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非遗文化走进高校课堂的实践研究
——以邢台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为例
2022-03-02李伟伟
李伟伟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邢台地区历史悠久,文化汇集,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留存。近年来,邢台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积极投入到本地区音乐非遗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工作之中,并不断尝试和思考高校教育与音乐非遗文化的融合。透过对这些音乐非遗文化的关照,我们可以看到邢台的历史过往中散发着老邢台乡土气息的风土人情。下面笔者将结合音乐非遗文化进高校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谈几点思考与设想。
一、音乐非遗文化进高校的必要性
音乐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近几年热度很高的一个话题,也是很多文化教育工作者很关注的问题。在整个社会倡导“中华复兴”“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之下,音乐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也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高校的参与度也在逐渐提升。高校的参与对于音乐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来讲是至关重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音乐非遗文化传承与高校接通,构建非遗文化教育生态循环系统
音乐非遗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人文、生产力状况,我们统称为音乐非遗的生态环境。随着历史的变迁,当音乐非遗项目扎根生长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变或毁灭性破坏,导致传承生态链发生断裂,失去了其可以自然生长、自身传承的良性循环机制时,就开始慢慢萎缩,进而淡出人们的视野。目前对于音乐非遗项目的保护,主要是采取记录性保护的手段,通过田野挖掘、文字记录、影像志记录,将岌岌可危的音乐非遗项目尽可能全面的记录下来,并进行存档。这种保护机制虽然有效,但并没有对音乐非遗进行“激活”与“活化”,只是单纯的记录在案,静静地躺在档案卷宗中。
目前而言,高校教师作为音乐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主要参与者和工作者,所采用的保护方式主要以田野调查、影像志记录,然后存档为主,这种静态化的方式没有实现音乐非遗的“活化”。如果能够以高校为平台,建立起音乐非遗文化与高校的多重连接、多维接通,并将地方音乐非遗资源与高校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机融合,利用高校教育的持续性、循环性,构建起音乐非遗的生态循环系统,赋予音乐非遗项目以生命力,实现音乐非遗资源的可持续性与循环性,这就是实现了非遗文化与高校教学体系的“有机连接”[1]。比如:非遗音乐可以进入高校社团,也可进入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以及公共课程。在学生完成一定的音乐非遗项目学习之后,又可以实现音乐非遗文化的“逆向反馈”,如:社区文艺活动、社团活动、公益性演出,以及有学生参与的音乐非遗田野调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音乐非遗与高校之间形成了多维度、多通路的连接,构建起非遗音乐高校生态循环圈,音乐非遗不再是存档于硬盘中的音乐文化遗产,而变成了高校教学的学科创新建设资源、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资源、以及宝贵的社会教育资源。通过高校教师不断的努力,数届学生学习的积累与沉淀,高校与音乐非遗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清晰、稳定,逐渐形成一种合理有序的教学运行机制,音乐非遗项目就可以活在当下。
(二)植根本土非遗宝藏,塑造高校文化特色
尼采曾说过:“树越是向上生长,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地底”。这句话用在高校建设中也非常恰当。高校是聚集文化,汇集理想之地,对于高校的建设最重要的是“文化信仰”与“精神理想”的构建。培养“文化信仰”,塑造“文化形象”,最重要的是必须有文化之基石,信仰之源泉。音乐非遗是文化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植根一方,浓缩本地域的民风民俗,并反映出本地居民长久以来的精神风貌、生活状态和有着悠长的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积淀。高校属地的非遗文化,对高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校对本地域音乐非遗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加以合理运用,可以整合出非常丰富,且极独具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目前,邢台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已经将邢白瓷文化、长信排鼓引入乐团排练课程中,建立了邢白瓷乐队和长信排鼓乐团,并在省市级多项大型演出活动中亮相,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同时,音乐舞蹈学院的地方音乐文化研究所广泛开展非遗调研活动,通过长期、深入的参与式调查,已获得全面、翔实的第一手田野考察研究资料[2],目前对广宗太平道乐、任县春分打醮项目进行了全面摄录,并对隆尧县非遗项目进行全面普查,编纂出《隆尧县非遗普查项目汇编》一书,积累了一定量的非遗文化资源,为进一步探索非遗文化与教学体系融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非遗特色课程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非遗特色课程建设可以先以特色校本课程为切入点,由音乐舞蹈学院的特色专业课延伸到全校的公共艺术课。以点带面,以面塑体,并且以高校特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深化特色音乐非遗专业课程建设,普及本土音乐非遗公共课程。通过音乐非遗特色课程,逐渐在全校范围推广本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知识,使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觉性,塑造出高校文化精神,从而增强高校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地方高校生源以本省市为主,兼有全国其它各地区学生。高校积极开展与本土音乐非遗文化的融合,既可以加深本地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感受“乡音乡情”,又可以为外省市学生打开一扇了解本学校属地民风民俗、特色文化的大门,也能加深他们对学校的感情,赋予第二故乡之感。随着音乐非遗特色课程的推进,学生对音乐非遗的兴趣逐渐增加,他们便会自觉地投入到民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之中,不仅能乐在其中,还能起到宣传本土音乐文化的作用。外省市学生会把学校属地的音乐非遗文化带到其家乡所在地,无形中起到在全国宣传推广的效果。使地方高校教育在与本土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的融合过程中找到凸显特色的发展路径,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传承的教育职能。音乐非遗文化在成为地方高校教育发展特色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自身的传承路径,为形成活态化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奠定基础。
(三)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高校引入非遗文化,并进行广角度、多路径的合作,对提升高校教学品质与文化魅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对高校属地的文化发展、经济建设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助力效果。当高校对非遗文化的引入达到一定程度,彼此合作进入较深阶段时,非遗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将不仅仅局限于高校范围,可以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区域特色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
邢台地区有着种类丰富、品质优秀的非遗资源。其中“邢窑白瓷”享誉全国,颇具特色。为此,邢台学院专门成立了“邢窑白瓷”研究中心,并与音乐舞蹈学院地方音乐研究所合作,使“白瓷乐器”复现于世;与此同时,邢台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专门组建了“邢白瓷乐队”,乐队使用白瓷乐器,演奏由音乐舞蹈学院教师创作的具有邢台地方民间音乐特色的原创作品,并创编出多首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白瓷艺术与地方音乐的双重魅力,使“邢白瓷乐队”成为了邢台学院以及邢台地区的一张文化明信片。在2018年邢台市“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上,“邢白瓷乐队”作为邢台文化宣传使者惊艳亮相,精美的白瓷乐器,和着清越优雅的乐声,引发全国各地游客称奇赞赏。这次演出,不仅宣传了邢台非遗文化,同时还助力邢台旅游发展事业,为邢台的经济建设锦上添花。此外,瓷乐队还参加了河北省首届、第三届园林博览会开幕式、河北省儒家学会年会、第十二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开幕式等演出活动,引发诸多媒体热切关注。2019年9月25日,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人物·故事》栏目对瓷乐原创曲目《邢襄情思》进行摄录,并于2020年2月7日19:42在央视播出,对提升邢台地方文化美誉度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邢白瓷烧制技术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不仅彰显出邢台地方非遗文化蕴藏着的深厚审美意蕴,也为音乐舞蹈学院地方音乐研究所致力于创建地方非遗文化新生态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典范。
非遗文化,并不是孤立的文化艺术形式,其与本地域的其它艺术、文化、经济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非遗与高校教育的融合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也会对本地区的其它艺术品种与文化项目良好的正向发展产生影响,如果能够不断扩大地方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形成代表性的品牌项目,进而带动本区域其它文化形式的发展,树立起地方特色系列文化项目群,这对提高地方知名度与地方经济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二、音乐非遗文化进高校课堂的实践模式
(一)短期工作与长期规划相结合
音乐非遗文化进高校,是一个短期工作与长期规划相结合的事情。以音乐舞蹈学院为例,所谓的短期工作指的是,由高校专业音乐教师进行授课,或请民间艺人前来授课、展示。这种文化引进方式,工作集中,流程简单,操作效率高,可在短期内完成音乐非遗资料的整理,展开有效教学,并取得一定成效。这是音乐非遗文化与高校融合发展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完成好最初的工作,并协调学校力量,做好发展规划,“短期工作”便会积累为长期成效。
音乐非遗文化进高校中的“长期规划”有三重内涵:第一,音乐舞蹈学院在引入音乐非遗项目进课堂,并取得短期教学成效之后,应尽快对音乐非遗长期课程的开展做好规划,针对学生专业分布情况、学习兴趣情况、师资力量情况,进行中长期课程规划,并制定教学目标,完善课程理念。第二,短期兴趣课程结束之后,院系应组织更多形式、种类更加丰富的课程与活动,引导更多的教师、学生参与到地方音乐非遗课程、活动之中来。比如,师生联合音乐非遗课题研究、学生田野实践课程、音乐非遗元素的二度创作、音乐非遗排练演出等课程活动。第三,当以音乐舞蹈学院为切入点,完成音乐非遗文化进高校的初步实践之后,校方可统筹安排,做好长期规划,逐渐在全校范围内推广音乐类非遗课程,组合开展多种活动。比如:音乐非遗项目公共课、音乐非遗文化跨学科联合科研等等。短期工作是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寻找非遗音乐文化与高校融合更好的切合点过程;长期规划是形成音乐非遗文化传承体系,构建音乐非遗教育传承生态系统的关键。
(二)非遗文化输入与逆向反馈相结合
非遗文化是扎根在乡土中的民间民俗艺术,其传承人与乡土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脉联系,非遗文化的传习过程是在“田野”中的自然传习。所以,无论是非遗项目的表演形式,还是民间艺人的传习方式,都与高校的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目前高校音乐类专业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西方教育学的影响,所以,当土生土长,独具地方特色的音乐非遗文化进入高校课堂的时候,这种民俗文化的输入无论是艺术风格,还是表演形式,亦或传承模式都是学生们鲜有触及的。非遗文化进入高校的过程,是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民族审美能力的过程。同时,对高校课程改革,特色文化建设也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非遗文化进高校的过程中,为了适应高校课堂模式,为了学生们能够更好理解与学习,音乐非遗文化本身的艺术形态、传承方式也会受到当代高校教育的“逆向影响”,更加适应当代高校教育模式,适合学生们的学习认知方式。音乐非遗项目融合高校课堂活动,长期、稳定、有序的展开较长一段时间之后,现代教育理念对音乐非遗项目自身,以及音乐传承人的影响会更大。在这种状况之下,音乐非遗文化再回到田野,会为其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三)学术、教学、舞台三位一体综合推进
音乐非遗文化的学术研究是高校教师一直进行中的工作,也是传承保护音乐非遗文化的第一项工作。无论是田野调查,还是影像志记录,亦或整理非遗资料,这些都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这一步做的扎实、系统就可以为之后展开其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的音乐非遗课程,以及音乐非遗舞台表演都是在扎实音乐非遗文化学术研究基础上拓展开的。值得注意的是,音乐非遗文化学术研究的主要参与者为音乐专业教师,但其并不是唯一参与者,参与者还有学生、非音乐专业教师等。广泛的参与者是音乐非遗文化研究能够实现跨学科研究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宽了宣传广度。邢台学院的音乐非遗文化研究活动,主要是在音乐舞蹈学院地方音乐研究所带领学院教师,并广泛引导学生参与进行的。如:2018年,音乐舞蹈学院教师多次带领学生进入田野,开展了广泛的采风与学术考察活动。对隆尧县全域非遗普查;广宗县高家庄村、广宗县北苏村的太平道乐;任县北定村的春分打醮、邢台高开区北阳村的道教打醮、邢台县路罗镇桃树坪村梆子剧团等项目的摄录及考察活动,都留下了音乐舞蹈学院师生的田野足迹。
课程教学,是音乐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教育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连接田野与课堂的重要通道。如果将音乐非遗作为一种本土特色教学资源,以合理、恰当、适度、适量的方式融入进高校教学中,音乐非遗文化就被赋予了崭新的生命力[3]。同时,高校学生也可以通过本土文化提升自己的身份认同感,了解家乡音乐文化,培养本土文化审美意识。目前很多院校都开展了民族民间音乐融入高校课堂的活动,主要培训方式与教学内容以引导田野工作与高校课堂结合为主。在课堂上讲田野工作技能,或带学生进入田野展开实践活动。其教学理念、培养目标都主要是塑造学生音乐学研究的学术精神,培养相应的学术研究能力。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包括本科生)都是以地方民族音乐调研为主。在开展音乐非遗课程的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又要重视学生民俗音乐审美情趣的塑造。通过让学生多听多看多体会,去感受音乐非遗文化的魅力,理解音乐非遗项目背后的乡土文化,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度,让学生自觉树立起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的责任心和民族自信心[4],进而引导他们将音乐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理念融入到今后的中小学教学中去。只有这样,非遗音乐才能真正的获得生命力,才能实现从田野到高校,从高校到基础教育的生态循环。
由于音乐非遗文化逐渐失去其生长的乡土环境,其表演展示机会也非常少,即便有,观众也很少。对于这种现象和问题,地方高校应利用自身的师资优势、专业优势,对本土音乐非遗项目进行适当的创编改造,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排练演出,赋予其时代审美特征和大众观赏性。只有这样才能让音乐非遗文化重回大众舞台,才能更好地发挥本土音乐非遗的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邢白瓷乐队成为文化名片的成功打造,即是这种地方非遗元素与高校科研及教学平台成功融合的例子。
结语
音乐非遗文化进高校是一个大家都在谈,并且常谈常新的话题。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具有长期、持续、复杂、多变等特征。音乐非遗文化进高校课堂的探索已经展开多年之久,实践证明,这项工作对于非遗艺术的传承保护、深化高校教学改革,进而构建“音乐非遗高校教育生态循环系统”均有着良好的推进作用。作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坚持,继续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民间艺术能重获旺盛的生命力,高校音乐非遗文化教育也可以彰显其更加富有地方特色的独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