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方法
2022-03-01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白沙滩镇中心幼儿园陶瀚慧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白沙滩镇中心幼儿园 陶瀚慧
在幼儿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自主游戏作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生活能力的有效活动形式,在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很多教师对自主游戏活动的理解存在偏差,未能在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时做好相关观察工作,因此自主游戏活动的价值并未充分发挥出来。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实现对自主游戏活动的有效应用,就需要对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的教师观察策略展开深入探索。
一、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的常见问题
(一)观察目的不够明确
随着自主游戏活动的推广普及,很多幼儿教师虽然能够掌握自主游戏活动组织的相关技巧,但对于自主游戏活动的优势作用,却未形成全面认知,游戏活动观察目的也不够明确,即便能够按要求完成游戏活动观察工作,却无法科学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更谈不上推动幼儿在游戏中深度学习,这显然对自主游戏活动作用的发挥产生了极大限制。另外,在自主游戏活动观察目的未得到明确的情况下,教师还很容易出现观察内容偏差的问题,使幼儿自主游戏观察记录失去其应有的参考价值。
(二)自我定位存在偏差
在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时,教师往往需要扮演观察者、监护者、引导者等多重角色,只有对这些角色定位进行准确把握,才能确保幼儿顺利完成自主游戏活动,并将幼儿自主游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然而从目前来看,由于很多教师在观察幼儿自主游戏时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偏差,无法将不同角色有效区分开来,因此经常会出现监护者、观察者、引导者角色随意切换的情况。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效果也随之受到了很大影响。例如,在进行一些活动量较大的自主游戏活动时,有些教师就经常会出现难以区分监护者与观察者角色的问题,习惯以保护安全为由对幼儿游戏行为加以干涉。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游戏体验,也很难观察到幼儿真实的一面,影响其学习和发展。
(三)逻辑分析能力不足
在组织幼儿进行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成长的引领者,不仅需要关注幼儿在自主游戏活动中的每一点细节,还要围绕这些细节展开深入分析,准确判断出幼儿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情绪状态等信息。同时捕捉到幼儿的各种异常表现,为相关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制定提供重要支持。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部分教师的逻辑分析能力不足,对幼儿游戏表现与其个人特征间的逻辑关系认知也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在完成幼儿自主游戏观察后,无法完成对幼儿性格特征、游戏水平等信息的逻辑判断,导致幼儿在自主游戏活动中缺乏深度学习。
(四)观察记录过于主观
在观察幼儿自主游戏过程时,有些教师不擅长对幼儿游戏表现进行文字记录,记录中经常会出现“愉快”“积极”等主观性较强的词语,有时甚至会在游戏记录中对幼儿的游戏表现、情绪状态等作出直接判断。这样的游戏观察记录虽然看似能够生动反映出幼儿的游戏表现,却显得过于主观,不仅不符合了解幼儿的自主游戏观察目的,同时也很难帮助教师真实回顾幼儿的游戏表现。如果完全按照这样的幼儿自主游戏观察记录来进行分析,即便教师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强,也很难对幼儿的兴趣爱好等信息作出准确判断。
二、教师观察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
(一)制订合理观察计划
在进行幼儿自主游戏观察时,教师为避免出现无目的地观察,还需在组织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活动之前,根据自主游戏活动的主体内容、大致流程及观察目的来制订合理的观察计划,将不同游戏阶段乃至不同情况下的观察内容、观察重点、观察方法明确出来,之后再严格按照观察计划进行观察,以保证观察目的的明确性,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准确记录下来。例如,幼儿在角色区自主开展“看医生”游戏时,由于运用了去医院看病的经验,了解看病的顺序,并对医生看病的动作、语言进行模仿,因此教师的观察计划中还需将追踪法作为主要观察方法,对幼儿(扮演患者)看病的整个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同时将看病顺序如何安排、病情描述是否恰当、能否与医生大胆交流等列为主要观察内容。而对于扮演医生的少数幼儿,则需要在观察计划中选择定点法进行观察,将其是否会安慰病人、是否仔细询问病人病情、是否对病人进行关怀等列为主要观察内容。
(二)明确自身观察立场
在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需要扮演过程观察者、安全监护者、游戏支持者、学习推动者等多重身份。要想顺利完成幼儿自主游戏观察工作,就必须对这些身份角色对应的工作职责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将不同角色间的关系明确区分开来,以免因角色切换过于频繁而使不同角色间产生冲突,影响观察工作的顺利完成。例如,为了支持幼儿在“有趣的植物”主题下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教师就需要尽量在活动前选择安全的游戏环境与游戏道具,同时教会幼儿正确使用相关道具,对制作“植物”、种植“植物”等存在一定危险性的游戏环节进行重点关注,以严格履行其身为安全监护者的职责。而在幼儿开始进行游戏后,则要尽可能减少对幼儿的干扰,扮演好观察者的角色,以免因过度干预而影响幼儿游戏体验与观察效果。
(三)积极融入游戏活动
对于教师来说,要想准确了解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理解幼儿各种行为表现的原因,同样还需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以幼儿的视角来看待其游戏表现,感受游戏所带来的各种体验,解决逻辑分析能力不足所带来的各种困难。例如,为了观察幼儿在角色区“做家务”的自主游戏,教师就可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转换观察视角,从幼儿的角度来看待游戏主题,化身游戏伙伴参与到游戏中,同时围绕“幼儿会怎样完成游戏活动”这一问题展开思考。
(四)详细记录观察内容
教师在对幼儿的自主游戏表现进行观察、记录时,为避免记录内容过于主观,还需提前将需要记录的观察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同时明确列出每一项的观察内容,尽可能通过详细的观察内容记录来保证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减少记录内容中的主观色彩。另外,为获取足够详细的观察内容,教师还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机与幼儿进行沟通,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探讨游戏内容、提出建议的方式来了解幼儿内心想法、意愿,并将这些交流内容详细记录下来。例如,在大班幼儿喜欢的“小银行”类游戏活动中,有些幼儿的数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在办理“存取钱”业务时很容易陷入困境,对此教师可以适时与幼儿进行沟通,询问其遇到了哪些困难,以便于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并根据其是否产生放弃意愿、情绪变化是否强烈等细节来做出合理判断,帮助幼儿继续游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中,对于幼儿表现的观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从目前来看,很多幼儿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表现时仍然存在着观察目的不明确、逻辑分析能力不足、自我定位存在偏差、观察记录过于主观等常见问题。但是教师只要能够正确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同时从制订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立场、融入游戏活动、详细记录观察内容等方面入手,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就必然能够做好幼儿自主游戏观察工作,对幼儿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