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教育的困境和发展对策研究

2022-03-02孙海丽

艺术评鉴 2022年3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困境高校

孙海丽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的同时,也遇到了困境和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艺术教育在高校的作用和发展,并且从课堂授课模式形式化、学生对其重视度不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趋于技术化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艺术教育在高校发展的困境,为此从课堂模式、课外实践活动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等三方面对艺术教育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对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困境和对策研究,有助于探索其发展的新模式,实现更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校  艺术教育  困境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3-0124-03

近年来,艺术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尤其是在高校的发展更是获得了教育部门的重视。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活动,在邓小平提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理念后,其地位在全民教育中不断提升,同时它也是全民的一种终身教育,是全民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重要手段。高校作为学生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校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生活素养,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目前艺术教育在高校的发展大幅度向前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现实的挑战,这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艺术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亦是目前努力的前进方向。

一、艺术教育在高校的作用和发展

艺术教育在高校的发展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它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更是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其中所包含的艺术素养已经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作为了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在陶冶其情操和培养其审美的同时,对于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全面发展是时代和社会对学生的呼唤,学生要通过艺术教育全面发展自身,拒绝“单向度的思想”,避免成为一个“片面的人”,努力的成为时代所需的全面发展的人。

在艺术教育发展初期,大多数人把艺术教育的对象局限于艺术专业类的学生,目前这种现象也在发生转变,从艺术类院校到非艺术类院校、从艺术类学生到全体学生,艺术教育的对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和延伸。高校艺术教育本来就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一类人,或者被定义为精英教育,它实际上是全民教育,因此高校内的所有师生都是其作用对象。目前艺术教育在高校的发展也在逐渐形成体系,从刚开始完全偏重技能训练,到逐渐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高校艺术教育在努力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近几年来,艺术教育在高校的重视度在逐步提升,但同时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期,这主要是人们在意识上还无法快速接受艺术教育发展模式,对于如何更好的把艺术教育模式融合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还在不断探索中。

二、高校艺术教育发展遭遇的困境

(一)授课模式僵硬化和形式化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艺术教育在高校的传授模式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开展的。这种模式短期内具有一些效用,通过老师向学生大量灌输理论知识,来促使学生快速吸收掌握。但是由于这种模式具有僵硬和呆板的特点,在长期的学习中,学生无法更好的去吸收课堂授课内容,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弊大于利。这种“听老师讲”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太适合艺术教育的发展,因为它搞混了艺术教育的对象,相较于老师,学生在课堂上更应该是核心,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艺术教育授课模式的不足。此外,老师在授课时把课堂内容的侧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际操作。课堂的实操环节目前仍然是不够丰富的,虽然部分高校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尝试,但是实践效果和普及范围仍有待完善。“老师教学生学”的授课模式忽略了艺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以统一的标准来教学,必然会造成课堂转化率和学生对课堂内容吸收率低下这一现象,这也是大多数高校艺术教育的授课模式趋于形式化和僵硬化的结果。

(二)学生的热情和重视度不高

就目前来说,大部分高校学生对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知识学习上的重视度远远不及其他科目,这一现象在艺术类学生和非艺术类学生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非艺术类学生中体现的最为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学生自身出发,部分学生的思维是不正确或者认知是不够的,他们对于艺术教育方面的不重视,恰恰反应了在他们的认知中,艺术教育是无法和其他学科相提并论的。也正是这种偏见思维导致了大多数非艺术类学生忽视了自身在艺术方面的学习和发展,这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偏科”,失去艺术的教育和滋养,学生很容易成为一个“单向度的人”。其次,从课程设置来分析,传统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使得课堂太过于枯燥和无味,学生很难从课堂上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没有一个好的切入点,学生就像是被课堂知识排斥在外一般,学生和课堂,以及所学的知识融合不到一起,这自然会出现他们情绪低下和热情不高的问题。此外,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度不高,也从侧面反映出部分高校对于艺术教育的实施措施是不足的,两者之间是一种正比例的关系。一个特别重视艺术教育发展的高校,那么这个高校的学生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自然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度也不会低。因此无论是从学生自身,还是课程设置以及学校方面,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于艺术教育学习的热情度和重视度,这也是目前高校仍需加强的一部分。

(三)人才培养出现技术化趋向

高校艺术教育近年来在整体发展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即过分注重艺术技能的训练和技巧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从来都不缺少对画成一幅画或者学习一种画风所需要的技巧训练,或者弹成一首曲子所需要的乐理知识和指法的学习,但是对于如何去鉴赏一幅画,如何去感受一首乐曲中作者贯入的复杂情感,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是欠缺的。从学校层面来说,在课程设计和编排上偏重于技能训练,过硬的技能确实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也为社会输入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但是艺术理论知识学习的缺失是目前艺术教育发展的漏洞。目前很多的高校对艺术教育发展方向的把握上出现偏差,认为艺术教育即艺术技能的教育,这也导致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技术化趋向。并不是说艺术教育不需要技能学习,而是艺术教育是技能和理论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一体,并不能偏重于其中任何一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高校在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课时编排上,都没有达到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人才技术化趋向恰恰说明,高校把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等同于人才培养,这便失去了艺术教育独有的一些特征和亮点,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既要掌握艺术技能,同时也要把握艺术理论知识,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在长期的发展中,因为偏重于某一方而出现“跛脚”的状态,这也是目前高校要避免此状况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转变课堂教学授课模式

要打破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的单板和僵硬,就要把以老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转变为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增加课堂上学生参与的频率和比重,相应的使老师作为辅助学生的角色来开展课堂学习。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反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并且主张教学方法的实施应该紧扣学习者为中心,这也证明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合理性。美国作家塞林格《麦田守望者》中谈到,“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笔者认为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恰恰就像塞林格文中的“守望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主见,不过分干预他们的看法。其次,通过互动的形式使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达成有效沟通,同时也使课堂不再呆板,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增加学生对于艺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这也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率变高和课堂的转化率变高。这种极具趣味性和高效率性的课堂是对于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的一种突破和转变。此外,老师在课堂授课时要格外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使得老师不能按照一种固有的模式去教学。美国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特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的便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并且认为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和不同性特征要进行因材施教,实现平衡和全面发展。因此高校艺术教育要转变课堂授课模式,不仅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老师在授课时更要关注学生差异性,增加课堂的互动性,使课堂授课模式具备趣味性、高效率性和个性化的特征。

(二)丰富课外教学实践活动

基于高校学生对艺术教育学习的热情度和重视度不高的现象,除了要从主观方面改变学生对其的认知思维,还可以从侧面去影响他们对艺术教育学习的重视度,比如课程、实践活动、老师和学校等方面。对于课堂授课模式单一化造成的学生热情度不高,可以转变老师课堂授课模式,这一点笔者在前文中有详细介绍。此外,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和技能之外,学校还可以增加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锻炼。目前高校对于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也做了不少的探索,最常见的便是绘画学习中的写生训练,还有亲临实地调研的田野调查,组织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学生结课作品展览和汇报表演等等,这些课外活动可以延伸与扩充学生课堂之外的知识,以及在活动中影响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和领悟,这是课堂学习所做不到。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就是倡导要从经验、生活和实践中去学习。中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十分注重艺术实践,其思想受到杜威的影响,认为美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教学做合一”,他倡导的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并不是一种多余、浪费时间的行为,而是提高学生的热情度,以及教会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的一种良好途径。此外对于非艺术类学生来说,艺术教育类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显得更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对艺术教育学习的“偏见”,因此学校在组织这类实践活动时,要着重考虑非艺术类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大力倡导这类学生参与到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去。

(三)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为了避免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出现技术化趋向,学校要重视艺术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把理论和技术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待,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学校除了在课程设计上做出改变以外,加强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要。艺术教育和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要把艺术教育融入到制度文化建设中去,建立高校独具一格的生命线和风景线。营造浓郁的校园艺术环境,是从侧面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会使高校形成一种独有的文化习俗,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中国现代教育学家赵廷为十分重视学生教育环境的营造,他认为教育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大因素之一。高校要通过活动组织把校园制度文化的气氛烘托出来,目前部分高校在这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尝试,并且效果显著。比如“高雅艺术进校園”活动,学校邀请著名的音乐团队或舞蹈团队来学校进行表演,这让更多的学生受到了高雅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也为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灵感。艺术类学生在学期结束的时候都会举办汇报表演活动,既可以向老师和学校展示自己一学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让非艺术类学生进行观摩欣赏,刺激这类学生对艺术学习产生兴趣。除了上面两种活动形式之外,笔者认为还可以设置“艺术周”或“艺术文化节”等,营造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因此高校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结合艺术教育,形成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更加有效的促使学生重视艺术教育学习。

四、结语

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使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关键手段,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有效措施。在这样的环境下,艺术教育在高校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困境,解决课堂授课模式的形式化、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学校人才培养的技术化趋向等问题,对于艺术教育在高校的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把艺术教育工作摆在正确的位置,指引老师和学生向着全员艺术教育和全校艺术教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冬雪,刘莹.高职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及措施[J].群文天地,2012(08):131.

[2]孙荣.中国现代小学教育的探索者—赵廷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马长勇.艺术教育发展困境及机制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0):170-172.

[4]李洪周.高校艺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2021(04):102-103.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困境高校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跟踪导练(一)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