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人视角下的国家扶贫奇迹

2022-03-02刘淑琚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理塘西海固怒江

刘淑琚

自新中国成立,中国的扶贫事业已经走过了73个年头。筚路蓝缕、艰苦卓绝,中国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奇迹。

近日热播的纪录节目《无穷之路》,以全新的视角来讲述扶贫故事,凭着接地气的走访观察和娓娓道来的讲述,不仅在豆瓣上取得了9.6分这个近乎“天花板”的超高分好评,“国家扶贫了不起”“认识祖国,关心祖国”也成了观众热议的高频词。

作为首部以香港人视角展开的扶贫纪录节目,摄制团队穿越了6个省份的崇山峻岭、荒漠戈壁,深入10个深度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分析其采用的不同扶贫方式,例如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见证了祖国的脱贫攻坚战役所取得的瞩目成就。

片名《无穷之路》中,“无穷”这个词一语双关——没有尽头,没有贫穷。

天堑变通途

云南的傈僳族自治州,地壳落差大,水流湍急,更有以奇峰秀岭著称的怒江大峡谷。峡谷两侧坐落着高黎贡山、碧罗雪山,许多少数民族依山而居。

怒江之困,困在交通。以前怒江境没有公路、大桥和铁路,生活于此的居民能走的,只有山石嶙峋、险象环生的原始山路和人马驿道。滑索,是村民们渡江的唯一交通工具,一根钢筋,脚下是汹涌急湍的河水,从这一头滑到那一头,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而现在,这一切都已成为了历史。2016年,云南省决定全省进行“溜索改桥”大工程,数年间投资超过20亿建了199条过江大桥,取代境内全部过江溜索。与此同时,还修建了大量与桥相连的公路贯通全省。不过,溜索并未就此退出怒江两岸的历史,相反,它还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参与到了当地的扶贫工作中。

从“干沙滩”到“金沙滩”

2021年年初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中的西海固,是中国扶贫的起点。四十多年前,联合国粮食开发专家实地考察后,说西海固根本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西海固的扶贫之路,更像是一个“授人以渔”的版本。在相关部门的号召下,大批的福建商人来西海固投资,这里不仅有菌草产业,还逐步发展起大规模的葡萄产业。西海固昼夜温差大、日照长、土质属于淡灰质土,非常适合种植酿酒葡萄,但要把一片荒凉之地变成富饶的葡萄园,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事实上,福建商人和当地村民花费了14年的时间,才把西海固这一片干沙滩变成了金灿灿的葡萄园。其中,仅仅是搬石头,就花费了大概3年的时间;此外,还需要反复试验适宜的葡萄品种,邀请酒庄入驻等等。截止到现在,西海固葡萄园的品种多达三十余种,年产量过亿,综合产值达到260亿,而对于扶贫来说,重要的是向12万户贫困家庭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是从根儿上的授人以渔,确切地说是授人以“葡”,让贫困户自己掌握命运。

如今,这种奇迹,正在祖国大地各处生根发芽。

理塘不只是个例

理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空之城”,海拔四千多米,这里有传遍全球的《康定情歌》,有高大的康巴汉子、美丽的丹巴姑娘,但因为交通不便,也没有网络,所以绝大部分世人都“有眼不识理塘”。更重要的是,理塘天高地寒、冬季漫长,非常不适合耕种。这里生存的七万多藏族人都是以放牧为生,夏天挖虫草、冬天扛严寒。雪山、冰川,人畜混居,没有水电。节目组介绍说:“这里是全国最后一批,也是最难攻克的一个深度贫困堡垒。”

然而,丁真的突然爆火,给了理塘政府希望。他们顺势而为,把“丁真”与“理塘”绑在一起,打了一套营销组合拳,成功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这个少年,更记住了他背后那个更加“神秘”“野性”又“纯真”的理塘。

2020年2月,理塘正式脱贫摘帽,从一个无人问津的贫困区,变成了如今趋之若鹜的网红县。而理塘的故事,绝不只是个例。

技法借鉴

技法一:角度

《无穷之路》最大的特点在于以港人视角看内地,同时打开了香港观众对内地发展的新认知:中国政府长久以来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扶贫工作,以及最终取得的辉煌成果。节目以平视的角度看待这些贫困山区,随着镜头的切换,观众跟主持人陈贝儿一起踏上2556级的悬崖村天梯,或是克服恐惧体验怒江溜索,以同理心经历乡亲们的难路、险路、苦路,走进村民们的家中感受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在苍茫大地上寻找留下过痕迹的粒粒微尘。

技法二:细节

《无穷之路》中,“人”始终是贯穿其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跟随镜头探索一个个偏远村落的时候,目睹的不仅是自然风貌上的改变,更是人的命运的改变。那些命运因此而改变的人,有很多继续扎根于这片土地上,身体力行地改变更多人的命运。在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网友评价说:“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让整个节目充满了情和义。”

镜头下,一个个扶贫的故事背后,有着无数牺牲自我、甘于付出的人,他们愿意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默默地奉献,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气,人性的光芒在纪录片中闪烁着。镜头前,这些人的身影,那样坚韧而挺拔。

技法三:密码

《无穷之路》能成功出圈,主持人陳贝儿功不可没。她的真诚自始至终贯穿于拍摄过程的每个细节。在拍摄之前半年,她请了老师帮自己恶补普通话,为更了解采访对象,提前做好资料的收集;拍摄时,她会亲自体验村民脱贫前的不便,比如溜索横渡怒江、爬天梯等等;她没有架子,看到采访人,总会快步跑上,打招呼,握手。她说,“人与人相处贵在真诚。我没有把采访当成一件工作,而是打心底里想知道他们的想法。可能就是因为这样,大家比较容易对我敞开心扉。”

运用示例

纪录片《无穷之路》,无论在内地还是香港,都能打动人心。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同属一个国家,有着共同的根脉,血浓于水,能真正找到共鸣,生发出同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这一现象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内地人和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人,需要更多相互了解。在香港,一些年轻人曾受到一些负面影响,鲜有机会理性、客观地认识理解自己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作为一名中国人,无论身处内地还是香港,都应该“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

真正的中国,是丰富的、多彩的、复杂的、深刻的。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都市,也有不算富裕的乡野村庄;有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也有小桥流水的南国风情;有与世界接轨的流行文化,也有底蕴深厚的传统习俗。

只有摘下有色眼镜、抛弃偏见或成见,走进自己的祖国,亲身体验,近距离观察,深入思考,才能体会她的可亲、可爱、可敬,从中看到的问题和不足,也才是客观的、深刻的、理性的。而对内地许多人来说,也要有更广的视角,更全面地去了解香港,更深入地去了解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理塘西海固怒江
理塘札记
一部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史
西海固文学研究的典范
——评钟正平《知秋集》
一图看懂怒江特大桥
怒江卡雀哇节
从“丁真走红”谈脱贫攻坚新路径
川西甘孜-理塘结合带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
怒江求学记
关于西海固 我们一直了解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