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
——以西昌学院为例
2022-03-01杜正聪张炜叶俊莉赵益强张波吴成茂胡建春
杜正聪,张炜,叶俊莉,赵益强,张波,吴成茂,胡建春
(西昌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1]。作为民族地区高校,必须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扎根民族地区办大学,将新时代教育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民族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往往自然条件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教育相对落后、人才相对缺乏,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西昌学院位于“一步跨千年”的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已扎根民族地区办学八十余年。学校把新时代教育理念与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相结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综合素质,提升服务地方能力。本文拟梳理西昌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期对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一些思路。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落实“三全育人”,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提高学生政治觉悟,逐渐养成高尚优良的道德品质。
强化育人理念。坚持“点面融合、多方联动、精准施策、筑基提升”育人理念。以生为本,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聚焦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真正树立三全育人理念,形成“育人共同体”,增强师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扩大育人效果的影响力。
搭建教育平台。搭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载体、社会实践”联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
构建育人体系。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构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深入开展“三季(开学季、毕业季、成长季)四性(适应性、创新性、发展性、全面性)五行动(我争做、我热爱、我创建、我奉献、我同行)”教育实践活动,夯实育人基础,丰富育人内涵,打造育人品牌,强化社会责任教育,鼓励学生将“扎根民族地区,敬业奉献”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民族地区高校,西昌学院强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学生将求学问道与服务社会相统一,锤炼意志品质,提升适应能力,促进其扎根民族地区,为地方脱贫奔康永续发展贡献力量。
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改革。西昌学院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文化建设、服务地方、科学研究的“五位一体”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为负责人的领导小组,建立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责任制度,形成了系列实施细则和考核机制;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一流学科与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与特色课程建设、民族团结教育等为抓手,全方位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结合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第二课堂,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不定期举办民族团结教育讲座,加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发挥高校智力引领服务地方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历史担当与使命,锤炼学生意志品质,提升适应能力,促进学生扎根地方、服务基层,助推民族团结进步与共同繁荣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民族团结教育与发展研究平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纵深理论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基础;开展“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教育,强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着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以广播站、校园新闻、板报、标牌、LED屏、学生刊物等载体,开展爱国爱校、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各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校园氛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对接地方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教育能力
西昌学院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理念,结合民族地区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基本功扎实、实践动手能力较强、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对接地方产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坚持“应用性、地方性、民族性”,对接地方产业、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重点打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电子商务、农学、旅游管理等一流专业,构建结构合理、布局科学、教学条件优、质量效益高的专业体系,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厘清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专业核心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符合学校定位与培养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务实创新、体健心康、尚美爱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探索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全面推进应用型整体转型为契机,开展以“应用型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应用能力提升考核”为主线的“一体化”教育综合改革,探索适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实施了“本科学历(学位)+职业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民族地区“3+1”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彝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动科类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等的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生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育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在政策、经费、住房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大内部培养力度,拓宽教师成长新渠道,构建宽口径、全覆盖、多层次的人才内培工作体系;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思想素质和职业能力;开展教学名师、优秀青年教师等的评选,组织参加各级教学创新大赛、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等,以赛促教,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构建体教融合育人体系,提高体育教育质量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体教融合,构建了“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个特色”的民族地区应用型高校体教融合育人体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大学生专业文化教育和体育教育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以课堂体育教育为中心。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首要目标,遵循“普及+提高”的体育教学理念,建立“健康基础知识+基本运动技术+专项运动技能”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以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为抓手。树立“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全员参与、分层实施”的课外体育活动理念,营造“月月有活动、项目全覆盖、人人能参与”的浓厚课外体育氛围,支持各项目体育兴趣小组、体育社团和俱乐部活动,举办各类课外体育活动;以课外运动竞赛为突破,组建运动竞赛代表队,形成良好的梯队建设模式,坚持参加四川省、国家的各类运动竞赛,其中,跆拳道、健美操、武术等项目处于全省领先、全国一流水平。
以三个特色体育活动树品牌。一是开展民族传统特殊体育品牌项目活动,定期举办彝族达体舞、摔跤等系列活动;二是开展特色体育社会服务,组织学生参加“姚基金”篮球支教活动、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比赛裁判及志愿者工作、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裁判及志愿者工作等等,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三是开展特色户外运动,借助凉山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展环邛海越野、山地越野、丛林越野等活动,达到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的。
五、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审美教育质量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1],在美育中提升学生认识美、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审美教育质量。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实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审美核心素养”的美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美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结合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特点,重点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3]的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文学、戏剧、影视等公共艺术课程,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兼顾地方民族特色,开发《彝族文学欣赏》《彝族民间音乐》等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校本美育课程,实现美育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理解的价值。
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学科教育渗透美育。将美育贯穿在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在各学科教育之中。挖掘和运用不同学科所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丰富美育资源,如人文学科中的心灵美、行为美、礼乐美、艺术美、语言美等,自然学科中的科学美、秩序美,劳动教育、体育学科中的健康美、勤劳美等,着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
建立艺术展演机制,丰富艺术实践活动。二级学院、学工、团委、学生社团等联动,开展常态化美育艺术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班级、专业、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大力推广演讲、演唱、集体舞(彝族达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彝族服饰与彝族漆器等非遗展示等艺术实践活动。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推广原创艺术精品,加强学生艺术团建设,遴选优秀学生艺术团参与省、国家重大演出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环境隐性美育。发挥环境的隐性美育功能,构建具有艺术化、人文化和个性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爱国爱校、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宣传教育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以美感人,以景育人。
六、构建“课程改革+专业教育+课外实践”劳动教育体系,提升劳动教育质量
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课程改革+专业教育+课外实践”的全方位劳动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2],让学生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优良的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
劳动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模块,每学期开设4个学时,四年共32个学时。《劳动教育》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教育等,实践教学要引导学生参与必要的劳动活动,强化劳动实践体验。
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在实验实训、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中开展劳动实践,强化劳动锻炼。每学年设立一个劳动周,结合学校实际、地方需求,安排劳动实践、劳动成果展示、劳动技能竞赛、劳动专题讲座等活动。
劳动教育深入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在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积极参加劳动锻炼,“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4]。制定劳动公约,宣传劳动者事迹,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开展劳动主题教育及劳动实践活动,支持学生组织、参加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社团活动,营造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
七、推行全方位安全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
大力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使他们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推行全方位安全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制定《安全教育实施方案》,探索并实践线上教育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安全管理与教学研究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四结合”安全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与专业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军事技能教育等有机融合,做到安全教育全覆盖,强化学生安全意识。
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安全教育效果。深化《安全教育》课程改革,优化安全教育目标,完善课程设计,丰富安全教育内容,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手段,改进考核评价方式;将《安全教育》课程建设成为任课教师业务熟悉、教学内容体系完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手段多样有效、教学成效明显、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提高安全教育教学质量。
致力建设“平安校园”,强化环境育人功能。结合“平安校园”建设,夯实“警、地、校”共育机制,抓好“防、查、教、督”四项常规工作,切实降低网络诈骗、校园贷等的发生率,着力提升校园安全稳定水平,营造安全稳定的良好校园育人环境,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促进他们成长成才;加强课外校外安全教育,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社会安全意识、个人安全意识及安全防范意识。
八、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共筑心理健康防线
分类实施预防性、发展性、补救性、矫治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依托,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课程建设、活动调适和危机干预四大工作体系,构建“校-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分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疏导性、矫治性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面对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畅通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以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测评、心理危机排查、“5·25”心理健康节等为抓手,形成了课内课外、教学引导、咨询干预、自助互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实施专项心理健康培训。开展心理信息员专题培训、女大学生“春蕾绽放”心理健康培训等等,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九、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西昌学院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需求,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改革”[2],强化服务地方,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养成创新创业精神。
更新教育观念,完善制度建设。围绕顶层设计、目标定位,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题学习、研讨、座谈、学术讲座、宣传与培训等活动,牢固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和“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改革意识,完善创业教育制度建设,在组织保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等各方面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强化创新创业导师培训。
结合专业教育,加强课程建设。对标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训练有机结合、有效衔接,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各专业创新创业示范课程建设,在全校所有专业中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开发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类课程,在第二课堂开设“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类”选修项目,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开展创新创业训练。
强化双创实践,提升双创水平。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立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及指导教师给予政策、经费等支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研究、创新创业竞赛、创业项目路演等活动;把创新创业教育与社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持续开展“青春创业大讲堂”“创客青年汇”等品牌活动;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级创业大赛,发挥大赛引领推动作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综上,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民族地区高校要践行“新思想”、聚焦“新矛盾”、对标“新要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抓手,积极探寻综合素质教育的路径和方法,努力培养思想品质更有高度、民族情怀更有温度、知识能力更有宽度、服务基层更有深度、综合素质更有广度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