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育人方式变革
2022-03-01王宪廷
■ 王宪廷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内容、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育人方式,领悟新方案新课标的核心思想、把握课改新动向、研究落实措施,成为当下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领悟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政策导向
本次修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体现在以下方面。
战略性和方向性。本次新课程和新课标修订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如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言:“此次修订,全面落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铸魂育人。各门课程要更加强化育人功能,强调学科德育,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到方向明确、宗旨清晰。
民族性和时代性。新课程和新课标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稳定中推进”,使课程改革既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又反映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同时,新课程和新标准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系统构建“五育并举”的目标体系。
综合性和实践性。新课标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1]新课标突出强调“实践意识”,确立实践在各学科培养人中的重要乃至核心地位。学科实践因此成为各学科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的关键词和中心词,为此,各学科的新课标增加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要求。新课标所要求的新教学不是在原有的教学方式中添加一些“实践”或者“活动”的成分,而是要求以学科实践为支点,撬动传统育人方式,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新型育人方式。
系统性和灵活性。新课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学段衔接与科目分工,加强课程一体化设计”。[1]“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2]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更加灵活,倡导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主题化、项目化等综合性教学活动,项目化学习要将抽象的学科知识变成具体的生活场景,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丰富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拓展能力、形成素养。
二、把握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新特点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究竟新在哪里?新课程和新标准表现出重视核心素养导向、重视课程结构整合和重视实践学习等几个鲜明特点。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课程目标。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基于这一培养目标,各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构建起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课标的核心素养取向,意味着实践层面将从根本上实现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传授知识到培育素养的转型。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有意义学习是理解学习,区别于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要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联系,让新知识纳入学习者认知结构中,也就是学生能理解知识。基于此,他将学习分为三种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这可以理解为三个维度的学习——符号、内容、逻辑,符号维度仅仅是知识的外在表征,内容维度明了知识是什么,逻辑维度理解知识是怎么来的。浅表学习常常围绕符号、内容层面展开,而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掌握学科知识的维度,还要引导学生进入逻辑维度开展深度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体验和感悟知识产生和获得的方法、过程、路径,以及学科内、学科间知识的关联,进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起核心素养。
以课程结构化、一体化为引领变革教学实践。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新课标“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1]强化各学段课程一体化设计。课程内容结构化、学段课程一体化,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开展有意义学习提供了良好基础,课程内容不再是知识、技能的简单线性结构,而是强调知识间的关联,这将有效引领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学段、科目的课程结构化、一体化设计有利于推进综合学习,能引导教师充分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和内在逻辑,更加关注学科的整体性和知识间、不同学科间的关联性,从而主动调整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处理和呈现,通过大单元、主题化、项目式等综合性教学活动,适时开展跨学科的课程内容和主题设计,促进所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知识结构的有效融合。
以学科实践为依托转变育人方式。方案明确指出,要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在课程内容上注重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规划和科学设计课程实践活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学思结合。
有意义的学习要基于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和感悟知识生成的过程,而体验和感悟是学科实践的本质属性。因此,教师要建构注重学科实践的课堂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任务式、项目化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必须去经历、去参与、去探究、去体验、去感悟才能完成学习,在这个经历、参与、探究、体验、感悟过程中,学生的学科认知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知识的来源和背景,体验到知识的用处和价值,领悟到知识背后蕴含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意义,学科育人在潜移默化中得以达成。
三、研究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落实举措
作为地方教育科学研究部门,要发挥责任主体意识,积极引领,主动践行,将新课标落实到学校中、落实到课堂上。
加强统筹,充分关注教育的各个环节。课程实施是系统工程,要以课程为龙头,对教学、评价、教师培养培训等做系统规划,促进“教—学—评—培—研”的一体化,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将全员培训作为推进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通过市级培训、区级培训、校级培训,实现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学校干部、教师全覆盖。疫情环境下要创新培训形式,通过视频直播、远程协同、线上线下的混合方式,实现优质培训全覆盖。丰富培训资源,以空中课堂为纽带,上联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吸纳借鉴其他省市优质培训资源,下接区校资源平台,多渠道汇聚优质资源,形成丰富多样、共建共享的大资源库。要常态化跟进指导,及时分析、解决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实际问题。
优化结构,着力研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是为落实培养目标服务的,我们要大力开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资源。未来所有课程资源的开发都要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不断精简内容,优化结构,加强跨学科课程研发,做到减负增效。对接新课程方案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进一步明确课程内容选什么、选多少,要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关联,认真思考关联什么、关联多少、如何关联,这样才能实现课程结构化的落地生效。要推进课程实验基地管理,落实市级课程实验基地管理办法,发挥课程实验基地先行先试、试验引领作用。要在新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上多尝试,大力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信息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课程建设方面的运用,打造富有区域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聚焦教学,探索适宜的育人方式。“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等传统教学方法是难以培育出核心素养的。改变这种状况,区域层面要通过教科研的引领,强化学科实践、大单元大观念教学、项目化教学等研究与实践,促进课堂教学与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教师通过培育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层面要及时更新育人理念,积极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校文化氛围,让教师敢于打破常规,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走向学科育人。这样,教师层面才能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带领学生通过学科实践体悟知识的内涵,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创新评价,推动核心素养落地生根。评价是个“指挥棒”,用好这个指挥棒,将会倒逼教学过程、课程内容的变革,从而实现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考试评价改革必须强化素养导向,明确对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与关键表现的考查,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借助先进的评价手段和测量工具,着力解决对不易外显的隐性能力、道德情感能力、过程性成长、思维能力提升的评价,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整体谋划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改革,势必要求育人方式的整体性变革,教科研部门要加强对新课标的解读,组织校本化研训,引导教师基于新课标开展教学、评价、校本课程研发,探索基于新课标的育人方式,培育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