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挽回800万,“反诈奶奶团”在行动

2022-03-02越女争锋

莫愁 2022年5期

文/越女争锋

赵银光

2021年10月24日,山东青岛一个社区的反诈公益课堂上,一位身着短裙的耄耋老人,谈到自己的经历时,哽咽道:“我前前后后共被骗了104 万元。”顿了顿后,她又恢复状态,激昂地说,“我们受过骗了,不想让周围人再受骗。”

老人名叫赵银光,曾是一名金融诈骗受害者,为了让身边人不再受骗,她带领平均年龄73 岁的一百五十余位老人成立“反诈奶奶团”,通过各种形式义务宣传反诈知识。

“亲情”攻势,百万积蓄血本无归

今年80岁的赵银光生活在济南市市中区七东社区,退休前曾担任中国轻骑集团下属服装厂厂长。2004 年退休后,赵银光为了充实生活,报名参加了济南市老年大学舞蹈班,学习才艺并张罗各种志愿服务。

2015 年年底的一天,赵银光像往常一样从老年大学上完课后和同学走在回家的路上。途经一家酒店时,她们见门口赫然写着:特大喜讯,听课就送一袋大米。

好奇之下,赵银光走进酒店。会场里坐着满满当当的老年人,台上的经理声情并茂地介绍着业务,台下人时不时齐声喊口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身在其中,赵银光也被现场的氛围感染。

散场后,赵银光等人在门口处登记了姓名、手机号等信息,如愿领到了大米。从那以后,赵银光经常接到业务员打来的电话,邀请她参加讲座。赵银光每次去还能收到地瓜、暖水袋、洗衣液等小礼物。

一来二往之后,业务员和赵银光熟络起来,业务员“透露”道:“奶奶,我们公司可是五百强企业的济南分公司,现在购买公司的金融产品,每个月利息是12%呢,咱这么熟了我才告诉你啊。”在业务员的“推荐”下,赵银光先投入了5 万元,三个月后,“利息”果然准时到账。

尝到甜头后,赵银光又往里投了20 多万元。业务员见赵银光出手大方,对她更加体贴入微,一口一个“奶奶”地叫着……在这样的“亲情”攻势下,赵银光对业务员有了“一家人”的感觉。

2016年8月,一向活泼开朗的业务员突然在电话里抽泣道:“奶奶,我努力了那么久,离升职主管就差一点点业绩了,家里还指望我……你可一定要帮帮我呀。”在业务员声泪俱下的诉说中,赵银光想到自己有一处房产的拆迁款前几天刚到账,便动了恻隐之心打算帮业务员一把,同时自己也赚点高利息。

就这样,赵银光前后三次共投入104 万元,一心期待着收获高回报。可是到了2017 年4 月,公司承诺返回本金的时候,钱却迟迟未到账。赵银光急了,打电话联系业务员和主管,对方说资金链断裂,公司已在处理,钱缓两天到账。哪知漫长的两天过去后,赵银光再打电话,电话已成了空号。顿时,不好的预感在她心头浮起,赶到公司所在地,发现办公室已搬空。

万念俱灰时,赵银光想到和自己一样入伙的同学田友娟。田友娟接到电话后迅速赶来,她捶地痛哭:“我的钱里还有一部分是我外孙女的压岁钱啊!”长长的走廊上,两位老人抱头痛哭。

集结成团,把反诈宣传当事业

半个月后,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金融稳定处处长耿浩受邀来老年大学宣传反诈知识。这场宣讲会赵银光和田友娟听得格外认真,她们从中找到了受骗的根源:因为自己金融知识掌握得少,又爱贪小便宜,才被“亲情”攻势迷昏了头脑,导致吃了大亏。

会后,赵银光和田友娟向耿浩倾诉了自己受骗的遭遇,令她们没有想到的是,耿浩说每年像她们这样受骗的老人还有很多。

“不行,不能再让更多的人受骗了,让我们也参与反诈宣传吧。”赵银光和田友娟自告奋勇。耿浩把一群金融诈骗的受害者集中到一起,定期为她们普及防范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知识。

2017年5月16日,在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下,由二十多名受骗者组成的“泉城金融卫士志愿者宣传团”成立了,赵银光被推选为团长,田友娟任副团长,由于团员多数为退休女职工,大家都称她们是“反诈奶奶团”。她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提醒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远离非法集资。

“反诈宣传怎么才能做得比骗子更得老人心呢?”这成了宣传团团员们最大的困扰。直到有一次,山东省公安厅想找一些被骗的群众拍宣传片,可很多人不愿露面,最后赵银光和田友娟毛遂自荐:“我们不怕,做错了事要敢于面对现实。”在宣传片里,赵银光和田友娟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一步步掉入陷阱的过程,并分享了自己的防范经验。

随着反诈骗宣传片的长时间播出,赵银光和田友娟不时收到反馈:“骗子实在太可恶了”“你们的经历看着让人好心酸”……一次次外界的声音,解开了团员们心中的困惑,她们发现宣传片由于融入了自己的故事,效果比以前单纯的说教好很多。

现身说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路人接过宣传页打算认真看时,发现字太小了,而且目不识丁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发现问题后,大家经过一番合计,认为团里的老人大部分喜欢跳舞,便决定将舞蹈和反诈结合起来。

没有排练场地,就找个允许放音乐的广场;经费有限,就把以前“骗子公司”的演出服再拿来穿上;记忆力不好,一有时间就反复背台词……团员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济南的各大社区演出,精彩的舞蹈吸引了人们驻足欣赏,惨痛的受骗经历惹得观众流下了眼泪。赵银光由衷感慨道:“大家这是把反诈宣传当成事业来做啊。”

重拳出击,继续发光发热

一场场演出,一次次现身说法,不但戳破了骗子公司的真面目,还戳中了不少台下观众的内心。观众纷纷走到幕后,申请加入反诈宣传团。这些新成员也大多有过受骗的经历:67 岁的沈小平被融资公司的高息诱惑,亲朋好友一起投资被骗;64 岁的李学珍本想给孩子挣点奶粉钱却被骗……

春去秋来,反诈宣传团的人数逐渐增加,才艺也日益精进,节目越来越丰富,有三句半、情景剧、山东大鼓、双簧等等,都是根据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改编而来。

奶奶们将所有的郁闷和压力都化作努力排练的动力,为了让自己显得精神一点,原先连润肤乳都不擦的奶奶们开始学擦粉底、涂口红、戴假发,常常哪里人多她们就在哪表演。

奶奶们频频露面后,会有居民认出她们,向她们爆料自己社区里有骗子公司。于是,奶奶们就精准“复仇”,到这栋楼下去办一场演出。没过几天,骗子公司便识相地搬走了。

除了表演反诈节目外,奶奶们还“卧底”过骗子公司。65岁的李雪珍为了搜集骗子公司涉嫌非法集资的证据,她自掏腰包付费入微信群,默不作声地听业务员“讲课”,再把截图一一保存,提交举报。田友娟在公交站收到别人发放的“投资年利率能达到8%”的广告单页时,佯装产生兴趣,跟随业务员进入公司,伺机偷拍照片,发给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奶奶们的努力下,骗子公司被逐一查封,这给了奶奶们极大的鼓舞。

四年多来,“反诈奶奶团”的团员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但只要有宣传任务,从不掉链子,反诈宣传的足迹遍布济南各大社区、广场、银行等,演出近五百场,发现并举报十多个涉嫌非法集资机构,直接阻止两百多人被骗,挽回损失800万元。

如今,赵银光还加入短视频平台。在直播中,她目光坚定地说:“骗子的手段日新月异,我们也不能止步。别看我们年纪大,我们依旧能够发光发热,做直播、拍情景剧样样在行,我们要让更多人认识到金融诈骗的危害,让骗子无处可骗、无人可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