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说理”课堂 落实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2022-03-01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辋川中心小学陈杰明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辋川中心小学 陈杰明
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说理”是老师教学意识的体现,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及学生都需要构建“说理”意识,提升“说理”品质,自然而然地实现深度学习,进行深度思考。少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同样也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基础性的问题。老师要想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突破点,需明确并厘清现在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课堂氛围单调且枯燥
小学生的思维大多是具象思维,相比起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小学生更喜欢接触形象具体化的东西。而数学则是理论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单调枯燥乏味,小学生自然无法对数学的学习提起太大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学生亦无法理解与内化教师课堂上所教的知识,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会将之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理念陈旧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不可忽视。然而,传统教师难以摆脱“填鸭式”教育的枷锁,教育理念老旧,注重升学率和高成绩,疏忽数学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如果教师过于注重成绩,以成绩论成败,这样会导致学生长期处于极大的学习压力下,极大可能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出现厌学心理。
(三)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每个学生是独一无二的天使,不能用条条框框束缚他们的天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每个人自由自在地发展。我们有幸生长在这个自由和平的国度,绝不能让祖国的花朵在数学课堂上枯萎掉。
二、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
课堂上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避免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参与部分微乎其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动员、组织、指导、调控、点拨这五点。动员就是动员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其方式多种多样。组织就是进行组织教学。指导,顾名思义就是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现阶段,小学生处于懵懂阶段,学习活动不能自主进行,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学生自由发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我国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所以,要构建“说理”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理”,让学生在“说理”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
三、建构“说理”课堂的教学策略
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构建“说理”课堂,落实深度学习。
(一)情境教学法
教师使用情境教学法,精心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在讲授有关面积与周长时,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空白的A4纸,并提出问题:如何让学生穿过一张小小的A4纸。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举手发言,自由表达自己看法,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说理”课堂。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于面积与周长的关系及数学定义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二)团队合作,组织辩论
教师要建构“说理”课堂,组织团队进行辩论活动,这有利于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敢于说理,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在进行辩论主题:三角形与四边形哪个更加稳定?辩论活动时正方观点认为三角形更加稳定,并陈述了原因。反方观点认为四边形更加稳定,其理由是:既然三角形更为稳定,那么为什么我们住的房子每面墙都是四边形结构,窗子是四边形,凳子也是四四方方的?辩论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习的深度。
(三)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数学本来就是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学习了数学课本知识后,学生就要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当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学生肯定会有满满的成就感。成就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美妙的数学。当学生与父母一同逛街,在买菜时,需要算钱,学生快速地算出花的钱,父母一定十分惊喜,学生也获得成就感。
(四)课后作业的设计
课后,教师一定要布置家庭作业,用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在设计家庭作业时,教师要多加入让学生能积极主动探索、思考为主的作业。比如,当学生在学习有关小数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收集家里百货超市购物小票、新衣服上的标签等,然后让学生带到课堂上,进行物品展示,让学生说明小票或者标签上的整数部分代表何意,小数部分代表何意。通过来自生活的实践,学生了解数学,爱上数学,让原来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在学生的“说理”中变得生动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说理”课堂的建构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课堂的重点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敢于表达自我,学会终身学习。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积极向上的朝阳。作为园丁,教师要精心“浇灌”,培育其健康成长,要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以达到学生热爱数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