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工教授”的救援奇迹

2022-03-02晶晶

莫愁 2022年5期

文/晶晶

他是矿山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专家,把科研做到国家应急救援和安全生产事业一线,先后参加矿山事故和煤矿火灾救援200余起,年均在煤矿生产现场时间超过200天,被称为书写矿难救援奇迹的“矿工教授”。

文虎

实战在煤矿生产一线

20世纪90年代初,文虎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1993年1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22岁时获得留校任教的机会。期间,文虎与我国煤矿安全专家徐精彩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徐精彩崇尚科学、艰苦奋斗的矿山精神引领下,文虎不仅每年超额完成工作量,还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矿山救援专业技术人才。

徐精彩因公殉职后,文虎倡议设立“徐精彩奖学金”,不仅多渠道筹集资金,还率先捐献10万元启动资金。截至目前,这个由他参与管理的基金项目先后奖励热爱煤炭事业的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数百名,发放奖金近200万元。多年的从教经历让文虎对煤炭行业留人难、引人难的状况深有体会,他相信科学有效的资金扶持将有助于大批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扎根于西部煤炭企业。

教学中,文虎承担安全学科本科及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由于长期活跃在煤矿生产一线,他每年在现场的时间超过200天。这给他的教学增添了踏实的地气。

2005 年,文虎曾在陕西铜川、韩城矿务局等国家重点监控的煤矿企业开展为期三个多月的安全技术会诊,“对症用药”地推动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在学生心目中,文虎并不健谈,可一旦开口,说出的必是真知灼见。现场指导学生时,文虎说过:“我们的科研服务于矿山安全,一定要务实和严谨,一定要服从现场。任何错误的方案和不切实际的科研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灾难。”

点燃生命之光

2015 年,山东临沂平邑石膏矿发生采空区坍塌事故,29 名矿工困于井道之中。受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调遣,文虎直奔现场提供技术支持。900余公里、近10个小时的行程,他到达后便每隔半小时查看一次井上钻孔情况,同时积极研究对策,随时准备布置救援设备。50 多次的探测,文虎带头克服重重困难,从初步探寻到生命迹象到成功营救出被困36天的第4名矿工,创造了矿山救援的奇迹。

2021 年1 月10 日,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爆炸,22 名矿工被困井下生死不明。得知消息后,正在陕西榆林出差的文虎立即联系团队成员,带上钻孔通信装置前往支援。到达现场后,文虎发现救援井道深达700余米,超过装置上实时通信布线轮500米的基础线长,于是迅速安排加工1000米线长的布线轮。接下来,他和团队成员采用多钻孔、24 小时不间断监控的方法全力搜寻被困矿工。最终,他们在井深586米处成功“连线”到11名幸存矿工,为下一步的给养、医疗等营救方案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每次矿山发生事故,文虎总是那个不折不扣的前行者:在陕西韩城灭火时,他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瓦斯爆炸的风险进入灾区仔细勘查;在河南义马灭火时,他泡在齐腰深的水里连续工作数十个小时……文虎主导研发的钻孔通信装置被誉为“生命信息探测仪”,他被多个煤矿授予“名誉矿工”的称号。每当矿工们亲昵地唤他一声“矿工教授”,文虎心里都会涌起责任感。“救人可是天大的事呐。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一定不能放弃。”文虎希望能在事故现场多救出一个人,他更希望救援设备永远没有上“战场”的机会。

文虎(前排左二)及其团队

瞄准科技前沿

身为学校煤层火灾防治技术研究领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文虎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国际合作项目60 余项,企业科技项目300 余项,同时带领团队走出国门,在煤火灾害防治、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等方面彰显了大国力量。在孟加拉国一个煤矿参与灭火时,文虎团队以智慧与胆魄大显身手。文虎多次在井下连续工作20小时以上,最终带领队员安全撤出了多达1110 个工作面的全部设备。我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称该次“火区启封”是中孟成功合作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文虎团队瞄准世界安全科技前沿,主办了多次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他们先后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德国弗莱贝格矿业大学等联手科研,与国内外300 余家煤炭企业联合科技攻关,与千余家煤矿展开技术交流。在合作与碰撞中,文虎和他的团队日益茁壮。为了保证科研团队的稳定和进步,文虎在理论研究之外尤其注重打造煤层火灾防治的专业化团队。

一次次矿难救援,一次次临危不惧,文虎的综合素养带动了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他的理论、实体成果在灾区环境侦查、钻孔故障探查、搜寻被困矿工等突发任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09 年3 月28 日,年产600 万吨的彬县大佛寺煤矿发生井下火灾事故,文虎作出精准预测,建议第一时间疏散人员并封闭矿区,从而成功挽救了该矿上千万金额的矿井设备。陕西、山西、内蒙古……文虎参与救援过全国多省份百余家煤矿企业的灾难事故,从火区撤出10余亿元的设备,解放冻结煤量3000余万吨,挽回产值60 余亿元。汝箕沟、鄂尔多斯等煤田火灾治理项目中,文虎尽全力熄灭和控制火区,减少了煤炭烧失5000余万吨,减轻了火区对周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周围近距离矿井的生产安全。

文虎深知矿山安全既要防患于未然,也必须匹配相对完备的事故应对预案。为此,他积极向煤矿现场推广新技术,陆续推出新型胶体防灭火材料、系统装备及灭火钻孔施工机具等一系列原创产品。如今,他一手研发的矿山救援可视化指挥装置、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装置等均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招标采购,广泛应用到21个国家级矿山救援基地和100多个矿山救护队中,有效提升了我国矿山救援技术的装备水平。

矿山安全不是小事,作为一名矿山科技人,文虎正围绕科技难题、“卡脖子”的技术难点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