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夔《杏花天影》的审美价值与演唱分析

2022-03-01陈淑惠

名家名作 2022年25期
关键词:下阕姜夔金陵

常 莎 陈淑惠

一、审美价值

(一)作者生平

姜夔(约1155—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我国南宋时期文学家、音乐家。[1]青年时常居住在扬州、合肥两地,因为诗作、音乐方面的才华被人熟知。姜夔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考中,一生漂泊清贫,日常生计主要来源于卖自己的书法作品以及友人的资助,其友人陈造曾说:“姜郎未仕不求田,倚赖生涯九万笺。稇载珠玑肯分我?北关当有合肥船。”体现了姜夔当时犹如江湖清客一般的生活状态。但姜夔性情高洁,即使生活清苦也从不谄媚权贵。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都有研究。在音乐方面,姜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创作了不少新的词调,称为“自度曲”,收录于《白石道人歌曲》中,这十四首自度曲主要抒发对国、家、亲、己的情怀。

(二)创作背景

姜夔生活于南宋时期,靖康之变后北方少数民族的铁骑长驱直入中原腹地,宋皇室被迫向南迁移,在江南地区建立政权。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和政治中心的南迁,大量百姓也向南方迁移,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造成许多百姓流离失所,许多仁人志士通过艺术作品发出了收复失地的呼喊,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南宋诗词中不乏忧国忧民的情感表达。虽然当时国力衰弱、政治低迷,但贵族中却依然盛行享乐之风。此时的诗词便有了南宋时期特有的艺术特点,这一时期突出的题材主要是铁马金戈和山水田园。前者是因为当时山河破碎,后者是因为在动荡年代百姓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是由南宋时期客观的历史背景造成的。

(三)词曲分析

姜夔为《杏花天影》作序,其中点明歌曲的创作时间、地点及事件“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2]。丙午年的冬天,姜夔跟随萧德藻乘船从汉阳出发去往湖州,丁未年在途经金陵时,看到眼前的美景,不由地想起昔日与恋人的美好时光,同时因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触景生情即兴而作。

全曲分为上、下两阕,“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栏桡,更少驻。”[2]上阕姜夔借景抒情,看到绿柳枝轻轻拂在水面,联想起桃叶曾在此唤渡船的情景,从而回想起自己昔日的恋人。他将满含相思愁苦的双眼寄予春风,等待归去,倚靠徘徊在此地不愿离去。姜夔清苦孤寂,科考落榜,仕途坎坷,居无定所,漂泊无依。如此落魄的生活却依然无法消减他骨子里的浪漫。从序中可知,作此曲时为“丁未正月二日”,那时是正月间,天气还未回暖,但此处却描绘绿丝轻抚水面,春风和煦如斯的景色,这些都是他在思念爱人时唯美浪漫的想象,充分表达了对恋人的相思之情以及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他营造了一个美丽的梦境,这梦境唤起了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浪漫主义情怀。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2]下阕依然通过景物抒情,金陵的道路到处都是繁华热闹的景象,只有潮水才懂我内心深处的苦楚。芳草长满汀洲,天色已晚,摇着小船,该何去何从?当时统治者腐败无能,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被金兵所占,被迫南迁,南宋统治者虽以奴颜婢膝换得了苟且偷安,但依然穷奢极欲,过着腐化堕落的生活。姜夔通过对繁华金陵的描写,与如今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形成强烈对比,衬托出他内心的苦闷和对国家、对自己前途的困惑与迷茫。

从曲调上看,姜夔在其自度曲的创作上有着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比较推崇七声音阶。《杏花天影》就普遍使用了七声音阶中的偏音,它是以F为宫的雅乐七声 D 羽调式的作品。姜夔借用七声音阶中偏音、变音的特殊音乐效果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百姓和自己的惋惜。同时,这样的音乐表现力也让作品的意蕴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作品有八句,分为上、下阕,前四句为上阕,后四句为下阕,采用换头的方式进行过渡来增强上下两阕的转折,运用合尾增加音乐内部的统一性。曲调中多处使用了重复的旋律,多为一字一音,体现了真挚的感情。旋律的大音程跳进增加了情绪的动力,加入了层出不穷的变化,表现出作者在创作此曲时虽表面波澜不惊但内心汹涌澎湃的情绪。

一曲《杏花天影》是姜夔对破碎山河的满腔悲愤之情,抒发了美好爱情难再续只能无限相思的悲怨,也正是由于其内在的浪漫情怀与外在的国破家亡交织在一起,才成就了作品如此深厚的蕴意。极目苍凉,心里悲痛难掩,故胸中情结化为词曲,从心而发,寄情于歌,把满腔的爱国情怀幻化成悲情清冷的音乐,吟诵着那些迷茫的人们和被埋葬的爱情。在那个国破家亡、动荡不安的年代,有情人难成眷属,家不成家、国不是国,何处安身立命!

(四)情感意蕴

姜夔创作风格不同于同一时期的婉约派或豪放派,他的作品呈现出特有的“骚雅”气质。“骚”是指用词笔法,“雅”是指美学理想,他注重抒发自我的主观感受。着重刻画心境是姜夔创作的重要特征。其作品高雅的艺术格调与他的人生经历及性格特点有很大关系。他的词优雅飘逸,从题目“杏花天影”就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淡雅,仿佛置身于幻境。姜夔在正月间途经金陵,眼前之景令他想到春暖花开、绿柳如丝的春天,词中巧妙地使用了绿丝、鸳鸯浦、桃叶等景物,写景思人,触景生情,让人不禁走入了他的情感世界。

姜夔词的另一特点就是意境“清冷”,这一气质的形成与他清苦的生平有关。他十四岁丧父,一直寄居在已婚姐姐的家中,成年后,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这段清苦的人生历程印刻在他的作品中,激烈的情绪掩藏在波澜不惊的外表之下。迷茫之人无处安身,家已不在,国之将破。这种孤独与迷茫如寒冰一样刺骨,从曲间散发出冰冷的味道。 “不成归”“更移舟”“向甚处”隐晦地表现出他这一叶扁舟,即使有向往的目标,但目前都不知所去、不会实现,只能继续孤独。这些充满个人情感的冷色调意境充分体现了姜夔“清冷”的情感意蕴。

二、演唱分析

全曲是姜夔的内心活动,是沉静、流动的吟诵,随着歌声唱起,往事与现实展现在眼前,我们在演唱前要对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进行认真的研读才能准确地理解姜夔当时的心境,从而合理地进行二度创作。鉴于前文对《杏花天影》审美特点的分析,要唱出“清冷”“静”“雅”的文人音乐,需要内心涌动的情绪来推动音乐作品,只有理解作者内心的情感和矛盾,才能将充满情感的声音吟唱出来。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借景抒情,诗词写实,但曲调却细腻、明确地表达出看到此景而触发的内心波澜,前四字“绿丝低拂”六度、三度的起伏,犹如柳丝随风飘动点在水面打开的圈圈涟漪。看到水波荡漾,故人曾在渡口唤船的场景让作者的思绪陷入美好的回忆中。演唱实践时,演唱者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时要由眼前看到的场景想到曾经的故人,才能顺利地将这似曾相识的激动情绪缓缓道出。

从谱例来看,作品开篇就已从中音区迅速来到高音区,前四字随音程起伏从小字一组的re跨10度到达小字二组的fa,这对演唱者演唱时喉的稳定和充足的气息支持要求很高,一字一音,跨度虽大却不可在演唱时使高音过强或低音暗淡,要匀称流动,使画面展开,尤其在“绿、丝、低”这三个归韵略窄的“ü、i”母音要窄音宽唱,把每一个字放在气息的支撑上,唇齿在咬字的同时松紧适度,注意声音位置在哼鸣处吟唱,才能顺利唱出“拂”,以保证腔圆字正的同时不打乱歌曲意境,否则过于紧张的唇齿和过浅的气息会造成演唱的音准偏差。第一句后半句强调作者的思绪,其中“想”是此处的逻辑重音,要唱出思绪重重之感,演唱者要在唱时处理好字头的“xi”,不要在强调“想”这个字时却加重了字头“xi”的齿音感,要在轻咬字头后顺滑地来到“ang”处使这个字饱满有内涵。这一句,句中和句尾都归在“u”音,注意在演唱时保持口型和气息的稳定,缓缓道来。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栏桡,更少驻。”从谱例来看,这一句开始以音阶推动情绪,欲将思绪随春风而去,在演唱时要做到情到声到,用气息拖稳声音,随音阶上行略增加语气,“与春风”时语气回转,为后一句“待去,倚栏桡,更少驻”做准备。上阕最后一句是情绪的最高点,“待去”是内心情感的高点,呼出欲去未去的踌躇,这里又是六度的音程大跳,注意在演唱此处时思想一定不能停在“去”字上,而要想着后面的“倚兰桡”将“去”字的母音“ü”与“倚”的字头“y”顺滑地联系起来,这样就使演唱的乐句流动起来,解决在唱“去”字时由于大跨度的音程而造成用力过大使乐句情绪不连贯。“去”字归于“ü”,在演唱时注意口腔肌肉在准确归韵的同时要保持松弛,不能太过紧张,因为后面连接的是“倚”字,如果“ü”归韵时口腔肌肉收得过紧会造成“倚”字咬字过死,此处要更多关注气息的稳定,膈肌处拉住气息,在眉心处咬字吐字,解放口腔肌肉。“更少驻”是上阕的收尾,也是情绪的收束,要有思虑重重、意犹未尽之感。虽是收束但不是曲终,所以要悠远且意味深长,给听众以留白,为下阕的情绪升华做准备。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下阕依然是借景抒情,风景从渡口来到城内,眼看这金陵繁华热闹,歌舞升平,但我却依然漂泊无依,心中的苦楚也只能寄于这一波波潮水,不得志且无依无靠的凄冷使整体情绪暗淡却层层涌动。叙述的语气展开画面,语气平和且有些迷茫,从谱例看,“金陵路”音区高但为符合意境,此处演唱力度却不能太强,要加强气息的支持,找到横膈支点挂在眉心处做到高音弱唱。“莺吟燕舞”这里做逐字强度递进,最后语气高点落在“舞”字,“舞”字的收尾要有力且“u”音归韵圆润,演唱时做到收气收声,表达出眼前此番情景皆与我无关,将后一句“算潮水知人最苦”的满心愁苦一股脑地倾倒而出,直抒内心的忧郁。这里是内心深处情感的诉说,而不是大声喊出来的控诉,所以情绪虽然强烈但演唱时要做到力度强而不躁,掷地有声,每一个字圆润饱满。此句音区渐渐回落在中声,可以使用吟诵诉说的方式来加强语气进行表达。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不得意与失落感充斥着全曲的结尾,“满汀芳草不成归”这里又以音阶递进与回落表达心绪的起伏,演唱时的处理可以随音阶上行而语气递进。“不成归”语气中不得已的强烈情绪,表达出想要去的地方去不了,演唱“归”字长音时要注意气息推动声音,口腔内部的肌肉要保持口型,不可因为长音而收紧口型,出现最后归韵不准确,以及声音的卡挤。“日暮”依然是六度大跳,这里是下阕的最高点,也是全曲的情绪高点,演唱时可做强度的处理,在“日”字前吸气要深,为高音做准备,“暮”字要字头有力且字腹保持音量,在横膈出拉住气息,“m”从眉心哼鸣处哼住随即带出“u”,“更移舟,向甚处”随着音乐逐渐下行,旋律回落,演唱时强度也逐渐变弱,犹如在迷茫与凄凉中划动小舟渐行渐远。

《杏花天影》全曲短小但意境深远,旋律细腻地表达了姜夔当时复杂的心情,词作借物抒情,冷清高雅,每句归韵在“u”音且长音保持,可以选择“u”母音的练声曲在演唱前进行练习。作品曲调悠长、情绪细腻,在演唱中特别要注意气息支持的匀称,遇到大跳音程时要注意高音的强度控制,可以选择大跨度且保持高音的练声曲加强高音弱唱。作品的审美特点是“冷”“清”“雅”,但在平静的表面,作者内心的愁苦与漂泊感是整体情绪的动力,切莫在演唱时过于平静而忽略了情绪的动力,演唱者的感同身受和内心体验才是歌声的灵魂。

三、结语

姜夔的词调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独特的审美价值既是性格使然,又与山河破碎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杏花天影》作为其自度曲中的代表作,如今仍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它继承和发扬了古典艺术歌曲的优秀传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我国古典艺术歌曲中的瑰宝。深刻理解作品的含义,耐心琢磨词调之间的关系,在演唱实践中准确表达,是作为演唱者对优秀文化最好的传承。

猜你喜欢

下阕姜夔金陵
南宋姜夔《白石诗说》诗法属性新探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思念的五月
陆明君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张祜 题金陵渡》
姜夔,你咋这么牛
半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