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伪”存真,刍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2-03-01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第四小学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第四小学 刘 飙
数学生活化教学作为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有效策略,逐渐受到师生的认可。部分数学教师已经逐步采取措施建立学科与生活之间的逻辑,但是由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理论的缺乏,以及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生活化教学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导致“伪生活化”问题的产生。教师在考量教学效率、学科素质的同时,学科逻辑、生活逻辑、学习逻辑的融会共通,是我们亟待整合的趋势。基于“教育回归生活”的整体方向,本文试图对其价值、困境、成因、策略进行思考研究。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价值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在“双减”背景下,受学科、环境、社会等影响,尤其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推动教育生活化、学科应用化、情境合理化等均有裨益,在理论与实际操作双重加持下,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
1.概念界定。
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来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释放人的价值,发展人的能力,故而,教学生活化指的是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联动,将生活中的内容引入教学,在教学中感知生活,使生活与教学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联系一定是全程的、全情的、全类的,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课程、教学途径、教学手段等多维度的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终将回归生活,脱离实际的教学是无意义的,尤其数学,只有在生活中应用方能显其价值。如何将抽象的知识进行生活化的应用来满足生活化的需求呢,这是我们探索的问题:一是知识与技能的教授,二是数学能力的满足。在这二者的和谐共生中,发现数学知识,将基础的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数学路径融会贯通。
2.必要价值。
数学作为一门使用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推动本学科的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进步。小学数学的生活化要求来源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源于课改的需求,来源于当代教学理论的需求,来源于新时期教学变革的需求。新课标明确指出:“提供的教材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数学要紧密联系生活环境,从生活需求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环境,通过观察、归纳、操作、交流、反思等途径,进一步拓展数学的生活力,生活的思维力,思维的数学力,形成良性的数学循环。理性的回归使然,生活价值和生活意义成为了学习的出发点,学习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在这样的理念背景下,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成为了必然。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困境
广大教师愈发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价值与意义,参与度也逐步增加,于是教师积极搜寻生活实例,努力勾连生活情境,企图将生活与教学之间建立联系,以达到生活化教学的需求,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伪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踪迹。
1.“伪生活化”。
“伪生活化”体现在多个方面,集中体现在教学一隅。集中的特征是生活化教材的选择不合理,与儿童生活实际相悖离,始终站在教者立场、成人立场,未曾站在儿童立场去选择素材,特别典型的是照搬教材,忽视儿童的个性差异,分层设计不明显,或者选择的事例超出儿童认知范围。也体现在与生活逻辑的不匹配,不尊重客观事实,随意改动数字,一味只迎合教学需求。有时,生活化实例选择过多,也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干预了正常教学进程。
2.具体表现。
(1)知识深度理解不足。
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小学阶段儿童智力处于第三发展期,即具体运算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尚未成熟,具体形象思维仍占思维中重要地位,学生的深度理解能力不足。因此,更需要将生活中的例子与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内部学习动机不足。
生活化的缺失会造成小学生内部动机的不足,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根本需求,学习对学生而言成为一种沉重的负荷,若学习与生活脱节,则更甚,容易造成学生原动力和内驱力的缺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素养更无从说起。尤其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很大程度是由于内容上应试为重,与生活联系少,只能通过外部激励激发兴趣,很难转化成动机。
(3)数学应用能力不足。
小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有余、数学应用能力不足,数学思维、数学手段、数学方法(如举一反三的能力)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基础性数学需要,教者更多的关注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而对应用能力存在本能的忽视。一是应用的情境创设较难,二是课堂的空间、时间维度不允许有太多的拓展应用。数学应用能力的缺失,是长期的、系统的,需要在夯实其他能力的基础上进行。
(4)生活创新精神不足。
创新不仅仅是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生不具备主动应用知识的能力与主观能动性,需要教师充当桥梁与纽带的作用,连接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情景模拟、活动体验等形式在课堂中仍占较低比重,学生无法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学科情境与生活情境的转化,不曾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条件。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问题成因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伪生活化”现象,多数会被归因于教师的专业选择和教学措施。除此以外,理论参照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
1.理论缺失。
(1)概念解读存在差异。
关于生活化教学的理论正义在于“什么是生活”?一部分学者认为教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部分学者则认为教学来源于生活,部分认为教学与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差距,是理想化的生活。关于“生活”是指日常生活还是专门指儿童的生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论。概而言之,有以下几个观点:“生活”是人的世界;“生活”是主观能动的,也是具体实践的;“生活”是日常的,有意义的;“生活”是指向未来的、有希望的。
(2)实施指导缺少依据。
教师生活化教学实施的主要参考来源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具体的实施建议、实施策略无规律可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如何创设?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如何紧密联系?学生的已知经验存在差异,又如何分层呢?
2.三种误读。
(1)认知误区。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概念存在误区,多数老师的概念来源是自身的生活经历,而非学生的生活经历,事实上,生活化教学不等同于用生活实例教学,并非简单的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教授,粗浅地加入生活情境,这种理解比较片面。实际上,“生活化教学”指的是依据学生实际,从学情出发,将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带入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生活化的目的也并非是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而是真正将知识应用于生活。
(2)态度偏倚。
部分教师存在对生活化教学过分追求,另一部分存在坚决抵制的态度,这都不利于生活化教学的进行。生活化教学是教学的某一方面,如果过分依赖,则会造成课堂效率不高,思维、运算等能力的培养缺乏等情况,而坚决抵制更不可取,照本宣科,照书而念,不加以生活化的思考,数学写在纸上,没有在脑子里、生活中,学生会缺乏学习兴趣,长此以往,教师也会失去教授热情。
(3)体验缺少。
由于教师并未接受过完全的生活化教育,故而要求教师以生活化的标准来教育学生,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缺乏生活化的眼光,在生活素材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兴趣、时代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难倒了很多教师。再者,缺乏生活体验,教师的生活以校园居多,真实的、真正的社会体验较少,如现在买菜都用支付宝、微信,生活中找钱的现象较少,虽然学习了元角分,但是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应用。
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思考
生活化教学非一日之功,查阅资料,结合前人的实践经验,可以从深化认知、丰富体验、课堂改进等三个方面三管齐下,改变“伪生活化”现象,真正建立学科与生活的联系。
1.深化认知。
(1)树立正确的理念。
要想切实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固然理论体系尚不发达,但是教师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即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结果,是一致的。需要怀揣着这样的想法,践行如此的理念,每次备课时进行叩问,是否是以此为前提的。数学教师是数学课堂项目中的重要一环,作为项目管理的实施者、引导者、参与者,我们自身需要释放出积极的生活化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将生活化理念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学生。
(2)端正教学的态度。
态度决定方向,随着教改的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活化教学也成了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多数教师参与到搜集生活实例,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来。教者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学者的态度,内心的认同会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事半功倍。教学有多种路径,但是真实的路径只有一条,就是努力构建与生活的关联,让教学真正为了生活服务,生活真正在教学中寻找到有效的方法,互相提供丰富的实践沃土。
2.丰富体验。
(1)养成思维的习惯。
思维力是最重要的创新力,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希望达成的终极目标,这是处理方法并得以应用的重要能力。数学教育哲学要求教师以正确的观念看待数学、理解数学,并将这种方法教给学生,尝试去分析日常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养成数学思维。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本身,也并不是仅仅为了数学狭义范围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植根于真实的情境需求。首先,从学习的出发点来说,抛弃结果定势,养成努力思维的活跃性,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学科魅力展开教学;从学习的过程点来说,抛开结果的定势,将解决问题作为课堂的兴趣点、矛盾点、突破点,寓教于乐,努力养成思维的可视化、实践化;从学习的结果点来说,抛开分数定势,将思维成长化,努力将生活化问题路径的解锁当作数学学科的真实需求。
(2)培养解决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一直想教授给孩子的,但是知识如果与生活相距太远,那么解决问题就是纸上谈兵,学生的解决兴趣不会十分明显,习惯性地得过且过进行解决。若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经常会经历,他们则会主动面对,并熟悉地进行应用。学习指向的更多是应用,尤其数学学科是生活化的学科,学生在社会中的真实交际情境都需要应用到数学,到菜市场买菜需要应用数学,合理安排实践需要应用数学,安全停车等均是广泛意义上的数学实践。解决的能力在于课堂上对知识本体本真的探索,从概念的学习到具体应用,都是培养结局能力的重要环节。
3.课堂改进。
(1)科学引入素材。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师生之间传递和交往的对象,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特色、学生实际、学生差异、家庭特点、教学条件等多个维度来选择材料。甚者,可以根据班级学情改造教学内容,对普适性的情境进行改造,对与生活情境较远的事例进行改造,对不适应时代特点的内容进行改造等。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捕捉素材、开发素材,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易于接受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素材。同时,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整合素材,对生活化事例进行筛选、加工、创造。
这些素材的合理选择,不单方面指向教材的输出,在实际教学设计时候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有选择的建构,对相关的情境进行改造,以争取和学生认知水平的相互匹配,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水平。如,教材中“从甲地到乙地”这样的语言对学生而言并没有太大的生活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从学校到综合实践基地”等。
(2)合理建构情境。
创设的情境尽可能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境是为了教学服务的,否则会适得其反,同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最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服务于教学,并不凌驾于生活,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生融入其中,和教师共同探索,一起认知,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情境的创设是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加工”的过程,目的就是将已构建的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实际情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情境要服务目标,否则,会事与愿违。如,在北师大版《分数再认识(一)》一课,学生对量与分率的概念无法区分,在现实中分数的应用也相对较少,教师可以将分数的认识设置成一个解惑之旅,制造为什么生活中不用分数支付的矛盾点,然后进行课堂实施。
素质化教学的需求要求教师以更踏实、更真实的态度来面对教学,去伪存真,以真实的心态、情态、教态来面对生活化教学,适应不断提升的教学需求,以期更美好、更绿色的教学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