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狗深洞中生活6年获救

2022-03-02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红网救援队小狗

6年前,一只小狗掉进了一个约50米的深洞,洞太深,村民无力救助,好在有好心人一直投喂。这6年时间,就靠热心村民倒进来的剩饭,小狗活到了现在。

后来事件传到网上,热心的云南曲靖救援队前往救助。但深洞内情况复杂,小狗因害怕跑进小裂缝内,人进不去,为了安全起见,又等待后续设备到达。经过14天的营救,终于在2021年11月28日,小狗被成功救出。

不少网友感叹:这简直是个奇迹,要知道6年相当于狗狗的大半生了,狗狗竟然活了下来。如今,小狗有了一个名字,叫作“甜甜”,是网友们起的,因为“它一半的狗生尝尽了苦苦涩涩,该要尝尝甜的滋味”。(资料来源:红网、光明网等)

文本解读

角度一:诚如网友的留言,“对待生命的态度,决定人性的亮度”。善良的村民和救援队成员支撑着小狗的生命,彰显着人性的美好。在文明社会中,我们呼吁尊重动物权益,也是在为构建“幸福共同体”而努力。

角度二:是否尊重动物的权益,是文明和野蛮的分界线之一。我们早已脱离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进入了现代文明时代,当个人利益与动物权益互相矛盾之时,是选择尊重动物权益,还是凌驾于动物权益之上洋洋自得,無形中划分了文明和野蛮两种状态。

角度三:人与动物是相互依存的伙伴,无论是野生动物还是宠物,它们的生存情况,都从不同层面映照着社会的发展。云南大象北上,国内外网友纷纷化身“观象团”成员,在屏幕一端关心象群的一举一动,描绘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卷;隔离时可以连人带宠的暖心措施,解决了“隔离期间如何稳妥安置宠物”的难题。即使是一条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狗,从村民长久的关心和最后的救援中,我们也可以窥见社会的大关怀。(陈倩,红网)

运用示例

动物身上寄托着个人的情感,尊重动物权益,能为个人的温情留一片栖息地。“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陆游对待宠物猫的亲昵是其咏物寄情、抒情写心的表现。当下的例子同样值得关注:以16万的高价拍下柴犬“登登”的竞买人舒先生,初衷是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让登登有一个家,“登登”拍卖成功亦是尊重动物权益的成功。救助深洞中的小狗后,我们点赞帮助小狗的村民和救援队,也是点赞人性之美和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陈倩,红网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红网救援队小狗
青岛炼化救援队:鱼水情深 共抗时艰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红网《你好,40年》人物报道的融媒体实践
小狗的憧憬
小狗
小狗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