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史学习教育推动通识课程“影视文学”的思政研究
2022-03-02邹春梅石婧雯姜检平
邹春梅 石婧雯 姜检平
“影视文学”可作为高等学校影视类课程的专业课,也可作为通识课程进行开设。在笔者的实践教学中,是在理工类院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因课程的趣味性、可视化、互动性等原因,颇受学生欢迎。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尤其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以来,用好课程思政这个渠道,“推动党史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就成为其中要义。通识教育是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促进。[1]以“影视文学”通识课程为例,其在知识点教授、影视作品、拓展学习等方面都可以很好地实现与党史思政元素的高度融合,润物无声地将知识教学与德育融于一体,既深化教学内容,又能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本文以“影视文学”通识课程中的教学知识点为例,谈一谈笔者是如何将党史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的。
一、影视艺术的发展与人民情怀
人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在“影视文学”在教学中,可融入这一思政元素,通过联系党史和实际,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和为民本质,激发学生的为民情怀和担当意识。首先,结合中国电影的创作理念,从萌芽初创、探索创新到星光璀璨的新时代,始终受到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思想的指导,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在教学第二章节《中国电影与文学的联姻》梳理中国电影历史中,可通过讲述私营电影、左翼电影、抗日电影,让同学们认识到早在20世纪30年代,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开始关注人民电影事业的发展,并且指导创作出了《中华儿女》《风雪太行山》《胜利进行曲》等一批优秀电影,在宣传抗战、鼓舞士气、唤醒民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讲到新中国电影时,指出中国电影在“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思想的引领下,历经传承与发展、不断开拓创新,在不同历史时期塑造了生动多彩的中国人民形象,走出了一条自立自强的电影发展之路;在鉴赏香港电影《岁月神偷》时,通过问题的设置提问:“电影故事发生的年代?”“20世纪60年代香港民众发起了什么运动?”“这项运动是否和毛主席的号召有关?”让学生通过小组探讨来回答,引导其了解到香港人民在殖民统治下屈辱的生活和对回归的渴望。当学生回答“反英抗暴的斗争”时,及时和学生分析原因,并联系当时世界局势,指出毛主席对全世界人民发出的“让世界人民尤其是殖民地的人民勇于争取自己的解放”的号召,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为救国救民而不懈探索,给予了香港民众巨大的精神鼓舞;课外拓展时,请学生尝试运用课堂所学分析、鉴赏电影,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电影中人物内心深处执着、坚韧、进取的品格与品性,同时也认识到电影反映了底层香港民众的现实生活,用镜头记录了时代变迁,尤其是新时代电影人塑造得丰富饱满且经典的普通人物形象,正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
二、影视鉴赏与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脉相承、密切相关,也是课程思政的灵魂。在“影视文学”的思政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从中国共产党党史中汲取积极奋进的精神力量,激发爱国爱家并拥有报国热情的态度与行为。在第二章《巴赞的再现美学理论》鉴赏电影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再现美学理论,笔者选取改编自美籍阿富汗作家同名小说的电影《追风筝的人》,在引导学生探讨风筝在阿米尔童年、少年和成年时期的隐喻含义外,注重挖掘影视文学艺术故事背景,通过梳理其中展现的历史事件如苏联军事入侵、阿富汗难民逃往巴基斯坦和美国,以及塔利班政权的崛起等重要事件,讲述阿富汗的苦难历史以及阿富汗人民对自主掌握国家前途命运的渴望,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有国才有家”“只有祖国强大起来,人民才会幸福安康”,激发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加倍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探讨互动过程中,通过拓展影视艺术之外的阿富汗战争、拍摄地点为新疆喀什以及哈桑的扮演者马赫米扎达颠沛流离的命运等相关资料,引领青年学子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课外拓展鉴赏,布置《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祖国》等主旋律电影与课内所鉴赏的影视作品运用“还我普通人”“电影要自然和绝对真实”等知识进行对比鉴赏,学生体会作品以平凡生活的叙事视角展现的家国情怀,在心底激荡起油然而生的爱国热忱和乡土情怀,立志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把个人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三、散文电影与尊师重教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教育情怀,更是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第四章《影视改编与文学影响》讲到散文电影时,为了直观地让同学们理解、掌握散文电影“淡化情节、弱化冲突”“以情绪型结构为主要形式 ”“注重生活细节和再现”“善于用影像语言营造留白之美”等特征,笔者在教学中选取经典散文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相应片段进行剪辑作为鉴赏内容 ,在基础知识的探讨分析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所传达出的除父母爱情外的“尊师重教”的主题。在人物分析上,通过探讨父亲的人物形象,指出其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小山村教书育人并且坚持教书40余载,引导学生感悟到广大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通过拓展联系“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的感人事迹,体会电影对中国乡村教师扎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讴歌,让学生在心底燃起对教师的崇敬之情;叙事结构上,通过分析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在小组探讨中影视中所演绎的“生子给孩子们重上父亲当年的第一课”,是儿子对父亲的敬重,更是对知识文化的传播,让学生感悟到薪火相传的师爱传递,体会教育工作者“扎根教育沃土,哺育芬芳桃李”的伟大;在影视手法的讲解中,通过提问“村口小路的象征含义”,在分析“生子回村之路,是父亲母亲相遇相知的路,是母亲长久等待的风雪路,是百人为父亲抬棺的归家路”的基础上,深入解读“the road home”连接着外面的世界,见证了父亲母亲的一生,是父亲扎根乡村事业之路,联系电影抬棺细节“不管是村里的人还是父亲的学生,都是自愿帮忙,茫茫大雪之中,数百号人,轮流替换,护送着父亲回家”,引导学生深刻领悟“这条路是父亲培养的人才走出乡村、走向未来的追梦之路,是师生阴阳相隔、万里重聚之路,更是人们弘扬师道、学生回馈师恩的致敬之路”。课后拓展学习,建议学生了解阅读《毛泽东的教师情愫》、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寄语等内容,通过国家领袖以身垂范、尊师敬教的故事,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对教师的殷切期望,对甘当人梯、立德修身的人民教师肃然起敬,进而将对老师的钦佩之情转化为奋斗报国的不渝情怀。
四、影视文学视听语言与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自觉传承和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感受精神伟力,汲取积极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为课程思政提供深厚力量。在第六章《影视文学剧本》讲解视听语言时,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影视剧的主题和情节、结构”“人物和语言”等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播放红色影片《集结号》的剪辑片段进行鉴赏分析。集结号声是故事的凝结点,虽然它代表撤退的声音,但是大家却都盼望它早点吹响,也因为集结号使这场战争显得更加揪心与哀伤。[2]小组探讨影片运用人物对话来刻画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等基础知识,请同学分享口语化和生活化的台词以及哪些台词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哪些地方冷暖色彩的运用起到了渲染氛围、刻画人物心理、彰显主题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细节分析带领学生鉴赏电影的精彩之处,同时也在分析中领悟电影传递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在小组探讨中通过请同学用几个词形容电影塑造的核心英雄人物“谷子地”来引导同学认识谷子地不同于“十七年”经典英雄之处的形象突破,理解其对集结号没有吹响的坚持与自责,认识到谷子地是一个性格坚强、品质坚毅、胆识超群、信守承诺、爱憎分明的革命英雄,以及为“无名英雄”正名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永不放弃的坚定意志和无怨无悔的责任信念”;对九连士兵以及文化教员王金存和团长刘泽水等人物形象进一步评析,王金存、姜茂才、焦大棚等一系列九连的铁血兄弟,当战斗的指令发出、冲锋的号角吹响,全力以赴、永不言退,引导学生对他们的英勇举动肃然起敬,被他们身上闪耀着的大无畏的担当精神和战斗意志深深感动;从王金存从“胆小和懦弱”成长为“敢于经受血与火的洗礼”的男子汉,引导学生体会到,英雄并非对死无所畏惧,但是,面临国土危亡时,他们能够顶天立地,迸发出坚韧不拔、攻坚克难、无敌于天下的英雄气概;从团长刘泽水的忍辱负重,体会到革命英雄正是为了“大家”的和平舍弃小家安危所做出的巨大牺牲,钦佩他们勇于为革命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课后,请同学鉴赏《长津湖》《八佰》等红色电影,进一步体会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包含的“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内容。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3]教师在讲授“影视文学”通识课程时,可将影视发展、创作、题材、主题及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内容与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等,并在问题探讨、总结评论中,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气节等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思考与探讨;在课后布置中外影视对比鉴赏时,学生在尝试运用课堂所学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镜头语言等内容时,能够感受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根据异同点的分析,老师在课后答疑中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美学构成因素的运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等表现手法的妙处,更加深刻地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课后考核中,可让同学在拓展学习中深化“中国精神”“中国经验”“党的伟大建党精神”等方面的认知,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宝贵经验和强大精神力量,懂得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激发其刻苦学习、奋勇争先的精气神,促进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的养成,推动良好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从而发挥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众所周知,课程思政并非把专业内容与思政理论做一个简单的“加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党史元素的穿插应建立在教学内容的核心基础上。[4]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列举了几个教学案例,要充分挖掘党史思政元素的育人功能,无论在通识课还是专业课程的教授中,对于教育工作者都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