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
2022-03-01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刘雅娟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刘雅娟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体系中包含了许多人们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语言知识,而这其中,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新时代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更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们建立民族文化自信。我国教育部提出的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减轻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夯实语言基础,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们从文学的角度来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生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学生们在领略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会不断革新自身的思维模式获得更加多元化的课堂学习体验。初中语文教师要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做到减负增效,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一、初中语文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1.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与政治、经济相伴随的是我国的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阶段。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体系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手段,要肩负起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使命。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传统文化的内涵中,不仅仅包含我国的民族特征,思想文化和概念,更是多元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结合体。简而言之,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无数劳动人民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涉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语文教师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们人文素养的不断发展,做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坚定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育改革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认可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将其逐步应用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在对现阶段我国部分初中语文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后,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仍然不能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包括社会以及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也促使着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们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从而在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但从长远上来看,这样落后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政治觉悟。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和内容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们在趣味的文化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好地落实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教学目标。
3.推动语文教学减负增效。
近些年来,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初中语文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教师们都及时革新了自身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创新课堂的教学环节引入更加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推动语文课堂增质增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优秀的教育价值,直至今日,我国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子。可以说,现今社会的主流文化中,就有许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子。初中语文教师要将传统文化合理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引入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相应的语言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内涵。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不断发展,学生们也可以用更加高效的方法进行语言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减轻学生们的课业负担,落实双减政策。
二、现阶段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引入传统文化优化教学意识不足。
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发现,虽然近些年来很多相关文件以及会议着重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归根究底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并不理想。在学生们升学考试的体系中,并没有专门的题型或考试来考查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而学生们的中考成绩将会直接决定学生们能否进入一所优秀的高中。无论是学生,家长,包括老师和社会都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最佳方法。然而这两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题海战术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但却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对于结合传统文化,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缺乏足够的重视,忽视了传统文化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学生们对于相关传统文化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渗透价值,自身的核心素养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2.创新传统文化渗透方式尚不完善。
虽然有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但近些年来,一些教师并没有掌握科学的传统文化渗透方法,一直采用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文化渗透,并没有根据相关文化的特点以及学生学情选择多元化的文化渗透方式。因此,也就难以发挥出传统文化在优化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很多教师反映,虽然将传统文化引入到了课堂中,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发展却始终不尽如人意,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学情,没有进行二次创新与调整。在对一些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教学讲解过程中没有认真研习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不足,无法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不会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自然也无法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三、“双减”政策推动下语文融合传统文化高效的教学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文化资源,培育探究传统文化意识。
近些年的双减政策不仅减轻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也减轻了教师们的工作负担,教师没有过多的学习和活动任务,也能够将自身的精力更多的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体系中,教材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要综合统筹初中语文的所有教材,从长远的角度做出教学规划,深入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合理融入到课堂的教学环节中,拓展传统文化的相关背景,组织学生们参与相关的传统文化探究性活动,增强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归属感。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其中包含着许多具有丰富审美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内容,我们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并且分析整本教材中可以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篇章,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举个例子,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三顾茅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同探究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其在中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相应的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了解《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名著,在这本名著中有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包括但不限于刘备,张飞,关羽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段落,分析其中的人物性格以及人物身上体现的精神品质。
2.融合优秀的文化精神,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是课堂教学环节的实际执行者,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重要意义,落实减负提效的教育原则,引导学生在没有过多学习压力的前提下,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阶段,尚且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是非判断能力,教师要在初中时期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而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也应当成为学生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初中语文教师要学会融合优质的文化精神,增强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增强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可行性,鼓励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文化探究的过程中。
举个例子,在教学《岳阳楼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一起在阅读中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从文章中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叙述中感悟作者不被外物所扰的旷达胸襟,从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中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在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中,有很多诗人都对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自强之路发出了感慨。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们就“爱国主义”主题展开讨论,引入一些优秀的作品,很多学生们都有优秀的表现。有的学生们提到了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听到了胜利消息后“涕泪满衣裳”,王昌龄面对边塞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感慨,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在优秀名篇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们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认同感。
3.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探索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在双减政策推行的过程中,教师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关注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切实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到传统文化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们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体系中,阅读一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也在学生的升学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近些年来,传统文化阅读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识,传统优秀作品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教育价值的文学典故,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优秀传统名著的好习惯,促进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学作品的了解,并且让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养成科学的阅读方法,为日后的写作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举个例子,在教学《精卫填海》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们推荐一些优秀的传统名著,让学生们养成在课后阅读名著的好习惯,并且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向学生们介绍中外传统神话故事的异同点,让学生们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们可以分析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感悟神话中蕴含的丰富哲理,促进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班级中可以定期召开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们与传统文化某一个主题召开阅读分享大会,分享近期自己在阅读相关名著过程中的感悟,学生们可以互相讨论,碰撞出更多灵感的火花,让学生们在独立和个性化的阅读中探究传统文化的内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双减的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融入相关传统文化资源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