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会鼓文化活态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广西马山会鼓文化为核心

2022-03-02李富强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马山县马山活态

李富强 黄 娟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6)

一、研究的问题、视角与方法

壮族会鼓流传于广西马山县境内的白山、合群、百龙滩等乡镇,其最初用于祭天求神、驱鬼辟邪,后演变为民间娱乐性质的赛鼓活动,在节庆、仪礼、赛事常用,以震撼人心的雄雄鼓声,节奏强烈的花样鼓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分别于2008年和2020年入选自治区级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随着历史的积淀,壮族会鼓汇聚历史悠久性与影响广泛性、形式多样性与内涵丰富性、民族记忆与文化认同等特征。

现阶段马山壮族会鼓研究成果总体内容比较单一,更多视会鼓为一种民间艺术,亦视为可开发的民族旅游资源。从文化视角剖析壮族会鼓文化源流去谈保护传承仅有一篇硕士论文,[1]但忽略了会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性。因此,本文聚焦在壮族会鼓的活态传承与发展研究,讨论马山壮族会鼓活态传承与发展的路径,试图为当下民间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壮族会鼓的传说

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地处红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县内杂居有壮、汉、瑶等9个民族,虽石山四面环绕,却是壮乡风情民俗文化的摇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马山县蕴育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壮乡会鼓、扁担舞、三声部民歌、歌圩、抢花炮、赛鼓会、踩花灯是当地主要的民族风情,其中壮族会鼓、扁担舞、壮族三声部民歌最具地方民族特色。

马山壮族会鼓有驱邪鼓、守月鼓、通天鼓三大传说。[1](P10-11)

驱邪鼓传说。古时有一农人,每逢赶圩到半路,就有一野鬼跃上其肩,欲甩不掉,至圩离去,归途依旧。野鬼附肩而归,与农人相谈甚欢。至家野鬼又自行飘去。数日,农人赶圩,情况依旧。农人有意除鬼,便与之交谈,尔后突问其鬼:“你不怕人,你怕什么?”鬼与其早已熟悉,一时无防,竟把天机泄露,说最怕雷鸣电闪。农人暗记于心,某天归途正巧忽然乌云密布,雷鸣电闪。野鬼害怕得直发抖,急忙叫农人带其进路边岩洞里去躲避,农人假装听鬼话并带其躲入洞中,岩洞外电光闪闪,雷声大作。此时农人背着野鬼飞快跑出岩洞,正好一声炸雷于头顶上炸响,野鬼摔落于地,发现竟是一只断头羊,被劈后暴尸于路边。此后,马山一带便形成风俗,凡暴死者,亲属必拿来一只生羊杀之以祭,代其恶魂,令其变为善鬼。据此,人们要驱鬼镇邪时,由于雷声雨天才有,人们就杀牛以皮制作牛皮鼓,擂之代替,咚咚作响,以祭亲魂。

守月鼓传说。壮族会鼓具有驱邪镇宅的功能,每逢节日、新年、祭祖、新迁、添丁时,马山村民便大擂其鼓欢庆度日,扬清去浊。因此过年时村落间鼓声此起彼伏,当鼓声盖过别村时驱鬼迎新效果更显著。谁的鼓声越响、越持久,鬼就被赶跑到其他地方去,不敢再进村,谁村的鼓声小,击打的时间短,鬼就喜欢跑到那里去,守月鼓传说就此形成且流传至今。早些时候,守月鼓由各村族长牵头,在本村宗祠堂前搭个高台,架上牛皮鼓,每家每户派出若干男丁,一户擂一个昼夜,24小时不能间断。从大年初一早上就开始擂鼓,直至月底,有的擂到元宵节止。村民通过擂守月鼓借鼓声以壮村威,鼓声可除阴气振阳气,保平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今,守月鼓已缩短到大年三十及初一,且各自擂鼓,谁家有鼓就擂。

通天鼓传说。传说青蛙是雷神之子,有一年雷神带青蛙来到人间收雨税,人间民众发怨言:“今年你不发雨,天下大旱,五谷失收了,哪来的雨税交给你?”雷神察看一番,果不其然,田野干涸,民众颗粒无收,只好答应免收雨税。最后雷神为了按时无误地发雨,派青蛙留在人间作报讯使者。因青蛙声音小,讯号传不到天上,往往误事。最后雷神叫人间制作牛皮鼓,需发雨时就擂鼓,雷王听到咚咚鼓声便发雨。从此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后人把牛皮做成的鼓称为通天鼓。马山一代早前求雨仪式尚有且实在有效,如今已消失。说来也巧,马山县百龙滩会鼓队的王政勤有过多次类似经历,比赛前明明晴空万里,一击鼓,刹那间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导致户外比赛被迫停止。他们信以为真,认为雷王听到鼓声后便降下雨来。①

传说可以作为一种历史记忆起到凝聚族群、形成与维系族群认同的作用,特别是在没有文字或者知晓文字并不多的情况下,传说是作为加强和改变群体成员关于过去记忆的最有效方式。透过以上三个传说可见,传说叙述者就是壮族会鼓的发明者和使用者,以带有神秘色彩的记叙告诉后人壮族会鼓的来源、使用以及视会鼓为神器的宗教心理。传说背后与壮族这一族群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密切相关。如今仍流传这几个传说,说明马山壮族同胞以会鼓为纽带形成强烈的自我认同心理是由来已久的,集体记忆对壮族族群认同的形成和加强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些传说也是马山壮族族群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三、壮族会鼓文化的活态传承

前人研究材料表明,壮族会鼓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其来源是王蔷薇以《岭南遗录》中的“宋军鸣金收兵,土民擂鼓而进”为根据,认为宋时马山县古零镇民众在金刚寨筑城屯抵御宋军时土民擂的“鼓”是现在的壮族会鼓。[2](P12)当地人也认为壮族会鼓是宋时所造,一直流传到今天。据民国《隆山县志》记载每年春节期间,青年人抬出大鼓到村外旷地敲击,并配有锣、钗。比赛时,谁敲击的时间长、音量高,谁赢。输者,往往设筵席款待赢者。此风俗,20世纪50年代初尚存,而今已少见。随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需要,这一习俗不仅重现社会,并且找到了适合的活态传承路径。在当地政府与民间团体的共同努力下,传承会鼓制作技艺,会鼓表演艺术传习,以及重构会鼓文化是帮助壮族会鼓活态传承的有效路径,这将对民间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和创新传承提供参考。

(一)制作技艺的活态传承

马山壮族会鼓有扁圆、长筒两种鼓型。鼓面直径有50-60厘米,鼓身有60-120厘米,木片厚3-4厘米。扁圆型会鼓是在长筒型老会鼓的基础上改造而得,除规格及表演站位不同,二者制作流程是一样的。

制作壮族会鼓有:选木料、制作鼓腔、选牛皮和竹子、处理牛皮和竹子、蒙鼓面、上紧竹篾等步骤。上完竹篾后要对鼓的响声进行试验,如果鼓声透彻响亮说明制作成功,反之则要从头开始。从鼓身的木料到鼓面的牛皮都很讲究,会鼓的制作流程是相当苛刻的。经过以上步骤,一个新的会鼓就此完工。

壮族会鼓虽有千年发展历史,但在一些特殊的一定的历史时期处于发展停滞状态,制作技艺一度失传。1958年大跃进时期县内凡是能制作鼓腔的材料大树干都被砍伐用来炼钢,会鼓生产被迫停止,制作技艺也渐渐被隐藏。“破四旧”又加剧了会鼓失传的严重性。1966年文革期间所有会鼓活动被当做四旧之一遭到毁坏和禁止,鼓声几近消失,全县仅有30余面鼓被偷偷保存下来,而完整的击鼓技法掌握在为数不多的老年人手中。接近二十年里会鼓艺术毫无发展甚至倒退,在长者逝去及年轻人进城打工热潮的情况下,制作技艺、击打技艺陷入失传困境。直到1987年,不断消失的艺术才迎来一线生机,马山县政府对于包括壮族会鼓在内的传统民间艺术秉持不断抢救、保护、改造和发展的态度,重整传统民间艺术保护与发展工作,会鼓制作技艺得以再续“前缘”。马山人民重拾制作技艺,县内还设有会鼓制作厂。90年代以来会鼓需求量剧增,会鼓制造厂也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三个,大同村会鼓厂和百龙滩勉圩村会鼓厂的制鼓师傅均是从父辈手上传接制鼓工艺,继承了传统制鼓技艺。传统会鼓雄浑有力,但不足以“穿山”。为了让鼓声达到“穿山”的效果,马山县山城壮鼓协会会长梁耀京率先在鼓内放置弹片,使鼓内共鸣加强并延长,鼓声更响亮,鼓音更雄厚,同击几面会鼓,声音即遁入地层响彻天际。②

(二)会鼓文化的活态传习

在传承会鼓文化上,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中心建立的会鼓队伍专门负责表演会鼓艺术和传授打鼓技巧,会鼓传承与保护基地则为培养会鼓栋梁之才的摇篮。会鼓队伍和基地的建成,标志着壮族会鼓保护与传承工作体系逐渐完善,为壮大会鼓传承队伍创造了先决条件,更为会鼓文化向外传播及向内扎根打下牢固基础。

从2004年开始,马山县政府召集会鼓传承人先后成立数十支壮族会鼓队。其中大同会鼓队、百龙会鼓队、山城壮鼓协会、白山社区会鼓队、群乐鼓艺队、杨帆壮鼓队、马山武警会鼓队实力显著,他们曾在全国各地留下表演足迹。群乐鼓艺队队长赖承辉是马山县壮族会鼓第一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已有72岁。他从7岁起就跟着父亲学打鼓,小时候看着大人们奔走乡间村里打年鼓,作为孩童的他渐渐听懂领悟了,便跟着大人打起鼓来。学成后赖承辉自创击鼓新套路,形成自己的特点,数次代表马山政府带领鼓队参加活动,并获得马山“鼓王”称号。多年来他利用工余及学校放假期间开“会鼓班”,教授村民打鼓,组建六十余人的群艺会鼓队,为会鼓的传承作出积极贡献。③大同会鼓队的韦建廷是马山县第二代会鼓传承人,他于1996年成立大同会鼓队并担任队长,队员全部由大同村村民组成,目前成员有六十余人,一百余面会鼓。自打鼓以来,韦建廷已无偿栽培数名村民鼓手,其中多人已成为基地展演队伍骨干。他还担任马山县民族中学、城西小学、大同小学、造华小学的壮族会鼓授课老师,向学生们传授壮族会鼓技艺和文化,在学生眼里,他是令人钦佩的老师也是壮族会鼓的代表。以韦建廷为纽带建立起的大同会鼓队推动了马山县壮族会鼓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进展,为马山县传播壮族会鼓文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④山城壮鼓协会成立于2010年,梁耀京担任会长,该协会是马山县第一个获政府批准成立的具有法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基于此,在探索会鼓文化活态传承路径上,他们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精力。一年内梁耀京率队到全国各地演出60余次,2019年山城壮鼓协会赴台进行会鼓表演,不仅对壮族会鼓文化的传播具有重大意义,更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梁耀京深入高校、中小学校、社区、单位、部队多地开展壮族会鼓传承教学活动,他将初中生韦宏华和年仅两岁半的张子义收为徒,每周固定时间亲自传授技巧,希望会鼓文化后继有人。此外,梁耀京还对原来的会鼓进行改良。传统会鼓是用整株大樟木挖空做主体,用老黄牛皮做鼓面,再用竹篾衔接而成。由于大樟木越来越难得,对会鼓的改良势在必行。他把几个刚从艺术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吸收到自己的队伍中,和他们一起研究会鼓改良方案,购买一整套先进设备,使会鼓制作工艺更加精确、成熟。过去会鼓调音比较困难,遇到下雨就没办法演出,梁耀京对此做了改进,下雨时也可以使用,还可以按照大型交响乐队对鼓的要求,调出想要的声调和共鸣,为会鼓这一民间传统打击乐器登上更加高雅的艺术殿堂奠定基础。

如果说以传承人为中心的队伍是行走的会鼓文化名片,会鼓传承与保护基地则是培养会鼓栋梁的摇篮。马山县政府于2008年、2009年和2015年分别在白山镇大同村、百龙滩镇勉圩小学、白山镇大同小学成立三个壮族会鼓传承与保护基地。大同村基地实力雄厚,基地成员有精湛的打鼓和制鼓技艺。两所校园传承基地内专门设有打鼓课和表演课、学生会鼓队,可以多维度、多角度地推动会鼓文化全面发展,也为学校自身学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笔者认为,成立校园传承基地是会鼓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路径,将会鼓有效融入到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学校资源优势使其“活化”,传承中断和传承人断层问题会大大降低,这是会鼓文化长远发展的必要打算,也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

四、壮族会鼓文化的重构

文化重构是指在一个民族的文化稳定后接受了其他文化的冲击,外部文化对其进行了加工和改造,从而使得本地的原有文化吸收了外部的文化内涵,本地的文化结构开始了重新整合与组织,这种文化的适应性改革与更替便是文化重构[3](116)。传统再造行为只不过是人们在现代性困境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世界并力图造成文化改变的过程和所运用的策略。[4](P11-12)对传统文化的重构不失为现代社会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一种有效策略。

(一)会鼓起源的再造

根据民国古籍《隆山县志》记载,壮族会鼓起源于宋末元初,迄今已有千年历史。王蔷薇以《岭南遗录》中的记载为起源根据,同认为会鼓起源于宋代。这一记载曾作为有价值的史料被用在壮族会鼓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上,二者前后有关联是不可否认的。这样的记载宾阳炮龙节也曾使用,后被专家证实为人为的传统发明。通过与会鼓文化相关的具体历史事件,比如相关神话、古传说或者遗址等,建立连续性而再创造的行为,促进会鼓文化更好传承和更活跃发展。重构行为为会鼓拥有渊源的历史提供脉络,也为会鼓文化起源不被证伪而失去历史价值做铺垫,达到使会鼓文化更好发展和传承的目的。重构行为带来最直接的改变是社会参与者高度相信且接受,马山人民都认为会鼓是宋代流传下来的,对这一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感到十分自豪。其次是重构的历史会成为一种“资本”投资在会鼓的宣传和社会展演上,正是基于渊源历史,会鼓有可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重构对会鼓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体现在让传承主体了解壮族会鼓的历史起源,重构后的历史可用于宣传和社会展演,增强会鼓文化实践的可行性和频率。从侧面看,这不失为一种使之活态传承的有利途径。

(二)会鼓文化节的发明

传统的发明也是一种文化重构行为,重构必须在一部分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加工,以不断重复的方式加强。英国历史学家E.霍布斯鲍姆(E.J.Hobsbawn)认为“传统”是“被发明”出来的,“被发明的传统”意味着一整套通常由已被公开或私下接受的规则所控制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仪式或象征特性,试图通过重复来灌输一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而且必须暗含与过去的连续性。就与历史意义重大的过去存在着联系而言,“被发明的”传统之独特性在于它们与过去的这种连续性大多是人为的。总之,它们采取参照旧形势的方式来回应新形势,或是通过近乎强制性的重复来建立它们自己的过去。[5](P2)在后申遗时代背景下,很多文化都面临重构、再造,“白山鼓祖文化节”也是其中之一。在这之前,壮族会鼓仅以“马山文化三宝”在马山文化旅游美食节列为传统表演项目,会鼓文化并未专门作为节事主题进行策划组织,直到“白山鼓祖文化节”被发明,这一记录被打破,该节日的主旨是传承会鼓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016年3月19日,“广西南宁·马山月月生态旅游节”启动仪式暨“白山鼓祖文化节”在白山镇立星村外托屯拉开帷幕,“白山会鼓文化节”成为首个以会鼓为主题的被发明节日。活动当天,外托屯广场荟萃群英,壮鼓队盛装出席,每队十鼓三十人,配锣镲舞。以白山会鼓队为领队,集体打传统鼓点,场面甚是震撼。结束后各队又在田间小道竞相比拼起来,不到人散不停歇,人潮中能感受到对会鼓的痴迷与狂热。传统节日以习俗的力量让民众自动在同一个时间经历相同的活动,在相同的仪式中体验相同的价值,这就是传统节日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产功能。[6](P56)节日本身带有强烈的历史意义,是某种文化记忆的载体和媒体,被发明的节日同样拥有此功能。“白山鼓祖文化节”使会鼓文化活态传承,也使会鼓文化及其所代表的规范得以继续存在。“白山鼓祖文化节”是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后的尝新选择,依托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让会鼓文化穿插在生活细节中,不仅惠及民生还能使传统延续下去。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活态传承,就要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才能探索出最佳传承路径。重拾与改造会鼓制作技艺,组建会鼓队伍与成立保护与传承基地,以及会鼓文化的重构促进了传统延续,相较于将会鼓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选择而言,以上路径有助于会鼓文化活态传承的影响更加深刻。在多元文化时代,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马山壮族会鼓从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如今,很多爱鼓者、打鼓者大胆试验、率先示范,他们不忘传统,面对未来,立足中国现实,努力传承壮族文化,讲好壮族故事,为实现壮族会鼓文化保护和活态传承工作和谐平稳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为实现民间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创新传承提供有效借鉴。

注释:

①王政勤,男性,壮族,1954年生,高中文化,马山县勉圩村人,百龙滩会鼓队队长,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访谈时间:2020年8月30日。

②梁耀京,男性,壮族,1967年生,中专文化,马山县白山镇人,山城壮鼓协会会长,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访谈时间:2020年8月29日。

③赖承辉,男性,汉族,1949年生,小学文化,马山县百悟屯人,群乐鼓艺队队长,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访谈时间:2020年8月30日。

④韦建廷,男性,壮族,1953年生,初中文化,马山县乔美屯人,大同村会鼓队队长,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访谈时间:2021年8月13日。

猜你喜欢

马山县马山活态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苟征戈 马山作品
苟征戈 罗一 马山作品
乡村振兴的藏马山样本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教师夫妇带儿子跨省支教
场域视野下彝族《指路经》的“活态”解读
推进义教均衡应有马山精神
活态文化
青海湖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