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过程中产教融合学院的建设探讨
2022-03-01王丽荣
吴 磊,冯 嫦,王丽荣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装备智造学院,广东 中山 528437)
0 引言
高职扩招是国家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与措施[1]。2019—2021 年,全国高职扩招300万人。高职扩招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国家通过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形势下经济高速、高质量增长的重要举措;其次是政府稳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三是突发激增的高职学生入学,会倒逼高职院校推动深层次改革,推动建立中国特色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最后,高职扩招对于满足社会各类人群教育需求,建立和谐社会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扩招学生的教育培养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因为扩招生源激增、部分高职院校准备不足、高职生源的多样性等多种原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面临师资不足、设备场地不足和课程资源不足等诸多困境[2]。基于扩招学生结构特点和面临教学实施困境,探讨产教融合学院在扩招生源教学中的作用及建设路径。
1 高职扩招生源的学习特征
在2019 年国家推出高等职业院校扩招政策时,明确指出了本次高职扩招主体是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含职业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3]。招生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高职扩招生源学习特征具有多样性[4],通过分析,可以归纳出主要有以下三大学习特征:
1.1 学习能力差异大
与传统高职学生面向适龄中职或者高中单一生源相比,高职扩招生源结构比较复杂[5]。以珠三角A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例,2019 年共招生学生71 名,其中年龄最大的52 岁,年龄最小的20 岁,年龄平均数近32 岁;入学前职业有机械公司老板、销售、退伍军人、技术人员、城镇农民等。从年龄可知,部分高职扩招学生都已经长期脱离学校,课本知识学习间隔时间长,理论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同时有不适应身份转变、不能很好融入学校生活的现象。部分学生长期从事专业对口职业岗位,有的从未接受专业对口职业能力训练,技能基础亦存在较大差距[6,7]。
1.2 学习动机差异大
学生年龄不同,学生入学前身份不相同,学习动机也因此差异巨大[8]。同样以A 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例,对专业71 名学生进行访谈,大家对专业学习内容期待如图1 所示,听从学校安排学习内容占比14%;因为部分学生已经是小公司老板或者企业车间管理人员,想学习企业管理或车间管理的人数占比11%;超精密加工占比18%;有部分学员是专业产品市场销售,所以有20%学生想学习市场营销知识;部分学生想学习结构设计、专业英语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相关知识。
图1 学生学习内容需求
1.3 学习条件差异大
扩招学生年龄相差大、身份迥异,相伴随的是学习条件也大有不同。同样以上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为例,学生结婚人数占比85%,大多数学生抚养1~2 个孩子,部分学生与父母、孩子同住。扩招学生需要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学习,学习时间、学习环境甚至个人拥有的学习工具和配套学习资源差异较大。有部分学生居住所在地离学校较远,最远距离自驾车单程1.5 h。据抽查统计,离学校半小时车程半径生活圈学生人数不足40%,较远的家校距离会导致面授学时学生到课率不足。
2 高职扩招教学实施面临的困境
扩招学生从2020 年入学到现在已有2 年多时间,因为学生类型多、数量大、年龄跨度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给采用传统教学管理方式、资源不足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带来了一系列困难与冲击[9],各种困难日益显现。
2.1 教学资源不足
连续扩招后,承担扩招任务较多的院校,尤其是热门专业、重点专业学生人数激增,据调查发现,部分高职学校扩招学生人数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20%,而学校的师资、设备、教学场地没有增加或小幅增加。学生入学后,教师数量不足导致教学任务大幅增加,许多专业教师疲于完成上课任务,各种教学研究工作和非教学研究工作停滞,课堂内容简单移植。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台套数出现不足现象,导致技能课程开课率不足或者缩水,同时部分职业院校实习实训经费缺乏[10]。
2.2 教学组织不便
因为扩招学生身份多样性,需要承担较多的社会责任,大多数扩招学生不能实现脱产学习,只能利用周末、晚上甚至假期学习。同时由于需要照顾家庭与工作生存,经常不能按时到课,存在到课率不足的现状。因为学生居住较为分散,非专业类的思政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美育教育及社团活动均存在开展困难的情况,学习或活动报到率更是严重不足。
2.3 教学标准难以统一
传统单一生源建立有统一的课程学习标准、毕业标准,但扩招学生身份、学习需求多样性,学习基础层次性,决定了很难建立统一的课程学习标准、毕业标准,而标准的建立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除上述三个主要困难外,高职扩招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创新能力较弱、教学管理应对调整不及时的现象;教师疲于上课,教研活动缺乏,个性化需求课程开发不足现象;技能课开课不足、实习经费缺乏,授课以理论课为主,课程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等现象。
3 产教融合学院在扩招生源教学中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困境,各大职业院校积极创新,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学校资源,使教学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笔者所在院校也采用了多种措施,其中一项措施就是积极发挥产教融合学院的优势,在合作企业中设置教学点,承担部分学生专业技术技能课程,主要有以下四大作用。
3.1 可弥补教学场地与教学设施不足
和职业院校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学院的企业一般都是规模以上企业,拥有较大的生产场地和较多的生产设备,建立有专门的员工培训基地,如果安排得当,完全有能力容纳较大规模学生学习和实习实训。
3.2 可弥补学校师资不足
产教融合学院合作企业大多都拥有多年校企合作基础,拥有一支具有教学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双方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企业工程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职业教育的理解较为深刻,对学校教学管理较为熟悉,对教学方法掌握较为到位,同时自身拥有高超的职业技术水平,企业兼职教师可充分弥补高职院校师资不足的缺陷。
3.3 可解决部分学生上课距离远的困境
因为扩招学生多,职业院校可依托产教融合学院在区域范围内建立多个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学习,节省了学生学习的时间成本,提升学生面授到课率和学习积极性。同时,企业没有寒暑假,部分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做到随到随学,预约学习。
3.4 可实现学生实习与企业用工良性互动
将专业课安排在企业学习,解决了学校学习场地和教学设备不足的困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产一线学习,学习到真实、最新的职业技能。同时由于部分扩招学生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基础,在企业学习时,可以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尤其是临时的用工需求,部分学生为了便于学习,直接跳槽到教学点企业工作。由于可以给企业带来直接帮助,有助于提升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4 高职扩招背景下产教融合学院建设举措
虽然产教融合学院从理论上可弥补学校在高职扩招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但是为了真正发挥其作用,需要构建基于扩招背景的合作机制、建立适合在企业授课的课程体系与管理机制等。笔者所在学校和研究团队通过2 年建设探索,初步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数据显示,在产教融合学院上课的扩招学生到课率、学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在学校上课的扩招学生。
4.1 构建基于扩招背景的多方共赢合作机制
产教融合学院开展高职扩招生教育教学,必须要在多方共赢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实行。但由于扩招生源的多样性,部分学生为非企业员工,利用企业资源进行教学势必会增加企业成本。需要学校投入人力财力保证教学实施,具体投入应根据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和双方合作情况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如笔者所在学校在承担扩招学生基础课教学、教学管理的同时,直接给予企业相应经济补贴,用以发放企业兼职教师授课薪酬、实训及技能训练消耗。同时针对企业工程师课程开发能力弱的特点,专兼教师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兼职教师负责提供授课项目、授课,专任教师负责项目拆解、课程安排。双方相互发挥各自优势,专任教师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和学习企业当前的新技术、新工艺和行业新标准;兼职教师能够提升教学水平,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4.2 构建适应扩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扩招学生基于学科体系学习能力较弱,同时因为在企业学习,学习内容与岗位能力紧密结合,所以需要开发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以笔者所在学校一家产教融合学院为例,该合作企业是国际知名手表服务供应商,从事手表的超精密加工。专业在开发课程体系时,对手表制造核心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进行调研分析,一方面建立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之配套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开放式的教学资源库(包);另一方面利用智慧校园平台与超星等教学平台,共建开放式的教学资源,资源可以用来日常教学,也可以用来企业员工分级聘用、员工培训等。对于部分公共课、便于网络教学的专业基础课,充分利用职教云、超星等学习平台授课。
4.3 建立根据企业生产灵活调整的教学管理机制
在学校传统教学过程中,有严格的教学进程表,也有寒暑假安排,但是在企业教学,学生岗位课程学习受到企业生产限制,学校应该制定灵活的管理规定,可允许根据企业生产灵活调整教学进程,部分课程可安排在寒暑假内。事实上,高职扩招学生脱产学习比例低,对于寒暑假需求较低,远低于对于灵活上课需求。笔者所在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实行学分制管理,给予企业授课时间教学安排自由,企业根据自己生产情况、人员情况灵活安排授课时间,打破严格按照学校统一时间上课的规定,部分课时安排在寒暑假期间。
4.4 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与教学质量测评方法
校企双方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学生教学管理条例,利用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根据生源特点、企业规章制度和培养模式,制定针对性管理办法。改革考核模式与测评方法,实行多元评价,注重实操与技能评价、过程评价。校企双方建立专门负责的工作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体系与运行机制,做好数据采集,根据反馈实时诊断并及时改进。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改变以往期末试卷考试为主的方法,提升过程考核、现场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重,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作为考核的重点。
4.5 建立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与配套教材资源
在企业授课,授课内容与企业所在行业、现状息息相关,现有课程PPT、教案、教材、授课视频等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相差甚远,为保证授课内容与教学资源一致性,提升教学质量,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基于企业实际、学生基础的课程知识体系。推动教材讲义改革,开发适用于不同生源类型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教材。
5 结语
高职扩招对于国家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就业、社会稳定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职业教育走向全民教育、注册学习和终身教育的一次预演。各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创新,深化产教融合,落实好国家扩招政策,保证本次扩招学生的培养质量,积累更多针对社会人员的管理与教育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