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2022-03-02谢世欣

关键词:国画双减绘画

谢世欣

(汕头市龙湖区蓬中华侨小学 广东汕头 515023)

引言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对过往教育系统的一种纠偏,纠偏一些学生过早地学习一些课程,纠偏过往学校学习负担较重。同时也是一种回归,让学生们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学校回归应尽的主体责任。因此,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美术国画教学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减少相应的作业难度,采用多样形式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成长[1]。

一、“双减”政策下,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国画是中国绘画的精髓,凝聚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智慧与气节。国画主要包括水墨画、墨笔画、彩墨画、工笔重彩画、白描画等。国画将诗、书、画、印为一体,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便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他们的创作之中[2]。国画既传承了传统文化,传授学生传统的技法与此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双减”政策下,小学美术教育开展“国画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真正做到将美术课堂“交给”学生。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期,正是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阶段。“双减”政策下的“国画教学”正好可以弥补传统小学教育的不足,它既锻炼了学生们的绘画能力,还减轻了学生们的学业负担,让学生们拥有自由多样的创作内容和广泛的创作空间。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国画的构图结构、笔墨韵味、颜色搭配。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国画教学”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国画教学”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美学意识、艺术思想、设计理念以及艺术品位。因此,“国画教学”对于促进小学生多元化的个性发展,激发小学生的艺术创作,构建小学生独特的审美内涵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3]。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美术课堂的主体地位,把小学美术课堂的主权真正交到学生的手里。同时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们如何学会自主练习,增强小学生们在国画教学中的主观体验,从而调动小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学生们今后的美术练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

3.符合课程改革要求

近年来,中国美术教育经历了必要的改革和改进。随着中国新时期的经济不断发展与壮大,多元化文化蓬勃发展,对社会主义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时,要从各个领域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其中,“国画教学”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画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绘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国画教学”无论在弘扬民族文化还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4.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国画教学”恰巧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讲解国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可以更加具体生动地感受到国画的魅力所在,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5]。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们观看或者赏析具有代表性的国画作品,通过这些国画作品既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提高民族自信。

5.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教育是一门非常注重艺术欣赏和文学素养的学科,而艺术则是讲究审美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国画教学”,既可以使学生们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意境美,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绘画的兴趣[6]。国画创作过程需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上,无论是创作作品还是涂鸦,都离不开对生活的感受,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在讲解五年级《鸟语花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植物等,进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激发创造灵感。因此,“国画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感知形象思维能力。

二、“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国画的哲学理念

一个民族的传统就是这个民族的世界观的体现。国画的传统理念产生于中华民族的基因,世代传承。长久以来,在道、儒、佛三家传统的既入世又出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引导下,形成了国画“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崇尚自然,拥抱自然,融合自然,把人与自然作为不可分割的和谐统一体,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融合,追求“心物统一”“物我相融”的艺术境界。因此,国画的哲学理念是教学中首先要解决好的一个基本问题。但目前这一以国名命名的画种,却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被教师和学生忽视了其蕴含的哲学理念和文化背景,导致学生无法领会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精髓,违背了国画的艺术精神[7]。

2.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的小学国画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采用的教育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看、教师画、学生继续看”的教学方法,很少会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这就导致了学生很难提起绘画的兴趣,甚至会觉得国画比较枯燥无味,而教师们也不会过多地向学生们讲解相关的美术知识,同时也很少让学生们欣赏我国的国画作品,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对于绘画的学习难以提起兴趣,学习效率也难以提高。

3.对美术教学不够重视

在新课程改革下,学校比以前更注意美术教育,但由于受应试的教育的影响,学校仍然更加注重语文、数学和其他文化课程。学校的重视程度与教师的教学态度通常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导致学生在美术课不是写其他科目的作业,就是溜号,更有甚者之间在课堂睡觉。

4.缺少相关的国画绘画经验

在进行“国画教学”的过程中,调节墨水的浓度和对宣纸的使用一直都是进行国画联系的重要环节。国画的墨水不外乎浓墨、重墨、淡墨、青墨等,它们的变化都是随着调节墨水的多少而来的。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动手能力不是很强,缺少判断力。因此,在调节墨和水的比例上,不是墨多了,就是水多了,很难掌握其正确的比例。

宣纸是传统国画的特殊用纸,由于纸张轻薄,再加上水墨的渲染,很易破碎,由于小学生年轻尚小,比较调皮捣蛋,所以还常常会拿纸转来转去,又有时会在绘画时不小心将纸移出了毛毡之外,再加上在洗笔时不小心,将水珠到纸上,又或者在绘画过程中印水的时候处理不正确,水分过多,或者在画好之后急于通知教师,常将画纸拎了出来,这就导致了宣纸很容易支离破碎,无法使用。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美术教育开展“国画教学”的实践方法

1.开展国画作品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在“双减”政策下,开展国画鉴赏活动对当代小学生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分析能力、合作能力等。鉴赏国画是“国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引导学生们进行国画鉴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们的绘画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国画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同时,鉴赏国画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们年纪尚小,缺乏一定的创造灵感和审美能力,导致学生们的国画作品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进行国画欣赏,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和绘画能力。

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欣赏一些经典的国画作品,如,张大千的《荷花》、胡崇贤的《摩耶精舍荷花照片》、傅抱石的《屈原》等。通过欣赏这些名师大家的国画作品,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激发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2.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绘画兴趣

在双减政策下,国画教学不能单纯地停留表面,而是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们的整体素质,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真正做到高效且有质量的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国画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创作,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如今,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达,多媒体技术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还影响我国的教育产业。与其他科目相比,美术课更为独特和简单,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网络技术,搜收集更多的教学资源,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视频、国画作品、音频等,帮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国画知识,激发学生们的绘画兴趣,从而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例如,在赏析齐白石的作品《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虾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虾的生活习性,熟悉虾的身体结构,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入国画用墨处理的技法,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国画的绘画手法与技巧,激发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帮助学生们熟练掌握国画的绘画手法与技巧。

3.设计趣味性活动,丰富国画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其美术练习大多比较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生们的兴趣。因此,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美术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练习中添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或者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活动增加教学效果等。

首先,小学美术教师要实现“国画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国画教学”主要指儿童水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喜好,在绘画内容上设计学生们喜欢的动物、人物、植物、建筑等元素,既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灵活多样,还可以给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其次,教师还可以适当优化教学内容,做到高效且有质量的教学,提高国画教学的质量,达到“双减”的目的;最后,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带领学生们做一些有国画的趣味小游戏,如,在《写意动物》国画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扮演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国画学习。

4.示范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小学国画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国画技巧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多样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小学生要是想要进一步去了解国画的绘画技巧,就需要教师做相关的绘画示范。教师可以通过在宣纸上演示以墨撞水、泼墨、甩色、以水撞墨、以色冲墨、点色、吹色等用笔用色技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8]。

5.重视创设美术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绘画意识

在“双减模式”下,教师要想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就要重视课堂氛围的创设。根据目前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于小学美术并不是很重视,缺少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就算学生们一开始对美术这门学科还算感兴趣,慢慢地也会变得毫无兴趣了,导致学生们很难投入小学美术课堂中。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为学生们创设一个科学合理的具有浓郁文化底蕴的国画课堂,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美术学习,激发学生们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结语

总之,在“双减”政策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国画教学”需要教师、学生一起努力,将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方式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减少学生们的学业负担,同时教师也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国画双减绘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国画欣赏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