天接触学生,以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如,当教师发现某一位学生的情绪出现了问题,那么教师可以将其引导到一个没有人的交流,鼓励学生通过交流和分享讲述自己内心的困惑。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并不时对学生的观点点头。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老师在认真地听他讲,然后可以进一步敞开心扉跟老师讲。与此同时,教师不可以打断学生的发言,仅需要通过记忆把握学生讲述的内容。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学生做一些分析,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问题所在。然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出一些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更好的结合教师的意见去思考解决方案。在交流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状态做出一定的调整,让学生平静自己的情绪,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未来的生活。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到课堂,让他们以良好的态度重新融入课堂生活[5]。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较好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因而能够选择信任教师,倾听老师的意见。当然,他们也可以感受到温暖的巨大力量,然后在生活的过程中可以将温暖传递给周围的学生,这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当然,他们也可以更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关怀,然后主动选择回报父母,这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可见,教师行为模范可以有效地促进德育的发展,陶冶情操,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德育水平由此可见,教师的行为模范可以有效地促进道德发展,陶冶情操,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德育水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家校结合教育
在高中德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家长密切接触,以满足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相结合的发展要求。在日常的学校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不能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德育教育。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家长,使学生在家庭环境下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道德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开展日常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对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反馈,使学生家长能够明确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然后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从而全面实施道德教育。
6.运用新颖的高中德育载体与形式
高中德育的载体必须新颖,逐步培养中学生对德育的良好印象,避免中学生对德育产生厌倦感和心理。因此,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在逐步实施新的理念和模式因此,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在逐步实施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利用丰富的校内外德育活动,激发高中学生参与德育的积极性,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距离。例如在课余时间里,教师应当引导高中生定时收看《社会与法》《道德观察》以及其他涉及法治内容的电视栏目,培养高中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并督促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5]并且,高中班主任还可以引导高中生观看与德育相关的生动影片,从而营造活跃与真实的高中德育氛围。
7.以故事渗透德育思想
如果教师只通过口头教学来谈道德教育,那么学生往往会出现免疫的情况。他们并不能够对教师讲述的内容有较好的吸收,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这不利于促进高中德育工作的发展。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故事,让学生能够在故事情境当中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从而能够被他们感染,能够从他们的故事当中学习到一定的精神。而比起口头传授,故事渗透的方式往往更能够被学生所接受,因而教师在开展高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多加应用,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
例如,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那么教师便可以在上课前对有关“爱国”的例子进行一定的收集,确保选择的例子能够涵盖古今中外,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爱国”方面的内容,进而能够推动立德树人的发展。
8.引导学生开展主题班会
当学生的思想品德有了一定的提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主题班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畅谈自己对德育的看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牢牢把握德育的主导力量,从而表达自己的观点,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除了进行内容的输出,学生也能够通过聆听他人的讲述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一定的补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构建自己的思想道德,从而有效地促进高中德育的发展。同时,教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表达更出色的学生进行评价,使其他学生结合教师的评价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观点。在此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全班同学为他们鼓掌,这将极大地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建立自己的思想道德,从而有效地促进高中德育工作的发展[6]。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德育改革应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纠正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将立德树人教育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中,用新的教学思维和创新的教育方法振兴高高中生的德育工作。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对高中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要求下,教师应注重德育在学生中的全面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