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2-03-01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郭冬菁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郭冬菁
趣味性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就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趣味性教学之所以在小学时期的教学过程中效果尤为显著,是因为在好奇心的引导下,小学生会在数学知识领域进行主动性、积极性的探索,小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可以充分吸收更多的知识,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当然,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小学生的喜好有机融合在一起。
一、小学数学教学所处困境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陷入了困境,一方面是小学生自身的生理特征处于好动难以静心,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还未找到真正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良好教学方法。
首先,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并不成熟,对于身心正在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充满抽象和复杂的色彩,所以大部分小学生在无法理解数学知识的情况下,会对知识的学习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对数学产生排斥、厌恶的心理。这样无疑是不利于小学生将难懂的数学知识通过自己的逻辑思维变得浅显易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与其强求小学生学习知识,不如倡导小学数学教师探索一条新的适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路径。
其次,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采用过去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这样不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务之急是小学数学教师要自主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多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利用新型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为小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
最后,大部分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活泼好动,耐不住性子学习枯燥的数学知识。众多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难以保持学习热情,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参与课堂教学的现象。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而且部分小学教师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解决相关问题,多数教师选择批评教育小学生,强求他们在课堂上保持专注的状态。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教师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努力增添课堂教学的乐趣,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趣味性教学的积极意义与现状
(一)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小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是由小学生缺乏耐心没有定力,未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所造成的,数学教师只能因势利导,根据小学生的天性进行教学引导,采用趣味教学法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数学教学情境、或陈述一小段数学小故事作为教学数学知识的开头,在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下小学生会产生极强的求知欲,保持学习的动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趣味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给予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面临数学图形的识别与计算等问题,小学教师可以将趣味教学方法贯彻于图形教学的过程中,让小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案,并从图案是否标准等方面进行评比。在反复练习画图的过程中,小学生体会到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小学生的自我动手实践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应用现状
现如今众多小学数学教师已经意识到趣味性教学是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并努力尝试将趣味性教学方式与自己的教学风格相融合。然而,大部分教师在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尝试过程中容易忽略很多问题,猛然变换教学方式会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投入课堂教学中,也有很多教师没有真正做到趣味性,让小学生难以适应教师的新教学风格。因为趣味性教学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力图变换教学风格而寻求趣味性教学方式的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经验沟通与交流,最后导致每个教师对趣味性教学的理解不同,形成的教学方式也是各种各样,不成体系。
三、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刻理解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本质,要将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融入数学课堂体系中。
(一)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
趣味性教学要想有机融入到抽象、注重逻辑思维的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为小学生创设众多的趣味性教学情境。趣味性教学情境是趣味性教学方式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桥梁,它的存在有助于引导小学生在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之中学习数学知识。趣味性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小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让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发挥自己的想象,主动练习数学习题,领略数学逻辑的奥妙之处。趣味性的教学情境由教师创设,可以让小学生亲自动手感受趣味性过程。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时,为了让小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引导小学生动手做相关的数学小模型,利用三条小木片和三颗小图钉制作三角形的物体,再利用四条小木片和四颗小图钉制作四边形的物体,再比较两个物体的牢固程度。这种情境式教学可以迅速让学生扮演研究者的角色,学生将会对课堂教学的数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和透彻。
(二)创造多元化的趣味方式
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师成功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但如果多次使用同一种趣味教学方式,效果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递减。由此可见,教师使用单一的趣味教学方式,容易让本该有趣的教学变得单调。教师要从多个角度思考趣味性教学的方式,创设多元化的趣味教学活动。比如,上次开展数学谜语的趣味教学活动,这次就开展数学舞蹈的教学形式,这样不断变换教学活动形式会让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一种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
之所以要强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因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年龄尚小,处于幼年时期,活泼好动,对于有趣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心会促使他们认真学习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微教学过程中设置有趣的数学小游戏,在游戏中融入本堂课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小学生将会全身心投入有趣、轻松的课堂中,在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将数学知识吸纳进自己的脑海里,相比于强劲灌输,自主学习所获的知识更加的印象深刻,不易忘记。
(四)增加作业的趣味性
作业的作用在于巩固课堂内容,查缺补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然而数学教学中的作业多且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做数学作业也是学生的一大难题。如何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是一个值得数学教师仔细思考的问题。在设置作业时,教师应当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指导实践,提问方式上应该更加接近小学生的话术。如将经典卡通、动画片中有趣的片段以及深受学生喜爱的动画角色融入课后作业题目中,在提高孩子数学能力的同时,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成功应用趣味性教学法将显著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趣味性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时代的趋势,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习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让自己的教学风格与趣味性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小学生在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上充分学习数学知识,在有趣轻松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