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渗透
2022-03-0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实验中学李媛媛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实验中学 李媛媛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地理教学应该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初中地理学科涉及我国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等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学元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了解我国的地理概况,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感。教师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
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初中地理教材涉及一些插图、故事,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研究教材,筛选、整合、补充教材资料,并制订完整的教学计划,设置科学的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动态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给学生讲“疆域”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国疆域辽阔,资源丰富。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我国疆域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还可以给学生补充乡土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感受家乡的美,提升学生对家乡的感情,促使学生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又如,对于“自然环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材阅读材料中呈现了亚洲的地理概况,包括对青藏高原的介绍: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4000米以上的平均海拔和“世界屋脊”的称号,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这些地理知识,让学生通过查资料的方式了解更多的山脉和高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尤其要注重乡土地理资源的整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乡土资源加深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例如,教师给学生讲授“自然特征与农业”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挖掘教材中家国情感的教学元素。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北方和南方的地形、气候有明显的差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我国农业相关的视频,通过视频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我国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通过讨论,学生能够明确我国北方地区的平原广阔,耕地连片,土壤肥沃,但是北方有些地区的降水量不多,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会造成影响。在这种自然环境下可以种植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通过这种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现状的认识,可以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学生掌握了这些地理知识,为以后建设祖国和发展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教学实践活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灌输型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学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实践活动包括观察、实验、野外考察等形式,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教师给学生讲授“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聚落这一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政治、历史、民俗、文化等信息。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有许多聚落被列入其中,包括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云南省的丽江古城等,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这些聚落的图片,让学生明确保护聚落的价值。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传统聚落民居和红色革命基地,在参观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加深对祖国、家乡文化的沉淀。
四、加强地理知识的拓展
初中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较多,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地理知识的拓展,不仅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还可以对教材知识进行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家国情感的升华。
例如,教师给学生讲“天气与气候”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展示“我国冬季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向学生渗透洁净空气的重要性,用空气质量指数表示空气质量。根据教材中的图片,拉萨空气质量为一级,我国大部分城市存在空气污染,使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延伸到环保的概念,让学生明确环保的重要性,并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
五、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教育要注重和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在家务、休闲、娱乐活动中融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现阶段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网络邮件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使其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亲情,激发学生对家人和家乡的感情。
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时,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对教学活动应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国家政策的把握。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了解我国的时政新闻,提升政治素养,提升家国情怀,把握教育方向。教师可以通过良好的道德规范提升工作热情,以认真的态度面对教学工作,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学校内部可以组织地理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交流,分享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心得。教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完善教学过程。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并开展赛教活动。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学校可以采取激励政策,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并将家国情怀渗透到教学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地理知识的拓展、加强家校合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探究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家国情怀”渗透策略,旨在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