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01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历山街道办事处荆山路小学周士英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智慧课堂教学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历山街道办事处荆山路小学 周士英

一、智慧课堂的探索思路

(一)充分发挥内在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把抽象的知识通过智慧课堂展示出来,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每个小组选一名成绩比较好又有较高威信的学生任本小组的组长,然后让他给不同水平的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要完成的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又是相互合作关系,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相互询问和讨论,这样分工不分家,以达到相互督促,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小组成员中有的学生比较擅长绘制图表,有的计算能力比较强,有的概括能力不错……通过智慧课堂的展示,再充分发挥小组每个成员的内在潜能,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极大的激发,学习效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品质

智慧课堂使概念变得更加清晰化,学生也很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再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分配小组成员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优势和特点进行分配,要实行“优、中、差”的不同数学特长的学生进行搭配,促使他们相互合作和共同提高。例如,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规律和其他小组成员共享;而思维比较敏捷的学生可以和本小组成员使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在相互学习中,如果某个小组成员遇到一些不会的或者难以理解的问题,他们也不会放弃,而是积极地向别的同学请教,或者共同讨论和分析来解决问题。日积月累学生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班级凝聚力也会得到增强。

二、智慧课堂在小组合作教学中的运用

(一)情境展示更有利于小组合作

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数学中的问题,先在智慧课堂上展示当时的情境,如“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通过智慧课堂的屏幕展示,把甲、乙两车相向而行或者甲车先走半小时,乙车再进行追赶的动画,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一目了然,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就会很容易地解决此问题,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这节课时,教师首先通过智慧课堂让学生明确本单元要掌握的重点就是时、分、秒这三个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及表达方式,然后在智慧课堂中展示出一个童话世界,就是在一个“时间大家族”里,有三个兄弟,他们之间非常和睦,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别的家族都非常羡慕他们,但是有一次他们一起到一个“域外小世界”探险,失散了,他们也忘了自己是谁。教师设计以下问题:哪个小组能够帮助他们回忆起他们是谁?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怎样让他们重新回归到家族中呢?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小组跃跃欲试,分别扮演时针、分针、秒针三个兄弟,想象情境,在“回归家族”过程中,如何把他们性质、特点及换算关系梳理出来。然后展示“三兄弟”如何相互合作、紧密配合进行时间的换算,最后把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公式很自然的展示出来。这节课中,通过栩栩如生的情境画面,学生身临其境,再通过积极参与和展示,把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变成简单的内容,学生兴味盎然,在情境展示中,自然地理解了时、分、秒的换算关系。另外,这种由浅入深的理解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分析能力。同时,在角色扮演中,只有相互配合,掌握熟练时、分、秒的关系,才能把角色扮演好,也才能使“三兄弟”顺利回归“家族”,这样,智慧课堂和小组合作紧密结合的优势也充分显现出来。

(二)由抽象变形象,促进小组合作成效

在智慧课堂的展示过程中,数学教师首先通过智慧课堂确立明确的主题内容和导向性任务,让各小组在导向性任务的指导下进行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入分析、研究,学生在相互合作中有了目的性和准确性,不与教学主体内容相偏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时,首先通过智慧课堂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即:认识图标对数据统计处理的重要作用,如何选择恰当的统计图。针对这一目标,在智慧课堂上教师设计了很多个主题,如本班学生的体重、身高、眼睛近视程度、出生年月日、平常单元测试成绩、晚休时间等,把5~7个学生分成一组,每个小组组长抽取所要研究的主题。例如,抽到“眼睛近视程度”的一组成员,可以通过“收集学生近视程度大小的数据—整理统计的数据—绘制近视眼严重程度的图标—分析图标—得出结论”这种方式实施,这样有序分配,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最后把收集出来的数据进行汇总,并绘制扇形图找出其内在规律。这样就很容易看出本班学生近视程度大都处在哪一个阶段,也很容易计算出他们在全体学生中所占的比率。如果有些组使用柱状图形会是什么情况,是不是比扇形图更直观地将全部近视程度展示出来?通过比较和各小组的有序配合,突出小组合作的优势。

(三)选准运用时机,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智慧课堂辅助教学。通过音频、画面、视频、三维动画等的运用,学生更加清楚、明白,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再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内容时,教师在没有分配任务的前提下,先让学生自己自由学习本章节内容,然后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智慧课堂的白板上讲解,看看哪个小组能够把握重难点,层层深入地理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规律。或者通过各个小组相互分享,学生能很好的理解,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样学生会自然地掌握分数的计算规则。再如,“百分数”一直是小学数学的难重点,有些学生很难理解透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智慧课堂辅助教学,为学生列举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再让学生分组去观察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教师也可以在智慧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首先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采用抢答和必答的形式,让每小组选代表回答,小组同学可以商量,题目都是与百分数有关的。当教师点开屏幕中的题目时,学生代表就可以按键抢答。如让学生看下列百分数,哪些与平常生活中的含量最接近:衣服的含棉量,馒头的食品添加剂量,金子的含金量等,这些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也非常容易明白百分数代表的意义。

(四)智慧课堂和传统实验教学有机融合

运用智慧课堂进行课堂教学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恰当有效的辅助工具,并不是使用越多越好。要真正使智慧课堂发挥作用,还必须与传统实验教学相融合。

由于小学数学和平常生活关系紧密,教师要想方设法发挥智慧课堂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亲自实践,和传统的实验教学联系起来,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时,先让各小组学生把准备好的沙子及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拿出来,然后在大屏幕上出示实验提纲,各小组根据实验提纲分工合作,看看圆柱和圆柱体的体积关系。小组成员积极动手操作,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沙子中间有空隙,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肯定不准确,能用水或者别的液体物质代替吗?教师对这个学生勇于发现问题的精神进行了大加表扬。然后通过屏幕展示用水倾倒的实验,看结果是否和本小组的实验结果一致。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得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的三倍”的结论。

总之,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运用智慧课堂和小组合作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地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场面”而偏离教学目标,只有合理地使用智慧课堂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智慧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有智慧的羊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智慧派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