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2022-03-02贺秋红

新农民 2022年3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农业经济生态环境

贺秋红

摘要:农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经济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那么国家经济的稳定性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会受到技术能力和发展理念等多个方面的限制,从而做出一些为了推动经济发展而破坏环境的行为,这种行为已经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当前在“三农”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非常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强调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要做好农业生态建设,维护农业生态环境。所以人们正在探索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路径。

关键词: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中国是农业大国,国家十分关注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前,国家政府提出了多项政策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希望能够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建设工作结合在一起,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做好生态文明以及经济建设工作。

1 基于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相关理论

1.1 农业经济学理论

农业经济学指的是以農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将其与农业相关的交换、分配等经济活动要素相联系,发掘经济学运动规律,以此为基准建立的学科。农业经济学理论是根据人类农业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这一变化蕴藏着古代农耕的重农思想,在古代的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都有着相关的理念。农业经济学在英国工业革命带动农业产业链条的提升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理论突破,是农业经济研究的开端。以此为契机,美国和其他国家也在20世纪后引入了相关理论,进行农业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在,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现代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门类越来越广阔,这个过程对循环经济以及资源配置研究的比较多。同时,在技术的支持下,人们认识到要想发展农业经济,就必须协调农业生产环境的发展,二者是相互连接、密不可分的。所以,现代农业经济学理论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内容,那就是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如果能够践行这种理念,就能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做好环境资源的保护工作,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1.2 农业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是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的学科,由此开创性的发展了农业生态学,并建立了独立系统。因此,农业生态学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相对引用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理论,以及农业经济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以此为要素研究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形成生态经济和现代技术为一体的,具备农业系统中能量和物质循环转化的一种复合的系统。该理论对于技术和经济方式的运用进行调控,并将资源和农产品的能量转化相结合,使物质生产理论与农业生态经济对应,形成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反馈机制和有机系统。这一复杂的系统是以农业经济学为基础,建立的农业生态经济学原理,它表现出农业生态和经济的开放性协调统一。作为独立学科建立起来的农业生态学理论,强调了其根本来源,即脱胎于农业经济学原理,从经济和生态两个角度,来解决农业经济增长和环境资源综合利用之间的关系。现阶段需要找出农业生态与产业经济间,如何保持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平衡关系。

1.3 农业系统科学理论

农业系统科学源于以不同要素、形式建立某种具有特殊功能结构,复合而成的整体。系统就是要素间的环境体系,农业系统科学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这也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系统研究和农业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果。

2 我国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我国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2.1.1 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有所欠缺

人口以及资源是二者共同的要素。就当前的农业特征来看,农业人口数量比较多,在总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这表明,农业生产资源较为稳定,农业储备力比较强。在这个阶段,农村劳动人口资源会受到产业转移、协同发展工作的影响。而协同发展的现实情况是: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农业生产力低、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污染程度、土地开发工作不科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浪费情况十分严重。大量用水的状况没有得以改变。这阻碍了全国农业建设工作的开展。即使国家投入了很多的资金,但部分地区的农业建设工作仍然存在滞后性,这严重阻碍了农业的生产转变。

2.1.2 土地使用化肥农药情况严重

当前,大多数地区都存在着滥用农药、化肥的情况。很少有地区主动使用能够保护环境的绿色肥料,甚至有一些地区根本没有使用过生物肥和有机肥。虽然这种绿色肥料的推广工作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但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所以,人们依然无法保证在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同时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1.3 破坏耕地情况时有发生

在开垦耕地的过程中,毁坏森林、草地等生态用地的情况十分常见。这种行为已经破坏了生态,必须要给予处罚。当然,也有相关的规定明确提出了针对这种行为要采取处罚。但这种惩罚措施在基层的落实情况不理想,实行力度低。虽然政府鼓励村民整理农村田地以及水利,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也给予了一些资金奖励。但针对一些闲散废弃的低产田、荒地的改造工作关注比较少。所以很少有人主动复垦荒废、闲散的土地,更多的人选择以破坏生态用地的方式来获取耕地。

2.2 我国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尚未建立起来

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影响力较大的新模式,那就是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但这种模式并没有全面推广或是全面建立。因为在技术、制度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下,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完全的转化为集约型的模式,没有全面的提升当前的农业生产效率,所以,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还没有达到。虽然很多地区的合作农业社都在积极推广多样化的合作经营方式,但部分村民的思想固化、村庄的农业机械设备比较少,所以还无法积极的推进农机现代化、农产品深加工等多项工作,这又会阻碍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2.2.2 土地等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强

在理想的土地资源保护模式下,村民要利用和养护好土地资源,在提升耕地质量的过程中采取保护性耕作或者是生态复合型种植的方式。如:轮作轮休的方式。同时,还要积极的使用有机肥等一些环保型的农药。但这只是理想的状态,就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政策理念的缺失,所以很多村民缺少土地等资源的保护意识。在开发农业资源的同时,不注重保护工作的开展,无法实现发展和保护的良性循环。

2.2.3 农业企业或个人的法律认识不够

由于基层的宣传管理工作不到位,村民及农业企业缺少法律意识,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下,常常会做出一些违反农业用地管理规定、破坏法律的行为。如:在使用非农业建设用地时不主动使用劣地或者荒地,而是非法占用一些优质土地或是耕地。这些农业企业、村民甚至没有认识到这种行为触犯了法律,会受到相关的处罚。

3 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

3.1 高效与集约目标

当前,很多地区依然是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生产种植效率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更无法实现农业集约化发展。这种情况又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投资率高但产出比较低、在消耗大量生产资料的同时,又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当地的农业生产效率与其他产业的差距明显。而这些有问题又会降低整个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效率。

这就必须要确定明确的发展方向:高效的、集约化的发展方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还要制定较为详细的生产以及经济目标。生态目标如下:在高投资率的同时,还要提升自然资源的产出率。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价值,让土地有更强的生产能力。同时,更要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尤其是针对生态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保护生态,提高生态效率。经济目标如下:要认识到农业经济会受到村民、市场以及政府的影响。要让这些影响尽可能的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能够推动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以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相互推动的过程中实现协同发展。

3.2 协调与和谐目标

协同发展的前提就是提高二者的协调性并实现和谐发展。就当前的农业产业情况来看,要想提高某个产品的产量,就无法实现优质生产,二者很难兼顾。这表明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产量和质量是存在矛盾的;如果从根本的角度来划分农业经济的类型,那么可以划分为中间型、生态型以及非生态型。简单理解,生态型就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提升生态效益。而非生态型实际上就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好的行为,降低生态效益。中间型则是前两种类型的一种平衡。当前的农业经济实际上就处于中间型。如果能够合理调整生态性以及非生态型的活动,就能够保持二者的平衡,在发展的同时,又做好了保护工作。考虑到当前的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受现代科技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要合理的利用现代科技,调整二者的状态,让二者保持协调性,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3.3 可持续演进目标

虽然从大方向上来看,人类经济社会是一个再生产的发展过程,但从本质上来看,这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要想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也要遵循这个客观规律。无论是在农业经济还是农业生态中,都能够看到扩大再生产的身影。而且这种扩大再生产还会影响到二者的关系、结构以及功能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又有扩大再生产的特点。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农业生态,在扩大在生产的过程中,都有着比较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协同、优化以及再造。这也表明这两者都有可持续性的特点,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结合上文分析,人们能够知道要想让农业经济以及农业生态可持续性演进,就要朝着高集约化以及和谐、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向前。

上述的这些目标中,就包含了合理应用、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工作。可再生资源虽然能够再次利用,但必须要合理开发,这样才能够循环利用。这要求人们充分的协调人口、技术、资源等多方要素。提高信息流、物质流以及价值流的流畅度。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更要坚持生产绿色产品,并提高有机产品的比重。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生产技术方面的改进。在生产技术这方面更要大力宣传,积极推广各种无公害化绿色的农药化肥,以及生物技术。这样才能够在保证生产力的同时,提高生产的质量。从整体来看,要想达成可持续性演进的目标,就要统一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的优化,当前的农业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才能够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

4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进程在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希望能夠在稳定农业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因为这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所以人们必须重视二者的协同发展,并基于现实情况,不断地探索具体的发展路径。

4.1 建立健全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就现实情况来看,要想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但并不是无路可走。这个过程必须要遵循生态规律,分析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现实情况。科学利用开发各种自然资源,做好生态环境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果、不同作物的生长规律以及生物链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方面的调整。同时还要分析当前的农业经济生产特点,结合生态环境的现实情况,调整农业产出活动。如:为了提高土地肥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调解当前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再种植单一的农作物。而是要根据土地的特点,各地区的种植情况,种植丰富的农作物,健全当前的农作物生产机构形式。这也是提高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率的一种好方法。此外,还要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特点,建立立体式的资源开发结构,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人们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只关注产量,而不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

4.2 强化对各种污染源的把控

虽然已经制定了协同发展的目标。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是比较困难的,这个过程要保护水土资源,还要保护森林资源。最基础的保护工作就是控制污染源。所以要大力推动积极地推广清洁化生产。发挥多种技术的支持,建立环境评估指标。如:现代化生态检测技术。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这种环境检测工作能够让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合理。当前,已经有一些地区应用了清洁生产模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这些地区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降低了负面影响,全方位的优化了农业市场结构。此外,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产业链,还要积极地推广环保型饲料、加强秸秆燃烧的监控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控制农业生产的污染源,美化农村环境。

4.3 积极开展农业生态信息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多个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契机。所以,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应用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够建立农业生态信息模式,搭建相关的农业信息生态平台。这样就能够在已建设的信息平台上,分享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无障碍信息交流。同时,还要通过这个平台大力宣传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各种政策、口号。让公众对生态环保有更全面的认识,有更强的生态观念。这样也能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份支持。

5 结语

新时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开始积极探索协同发展的路径。但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人们在提出各项协同发展措施时,要先认识到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要协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拥有更多的理论依据,并把这些理论依据与实际行动结合在一起,生成可行性较强的策略。同时,还要重视农业经济发展的不足,结合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弥补策略,这样才能够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良性循环。

參考文献

[1] 王修美.浅析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如何实现耦合协调发展[J].商讯,2020(12):183.

[2] 高邓.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0(5):19.

[3] 杨建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20(12):243.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农业经济生态环境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