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社会疫情防控的主要举措与经验

2022-03-02张金平赵作明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2年2期
关键词:危机意识核心能力疫情防控

张金平 赵作明

【摘要】疫情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作为古代社会主要的生物安全威胁,疫情也是对古代社会国家政权的重大考验,很容易诱发社会危机。因此,维护社会基本秩序是应对疫情的关键。古代社会疫情防控的配套举措重点在缓解社会紧张关系、遏制社会危机向政治危机转化,尽快稳定秩序、恢复生产生活,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 疫情防控  危机意识  核心能力  古代社会

【中图分类号】 R2-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02.012

在古代社会疫情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持续时间长,且反复、频繁发作。有研究发现,我国重大疫情暴发的频率在两汉时期大致是11.18年/次,明朝是1.77年/次。雅典大瘟疫从公元前430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26年,疫情在持续两年后暂时消退,但不久后再次暴发并又持续了很长时间。自14世纪中叶开始的西欧大瘟疫延续了近300年,且在15世纪的严重时期约每10年就会暴发一次。[1]疫情是古代社会主要的生物安全威胁,也是对古代社会国家政权的重大考验,对其防控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社会危机甚至政治危机。古代社会在应对疫情的漫长实践中形成了诸多举措,对今天的疫情防控亦有几点经验可资借鉴。

古代社会疫情防控的基本举措

古代社会疫情防控的基本举措主要集中在疫情报告、隔离阻断扩散和及时医疗救助三方面,旨在尽量挽救生命,及时阻止疫情蔓延,最大限度维护统治阶级统治,这也是人类千百年来与疫情作斗争的经验性总结。

疫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是中国古代防控疫情的综合性重要措施,贯穿疫情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疫情防控决策的基本依据。疫情发生之初的及时上报制度,其目标是掌握疫情、阻断扩散。秦汉时期形成了相关报告制度,强调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及时上报的责任,二是疫情发生之初及时实施隔离的责任。中国古代以严厉的刑罚警示灾情上报的责任人,同时强调灾情报告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隔离阻断扩散。在古代,世界各地人们普遍认识到疫情防控中隔离处置的重要性。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将停止社会交往作为防范疾病传染的基本措施。中世纪英国的疫情隔离制度规定了家庭隔离、瘟疫期间葬礼时间以及疫情严重地区强制隔离等内容。随着对阻断疫情扩散重要性认识的加深,疫情中的隔离举措逐步制度化、法制化。以中国古代为例,秦代已经将包括罪犯在内的传染病者进行隔离的举措纳入法律之中;西汉时期的隔离举措增加了一些社会化的内涵;北宋时期政府出资设立“漏泽园”安置死者,“毋使暴露”;清朝时期规定隔离安置的距离要在“20里路以外”。

及时医疗救助。古代社会重视医疗防控举措,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面向遭受疫情的民众的医疗救护。古代社会的民众缺乏基本的医疗资源,需要政府、宗教组织甚至社会力量为其提供,如中国宋代的和剂局、明初设立的惠民药局等,都有医疗防控的功能。此外,中国在1642年出现了专业、系统的《温疫论》。西欧医学在16、17世纪也在疫病方面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2]二是面向疫区的医疗救助。中国隋唐时期将针对疫区的医疗救助行为初步制度化;到唐太宗时期,这一制度更趋完善,执行更加及时;至宋代以后,疫情中的医疗救护制度非常规范,中国古代社会疫情防控基本模式得以确立。

古代社会防控疫情的配套举措

古代社会疫情防控的配套举措重点是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稳定秩序,缓解社会紧张关系、遏制社会危机向政治危机转化,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赈济食物保基本。中国古代多数政权将疫情等重大灾害中的食物配给作为一种基本政策,形成了“赈济”制度,例如,金朝的粥厂制度、北宋的义仓制度等。食物救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展现“仁政”。“或遇疫气……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食物救济保障灾疫地区民众基本生存,减缓、安抚其恐慌情绪,达到稳定社会的目标。

减免赋税促生产。减免赋税是增加劳动力、促进经济恢复、稳定社会秩序的基本举措。疫情后恢复社会秩序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疫情等重大灾害发生后,中国古代政权普遍采取这一举措。西汉诏书中有“其令郡国被灾甚者,毋出今年租赋”的规定;明朝初期将“凡四方水旱辄免税”作为处置灾情的基本原则;清前期赋税减免的力度更大,康熙皇帝曾将甘肃疫灾地的“田赋丁银并免”。西方古代社会也非常重视减免赋税这一举措,例如,伦敦大瘟疫后促进经济恢复的政策中就包含减免赋税。

安置民众稳定社会秩序。疫情蔓延、扩散过程中的人员安置属于临時性救济,疫情后恢复社会秩序过程中的民众安置任务则涉及面更宽。安置的重点有:对疫情中流离失所的老弱病残妇幼进行安置;鼓励生育、进行大赦、停止某些大型工程,直接促进社会劳动力的增长、将劳动力集中在农业生产;对流民的安置,等等。流民是一种失范现象及行为,而古代社会长期存在流民现象及问题。例如,由于疫情,16~17世纪的英国出现严重的流民问题。其对流民安置的政策主要包括:放松对流民人口的某些管控;政府组织大规模的安置,如就地安置、迁移第三地安置、回乡安置等;以严厉的法律控制流民的无序流动,譬如,英国亨利八世时期就处死了7.2万不遵守政府约束的流民。

古代社会防控疫情的历史经验

国家政权在处置疫情时应着重控制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和重要环节。一是对有限医疗资源的管控。国家政权掌控医学人才、医学机构,储备大量的疫情防控专业力量。例如,中国周朝时期“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南宋时开始设立官办医学机构,古代中国还将医学精英纳入官员序列。再如,欧洲中世纪黑死病疫情后,各地开始遏制、禁止医疗活动的神秘化、巫术化,一系列促进城市公共卫生的举措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二是對参与疫情救助力量的管控。古代中西方国家政权均高度重视宗教力量在疫情救助中的作用,既鼓励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也保持对其相关活动的引导、管控。在古代欧洲,宗教力量是参与疫情救助、防控的重要力量,其在积极帮助民众获得民众信任的过程中,也扩大了自身社会影响力并得到国家政权的认可。

三是以法律规范相关行为以维护国家权威。中国古代疫情防控常常以诏令形式下达、规范各种举措,体现政权的最高权威性;诏令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疫情防控的具体举措、及时报告、问责要求、督察督导等;诏令的一些政策会逐步常态化、法制化。

疫情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能否认识疫情所激发的诸多问题,把握重大问题的演变走势,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管控,是对国家政权能力的考验。其一,应将危机意识贯穿于重大决策之中,需要认真考虑疫情可能带来的社会危机。例如,战争决策需要考虑疫情因素,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初雅典的决策者将城邦的人口集中到雅典城市,成为诱发雅典瘟疫的直接原因。古代重大疫情的发生,都与人类的交往、人群的聚集相关,密集的聚合空间、密集的跨地域交往,是古代重大疫情发生的一般诱因。中世纪西欧大瘟疫的发生、蔓延与跨地域的贸易有重大关联,古代战争中军队的聚集、行军等也会诱发疫情。

其二,要具有处理重大危机的担当与定力,对疫情防控需从政权稳定的高度加以重视。一方面,要有效防控疫情,维护与巩固社会秩序和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要保持清醒的战略意识,在疫情防控中有效维护政权的权威,包括避免出现重大社会认同、政治认同危机。中国东汉末年与欧洲中世纪均以灾疫为源头,因政权决策者的忽视、无力使疫情社会危机发展为政治危机,从而酿成了政权认同危机,甚至造成政权颠覆的后果。另外,疫情既是对道德的考验,也是对社会规范的考验,例如,雅典疫情诱发民众的享乐主义、削弱了雅典政治的公民精神与社会规范,以至疫情与战争的持续很快影响到雅典的经济基础;印第安人面对殖民者带来的疫情则陷入整体恐慌;中世纪瘟疫促进了人文主义发展,等等。

其三,应重视世界发展变化与疫情的关联。首先,需要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变化有清醒的认识。其次,要加强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认识。最后,对疫情所造成的社会危机以及带来的世界变化保持清醒认识。疫情关乎人类生死,面对疫情人们会更为深刻地思考生命的意义,也会更有能力防范、防控、处置疫情,一定程度上医学、医疗体系也会发生进步,[3]因此,掌握疫情防控规律,防范疫情带来的危机,同时抓住疫情带来的机遇,对国家政权而言极为重要。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和国家社科项目“打击‘三股势力’国际合作研究”的中期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6JZ085、19BGJ084)

注释

[1][美]朱迪斯·M·本内特、C·沃伦·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杨宁、李韵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362页。

[2][美]谢尔登·沃茨:《世界历史上的疾病与医学》,张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07页。

[3]王旭东、孟庆龙:《世界瘟疫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66页。

责 编/桂 琰

Main Measures and Experience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Ancient Society

Zhang Jinping  Zhao Zuoming

Abstract: Epidemics have been a part of human history. As the main biosafety threat in ancient society, epidemics were also a major test of the state power at that time and might easily cause social crises. Therefore, maintaining the basic social order is the key to deal with epidemics. The supporting measures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ancient society focus on alleviating social tensions and keeping the social crisis from turning into a political crisis as well as on stabilizing social order and resuming production and normal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 so as to safeguar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ruling class.

Keywords: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risis awareness, core competence, ancient society

猜你喜欢

危机意识核心能力疫情防控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用训练,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
测测你的危机意识
陕西榆林:树立水危机意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你的危机意识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