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效应的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2-03-01陆青演
韦 敏,陈 红,2,陆青演
(1.百色职业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2.广西物资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6)
0 引言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育与输送人才的重大社会职能,就其定位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更多地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即熟练掌握行业生产技术,并且具备一定知识储备的人才,这使得职业院校必须与行业接轨,职业技术人才不能与实践脱钩。因此,深化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办学,优化职业院校办学结构,改革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建设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新趋势,该模式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根据各自的职能需要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组成育人的共同体,三方共同致力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活动。校企协同育人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涵,是贯彻落实国家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的关键,通过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实施可以快速提升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进程。主要聚焦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深入调查跟踪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百色职业学院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与不足,再结合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其他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提出了基于协同效应的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以求推动区域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改进,真正实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培育即熟练掌握行业生产技术,并且具备一定知识储备的人才的目标[1]。
1 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1.1 职业院校自身的吸引力不够
2016 年开始,百色职业学院的机械制造类专业与上汽通用五菱、广西汽车集团开始共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经过5 年的时间实践,先后为企业输送了123 名的合格高技能人才,同时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1)职业院校的人才培育发展路径与行业产业需求没有切合。这一困境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职业院校目前的发展规划侧重于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数量而非教育质量,当前学院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提升学校办学规模、拓展办学渠道,以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软件硬件设施引进等等,这些外部条件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具备一定吸引力,但是学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没有注重与区域内产业实践相结合,密切关注产业行业的最新实践动态,无法吸引处在需求侧的企业与之合作[2]。(2)学院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社会人才供应链条长期以来一直呈现“教学资源-人才资源-企业需求”三方互联状态,教师资源作为人才资源与企业需求的沟通桥梁,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当下职业院校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职业需求不匹配,科班出身的教师往往是象牙塔内的理论型学者,缺少实践经历,对快速发展的产业实践不甚了解,无法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聘请企业内骨干作为兼职授课的教师往往又缺乏教育理念和教育专业素养,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方面有所欠缺。即专教学又事生产的全能教师难寻,给校企协同教育合作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1.2 企业参与育人的积极性不高
2018 年开始,百色职业学院制造类专业先后与广西煜信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蓁和蓁大智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和广西裕能思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98 家企业合作共育人才。合作双方不断丰富合作内涵,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部分企业挂牌之后,没有推进深度融合的进程。主要问题表现在两方面。
(1)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企业投入资金人力参与校企合作协同办学的短期经济效益较低,本着“商人逐利”的原则,企业参与育人的积极性本就不高,加之顶层设计层面没有加以鼓励和支持,现行法律规范没有对校企合作做出明确规定,法律保护尚未完善,企业往往在职业院校发起合作邀约时呈消极逃避的态度,不能积极彻底的履行自身义务。
(2)企业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处于辅助性地位。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职业院校作为教学服务,教学场地等教育资源的直接提供者往往占据更大的主动权,企业分享高职院校教育资源、课程设置、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自由度低,企业对学校教育方面的参与度不高。但在社会人才供应链条中,职业学校培育人才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企业需求侧供应优质劳动力,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在这一前提下,企业如若不能深度融入职业学院的教育体制机制,其核心诉求将无法得到满足,加剧人才供需矛盾的同时也会极大的打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积极性[3]。
1.3 相关制度机制的适应性不强
(1)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我国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对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进行有效规制。一方面缺乏公法规制,即行政法位面的缺失。公办的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之中应是作为教育部授权的行政主体受到行政法规范的规制,从而明确职业院校在协同合作育人发展模式中的权利义务问题,使该双向合作模式对于产业企业更加透明清晰,增进双方的信任。另一方面缺乏私法规范,即民商法与知识产权法方面的缺失,在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不乏民商事法律行为,如一定的民事协议和商业交易,同时还有一定的技术流转与交易,这些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需要更加完善的专利法规予以保护,避免遭受剽窃和不当利用。
(2)相关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宏观层面主要是资金支持方面保障缺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资金回笼过程相当漫长,部分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协同办学时就必须考量企业资本投入和内部资金风险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对职业教育进行资金扶持、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微观层面主要是人才引入资格认定方面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比如在职业资格认证、职称评定、招生考试、技能型人才待遇、就业准入等方面的制度和保障有待加强。要保障校企合作的绿色健康常态就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机制。
2 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的建设目标
(1)政校企“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是根据“三重螺旋模型”相关理论(图1)所具象化的培育模式,是一个政府、院校、企业三方主体在独立发展互不干涉的基础上形成的深度融合合作协同发展模式。首先,明晰三方主体的权责分工界限是“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的前提。相互独立发展互不干涉是指政府、院校、企业的决策空间和执行标准不受其他主体的影响,政府作为政策的推动者和政务的执行者要保证公务执行范围内无所偏私,行政人员不得滥用职权,院校和企业也不得利用政策优惠便利条件谋取私利。院校作为教学任务的直接执行人对校内的人员管理和规则制定等非行政事务享有自治自决权,其他主体不得干预。企业作为主要民事主体,其内部决策和资源投入方面的权利也不应受到过多的限制。深入融合协同合作是指政府、院校、企业三方主体在此方合作之中应当切实履行自身义务,整合自身优势资源,真正的深度的参与其中,政府为校企融合提供架构设计、制度保障与泛环境支持,院校提供自身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场地环境,企业凭借一线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优势与职业院校的课程、教材、师资等资源相互结合,培育面向新兴产业生态的杰出人才[4]。
图1 三重螺旋模型
(2)秉持以人才为根本的育人理念,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是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发展模式的宗旨。其首要任务就是要求政府财政与税收政策、院校教育职能改革与企业资源与技术共享三管齐下的发力促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顺利进行。首先要制定有关章程,例如“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联盟章程”、“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联盟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双向兼职管理办法”、“政校企‘三位一体’联盟议事决策制度”以及“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联盟的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等;其次是要优化人才培养治理结构,制定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和领域专家到地方落户,同时对提供社会效益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形成。院校和企业要就人才培育问题更加紧密地开展工作,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中吸纳企业内优秀骨干员工进入校园授课,同时也要在双方资源整合的前提下开展优化配置,建设产业实训培训基地,拓展教材科目设置,完善专科建设,创新教育体制。从而形成,政府牵头-企业投入-学院创新-企业收益-政府增信的正向闭环,推进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的建设、发展与完善。
3 基于协同效应的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构建基于校地协同合作的现代产业学院
高职院校往往具备地域性特质,一方面是高等院校的影响力在所处区域内会高于其他区域,另一方面是高等院校人才培育的方向也会更趋近于当地产业的需求。职业院校作为以培育职业型人才为基本理念的院校其地域性特征更为明显,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对与地域社会经济相协调的追求也更加突出,例如可以考虑与吉利集团的百色基地、国家有色集团的平果基地共同构建产业学院,积极开展与产业企业的联动合作,吸引资金和教育类人才,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引领行业示范。构建基于校地协同合作的现代产业学院,必须要对区域内产业发展情况做充分的调研,了解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方向,同时把握科技创新成果,以科技创新带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2 构筑产教深度融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联合体
目前我国的校企协同育人组织模式尚在起步阶段,在前沿问题的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同体”的概念,这一概念从合作发展模式的视角为构建基于立德树人与技能为根本、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联合体,构筑产教深度融合、优势互补、互信合作、互利共赢的校企协同育人组织模式提供了方法论。首先,“共同体”是指参与校企协同合作的各方人员所组成的教学生态,包括政府、院校、教师、学生、企业、员工等多方人员通过共同体观念取得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认同,以共同体身份凝聚协同勉励奋进的精神,有助于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工作的开展。然后是专注于立德树人的培育理念,贯彻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根本目的,教育理念是教学工作的立足之本,也是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协调合作的“粘合剂”,以共同的价值理念将校企协作工作中的各个主体联合起来,发挥出“1+1 >2”的效果。最后是建立健全校企协作育人模式的体制机制,实现各方主体资源整合后的优化分配,推动共建共享协商合作平台的建设[5]。
3.3 构建基于“双导师”制的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培育,有必要启用“双导师”的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即职业院校向外聘任获得“百千万工程”立项的创新研究攻关团队的骨干成员成为职业院校的研究生导师。在这一模式下,院校中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可以拥有两位导师对其研究项目进行指导,学校本身提供的导师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工作,选择合适的研究生跟随其参与学术研究,并为学生提供当前背景下的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前沿课题与发刊条件,满足学生对于学术研究晋升的需要,而外聘的技术骨干型导师则侧重将产业实践一线的技术难题带入职业院校供学生了解当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预测未来产业行业发展的趋势,并指导学生建立解决复杂工程技术的模型,提高学生的工程技术研究能力。
3.4 构建基于“课岗证”的高职校企协同与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百色学院深入贯彻教育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2019 年与遨博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展“课岗证”融合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课岗证”融合教学就是以优质课程教育为依托,培育出拥有专业技能资格证,精准适应岗位需要的技术人才。其核心本质就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抓手,不断改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有效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目前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合作办学模式下已经涌现出相当一部分的符合“课岗证”融合教学模式需要的新型教育模式,例如企业出资、院校出力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现代学徒模式、顶岗教学模式等等。现阶段“课岗证”融合教学依然有创新发展的空间,可以从课程设计入手,研发企业深度参与的实践类课程,配合相适应的教材设计和专业设置,进一步优化改进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亦或可以从文化培养入手,做好职业精神的多元化培养、制度文化的多元化协商和企业文化的多途径融通[6]。
3.5 聚焦教学共融
2020 年2 月,百色职业学院与吉利集团开始开展合作培养人才,为吉利集团的百色基地定制高技能型人才,通过聚焦教学共融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聚焦职业院校与产业行业的对接问题,是整个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最实质最核心的问题。要做到聚焦教学共融,就必须从专业设置、教材设计和课程改革3 个方面入手。(1)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了解区域内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攻关动向,在此基础上明确职业院校的自身定位和资源优势,设立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专业项目,牢牢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2)在教材设计上要推陈出新,部分职业院校所使用的教材视野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全球化大发展的当下,新兴产业呈现百花齐放的样态,教材的设计也应该对接区域视野下的行业发展状况,同时联合企业共同参与教材的制定和使用过程,设计出即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又接洽企业生产需要的现代化教材。(3)要改革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一些职业院校的课程设计中绝大部分的学分进修项目为理论性课程,这与职业院校在社会教育体系下的定位是不相符的,当下的课程体例必须要提高实践性课程的占比,校企合作中企业可以与学校合作设计实践培育基地,让学生可以定时到基地中进修实践性课程,从而培养出即掌握先进理论,又可从事生产性工作的“手脑并用”型人才[7]。
4 结语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其存在与社会体系中的根本意义,而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中极其重要的旁支,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出有技术、有技能、有储备的应用型人才,其与生俱来的定位就决定了职业院校与产业与行业之间不可分割的本质属性,所以职业院校中的产和教本就应是一体,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发展模式的提出也顺应了这一本质属性。尽管当下我们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存在诸多不足,但基于对教育体系与行业特点的充分调研,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基于协同效应的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因地制宜、教育理念、双导制度、“课岗证”模式以及产教融合等给出具体的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大大提高职业院校为社会为产业输送高质量高水平人才的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了企业得人才,学生得技能,学校得发展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