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模式
2022-03-01甘肃省敦煌市转渠口中学何宗军
甘肃省敦煌市转渠口中学 何宗军
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与学生互动,并且在互动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感受,对学生阅读反馈的意见给予足够尊重,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灵和思想上形成良好的互动,促进阅读教学有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是开展个性化阅读的前提和基础,高度自主性和批判性是其主要特点,这能使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反思,并且能够从多个角度启发学生的理解感悟,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一、初中语文教学实施个性化阅读的必要性
实施个性化阅读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第二,新时期的个性化阅读模式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实施个性化阅读的模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对话文本的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充分体现了诵读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学需要注重诵读,语文课堂中需要营造朗朗读书声的氛围。语文诵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其次,诵读过程要具备合理性、层次性,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语文课堂充满浓厚“书声”味。教师在诵读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如全班诵读、男生诵读、女生诵读等,再如可以跳读、重读、美读等,由表及里、由面到点深入感悟文本。
以教授文言文《隆中对》一课为例,教师在对话文本的教学中需要着重把握诵读,通过四个诵读环节来开展学习:朗读、拼读、美读、悟读。第一,让学生听范读,注重读音的准确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着重把握特殊句子的节奏,对于停顿处要读准,从而实现学习目标,通过大声朗读进一步感知课文。第二,结合文本句式特点、语气词、标点符号等,体会刘备和诸葛亮的心理特点、说话语气,对人物形象和观点做到深入感知。第三,在对文本进行品读之后,学生读文本时,就可以加入情感,进行美读了。第四,在学生的逐步积累和学习中,对文本展开悟读,在分享交流中陶冶情操。
在对话文本中注重诵读,可以让诵读带动学生的学、思、悟,从而用心体会和思考。诵读文本后,学生不仅能够体会文章意蕴、品味文本语言艺术,还能获得人生哲理,净化心灵,体会无限审美乐趣。
(二)注重个性化彰显,促进活动丰富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注重学生个性化彰显。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思和想、情与悟,达到彰显个性的目的。类似活动需要经常开展,因为它能够很好地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并且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自主阅读中,促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参与设计活动过程,从设计内容到形式,从加工到创新,从独立思考到亲身实践,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将学生变成主动学习者和积极参与者。
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个梯度活动,以五人为一组开展合作探究,小组内采取积分榜方式展开竞赛。第一,思维导图的绘制。在绘制过程中,学生需要全面浏览教材,并且梳理知识,对文章有一定认识,根据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找出文章中心思想,即围绕“对济南冬天喜爱和赞美”情感展开活动。第二,开展小小品评家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最喜欢文章哪个句子或者深刻领悟全文的核心句、关键句。第三,开展“我是诗歌小能手”活动,引导学生就文章中蕴含丰富情感的文字进行深入挖掘,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内心世界不断得到丰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学生。
(三)运用问题巧设法促进学生探究
问题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巧妙利用问题来带动学生进行高效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阅读,明确问题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逐步引导学生从产生疑问到释放疑问。这种有梯度的问题设计,可以培养、提升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探究、合作,可以促使自身掌握更多方法,大大提升综合阅读能力。
例如,还是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作者的标题是济南的冬天,但是在结尾时却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要将“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教师抓住这句话提出质疑,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词来分析,济南的冬天中心词是冬天,让人产生冬天之感受,大雪纷飞,寒风扑面而来,有一股袭人之寒气。通读全文后学生可以知道作者将暗晦替换为响晴,阴冷替换为煦暖,结句“冬天的济南”,将中心词换成济南,可以使济南冬天的独特韵致凸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从寒冷到温暖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
(四)运用课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使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环境。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声音、图像、视频等,动静结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例如,学习课文《芦花荡》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组芦花美景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充分欣赏芦花的美丽,并且由衷赞叹白洋淀优美的环境和富饶的物产,更为人们传颂的是她光荣悲壮的革命历史。这时,教师可以播放抗战时期关于白洋淀的记录片或者相关视频,让学生聆听相关歌曲,用课件拨动学生心弦,使他们与时代产生共鸣,心系祖国。合理、科学地运用课件,不仅拓展了学生视野,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还给学生带来无限生机与展望。
(五)课外阅读的延伸,拓展学生知识面
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教师除了要积极阅读课内作品外,还要让学生向着课外阅读延伸。教师需要做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展学生知识面。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引导学生注重阅读理解作品本身内容,这样容易让学生知识面变得狭窄,慢慢失去阅读兴趣。教师需要将学生引领到课外阅读方面去,鼓励学生多读书并且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阅读氛围和展示机会。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将自己读书后的感受写下来,通过展示学生读书笔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从而全面掌握学生阅读水平。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实施个性化阅读模式后,能够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通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调整阅读模式,并且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从而不断提升学生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让阅读成为滋养学生精神不断升华的沃土。教师还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阅读体系,让学生在多层次、多元化的阅读中更好塑造人文精神,提升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