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下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
2022-03-02王琦
王 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思想道德与法治”是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主干课程之一,理应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承担起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重任。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和合格公民。当今,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未来走向,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重任。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中坚力量,生态文明教育所倡导的培育公民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知识、态度、技能与行为的教育目标不仅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教育。这些内容既包含对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也不断吸纳融入时代发展所要求的新的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生态文明所提出的规范和标准,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体现了人类的高尚情操,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公德,标志着新时代人类的道德进步。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自觉承担起向大学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责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中,增加更多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道德法律规范的相关内容。高校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容体系。
(三)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的特征,也具有实践性特征。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要严格落实实践教学学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重视课堂的正面灌输,更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如案例式、互动式、讨论式、问题式、实践式等教学方式,以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主要路径。经过多年的探索,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创新了许多实践活动方式,延伸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比如:把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宣讲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家庭,积极发挥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功能。不仅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也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领悟,实现知行的统一,最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理论教学,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体系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结合教材的不同内容以不同的视角分析生态文明问题,渗透、融入、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内容的补充和提升,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建构生态文明的认知和生态伦理的观念。
(一)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为宗旨的目标体系
1.建构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增强生态文明意识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把马克思恩格斯名篇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在讲授第三章第二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之“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时,介绍中国生态伦理传统思想及今天我们对其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介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产生的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教育意识层面的目标,包括: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念;理解反映环境、社会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观;具有珍惜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意识;培养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观念。
3.生态文明行为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主要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知行合一,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生态文明教育最终的目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行为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绿色的生产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的消费方式。在校园生活中,勤俭节约、适度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白色污染、“光盘”行动、合理使用水资源等,让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融入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共同打造绿色校园。
(二)以生态文明观为核心的内容体系
1.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
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讲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个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据,为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打下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人不仅有能力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而且人只有通过保护自然才能保护人类的发展,根本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待于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即共产主义的实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结合第二章第二节关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的内容,讲解中国特色社主义体系的构成: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讲解“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讲解“十九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
3.生态伦理道德观
结合第四章第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讲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时,在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时融入生态伦理学的知识;结合第五章第二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介绍中国传统生态伦理的思想,如:道家“顺应自然”的天人观、儒家“参赞化育”的天道人伦化等。结合第五章第三节“遵守社会公德”,重点讲解生态道德规范的构成:合理消费、反对浪费;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引导学生践行保护环境这一社会公德,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4.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常识
结合第三章第二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容,了解我国面临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认识生态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引导学生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结合第六章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讲解与维护生态安全相关的法律知识,拓宽学生的法律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结合第六章第三节“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讲解目前我国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的情况。
三、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体系
实践是检验知识学习、强化知识学习最好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路径。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强化对生态文明知识的运用,增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情感体验。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体系的构建包括空间和时间两条主线,空间主线为课堂上与课堂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时间主线为贯穿大一到大四。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模式,充分利用好校内和校外资源,鼓励学生走出去,积极向全社会辐射。
(一)校园内,依托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绿色校园
1.定期举办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活动,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
借助“6月5日世界环境日”“3月22日世界水日”等环境保护主题节日,举办相关专题活动,鼓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每年举办一次为期一周的“生态文化节”,根据形势,每年设置不同的主题,每个学院负责不同的宣传教育内容;举办“无塑日”、垃圾分类大比拼等趣味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强化了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2.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报纸、专刊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宣传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资源,在每日固定的时段内广播、宣传,让同学们不管在校园的哪个角落都能接受到生态文明教育的信息;在校园报纸、专刊上设立生态文明教育专栏,宣传生态文明理论知识、校园生活的正确做法与技巧,耳濡目染中强化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全校形成一种绿色的生态文化氛围。
3.整合学科资源,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整合环境专业、法律专业、新闻专业等不同专业的资源优势,将这些资源优势融入到生态文明教育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如,发挥新闻专业的学科优势,加强新闻学子在生态文明教育纪录片拍摄、生态新闻报道等方面的实践,不仅强化了新闻学子自身的专业技能,使生态文明素养得以提升,而且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纪录片宣传的方式在全校开展教育也不失为生态文明教育一种新的途径。
4.邀请生态文明专家,开设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讲座
线上或者线下的方式,邀请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方向)、绿色行政、绿色法律等方面有造诣的专家教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讲座,向广大师生解析当下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讲解目前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国外环境教育经验、生态文明专业法律知识等内容,开阔师生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丰富生态文明知识,树立起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
5.“绿色教育”与“绿色管理”并重,推动学校绿色发展
打造绿色校园文化,推动绿色校园建设要做到“绿色教育”与“绿色管理”并重,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都要充分利用生态文明理念,如校园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景观、水电气等供应系统。尤其要做好绿色管理制度建设,用制度管理人、财、物,做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二)走出校园,依托学生社团组织,积极开展“绿色行动”
1.走进海边,牵手社会公益组织
海洋是特有的生态资源系统,在海洋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的今天,加强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尤为重要,大学生理应担负起宣传教育的重任。学生社团组织可以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合起来,共同参与到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中来,向全社会宣传海洋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激发当地居民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2.走进社区,学校与周边社区共同发展
高校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理应发挥生态文明教育示范、榜样作用。21世纪,创建绿色社区是城市发展、城市走向生态文明的深层体现。依托大学生社团组织走进社区,开展社区“绿色服务”,向周边社区居民进行环保公益宣传,提倡绿色的生活方式,实现学校与周边社区和谐发展,共享绿色文化。
3.走进乡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村民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生态文明习惯与行为的转变,对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地方高校可以与当地村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带领学生走进乡村、服务乡村,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不失为当下生态文明教育又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