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

2022-03-01胡银王文静朱少云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话语中华民族

胡银,王文静,朱少云

(西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实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射,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衍生以及人的社会化思维内化而成。在当今世界多元化趋势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和壮大的根本思维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从“共同体”外化到“民族共同体”发展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聚合,这一生成逻辑的发展理路,可以得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进步之源、人民幸福之本。高校作为国家培育民族后备力量的重要阵地,要全面深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新实践和新发展,拓宽教育工作领域的新视域、新思路、新办法,遵循高校教育工作的顺势发展规律,不断推进高校教育整体工作向上、向好、向前。

一、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前提性认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与高校教育的深层次融合,要回答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与高校教育工作之间融合创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问题,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建设提供现实和理论基础。

(一)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何以可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其内生“思想”是否能充分应用于高校教育“行为”当中,两者的融合是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前提。“何以可能?”可以从逻辑起点和规律契合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逻辑起点,“思想”和“行为”是高校教育工作整体规划部署的重要范畴,也是具体落地教育实践的推进要素,两者的逻辑起点是相吻合的。追根溯源,高校在德育过程中其“思想”和“行为”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和“行为”能够共同作用于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当中。二是规律契合。随着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盖了各个民族在社会变化、文化衍生、物质生产中的发展规律。由于高校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因素繁杂且广泛,高校能够通过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规律,更加清晰地把握育人重点,明晰教育发展目标方向。

(二)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何以可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在原有高校“传统”教育基础之上赋予其方法、内容上更为“潮流”的元素支撑,这也是两者融合“何以可行”的重要原因。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已经成为各地区高校民族工作的重点,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教育的融合现实探索而言,高校教育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整合性、共享性、开放性相融合,能够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工作的规律和认知。其次,高校通过构建稳定的话语内容体系,塑造大学生与民族文化相融的情感价值、道德范式,使各民族大学生之间衍生相互认同、相互吸引、相互亲和的心理逻辑,形成不同大学生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黏合力,减少民族文化在传播之间的摩擦。高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下,广泛尊重、广泛学习、广泛借鉴,充分吸收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优秀元素,打造好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理想路径。

二、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价值意蕴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话语作为理论传播的载体,从社会化发展中产生演变,并对社会历史思想去糟取精。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重视保持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和谐关系,汇聚一切可以汇聚的力量,携手五十六个民族共谋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探析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的重大创新命题,是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动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播路径。

(一)思想导向: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意识形态指导的理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3]。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稳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安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国家整体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随着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各个民族文化内部也发生新的变化,对于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内涵特征,也是高校践行爱国主义行动的具体体现,为高校整体发展建设指明了未来方向。

当前在思考国内社会意识形态工作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从来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随着全球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反华势力通过各类传播领域不断向中国“输入”西方的“普世价值”,妄想从思想上阻碍中国发展。西方国家不断从直觉、感官的角度,胡乱编造和肆意解读中国的民族政策,公开支持民族分裂势力的发展,企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角度思考,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依旧“任重而道远”。大学生作为还未踏入社会的群体,思想观念并未成熟,高校教育工作通过践行“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4],凝聚好各个民族优秀的文化理论,能够有效抵御各种外来“反动”思想的渗透颠覆,打牢铸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长城。

(二)实践引领:推进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融,深化民族文化认同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对于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发展需要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国家对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要求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铸牢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是推进中华民族持续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关键性环节。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以及制度层面全力整合推动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深化学生民族认同感,以实现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由“点”到“线”及“面”全力带动国民素质整体提升。

在长期民族工作中,党能够在不同的阶段准确把握住现实的客观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脉络,不断地在实践中创新开展民族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进行了阐释,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6],2021年在中央民族会议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7]从“积极培育”到“铸牢”的变化,可以得出民族工作在党的整体工作中重要程度不断提升。首先,这一变化显示了党在民族工作过程中,注重凝聚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力量,也表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融合了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元素从而形成的。其次,其变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从“普及”程度走向了“强化”程度。国家人才教育培养工程中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正在不断深化和明确,当前在实践中将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是深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民族文化、现代文化融合人才强国计划的重要路径。

三、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路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8],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祈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出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利益的最大公约数。高校构建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要注重学理维度、价值维度、现实维度的整合统一,理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三大问题,同时突出“三重维度”各自“最大值”,注重“信服力—亲和力—凝聚力”的“三力”话语体系搭建,力求从最优路径探究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

(一)正向学理维度,增强话语体系信服力

话语表达是否具有信服力,取决于其话语内容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共情力。因此高校在话语体系构建时,要严格遵循话语学理基础,坚持“正向”的逻辑理念和话语思维,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是什么”的关键问题。

1.突出学理真实性,坚持好实事求是。话语体系的真实性是话语内容对于现实物质的客观表现,不加主观随意编撰的内容,坚守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基本底线。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9]高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时应抓住客观事实主要矛盾进行探究,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绵长,各民族在整体社会发展、文化衍生、物质生产的过程中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在生产交往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交流与融合,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高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中要遵循客观事实和发展规律,善于用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事件,讲好真情实感的民族故事,帮助大学生走出狭隘的主观思维空间,从科学且客观的角度看待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势,打破大学生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壁垒,架构起大学生与民族文化相互促进的桥梁,踏出“自我”空间,步入“大我”世界,变“个体”为“整体”,使大学生与各民族之间心与心相连,情与情相通,汇聚成强大的“共同体”力量。

2.革新学理体验,理清楚理论融入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情感的升华,在大学生群体中主要表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构理念的认同,认同是学理观念基础上重要的“情感体验”。“国家认同是嵌入在学理价值这个大框架中奠立的”[10]。因此,高校铸牢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要注重打造好话语、情感体验空间,让学生从多元化的理念内容和教育活动中体验到良好的教育教学,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内在理论内容,把“四个自信”“五个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学习教育”等重要新时代主流理念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当中,厘清各重要思想价值体系中内在逻辑观念。一方面要梳理清楚主流理论观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血脉相连的逻辑关系,研究好不同背景之下“中华各民族一家亲”的故事,用科学、理性、客观的内容总结出一套具有时代和民族特色文化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凝练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时代格局和优秀民族文化中特点,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内容和主流理论的逻辑内涵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二)深化价值维度,提升话语体系亲和力

高校在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话语体系的构建当中,应坚持提高大学生对于各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共享和认同,在价值维度深化过程中,找重点、布全局,回答好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了谁”的关键问题。

1.坚持价值共享,注重博采众长。话语体系价值共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反映,也是文化得以传播和延续的重要途径,更是中华民族发展道路的真实写照。中国不同民族最深层次的区别首先体现在特色民族文化的理论含蕴和实践肌理上。不同的民族文化是差异性和统一性的共同体,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反映,能够影响民族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导向和特征。语言是民族文化传播最为基础的价值载体,也是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学生认识民族特色,揭示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重要工具,其功能使民族文化在自然的状态下得以综合呈现出真实状态,并使之广泛传播在大学生当中。高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当中,价值维度要站在“建设民族共有家园”“共同繁荣发展”主流民族观的基础上,尊重各民族差异性,为大学生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上的前提条件。高校在“共同繁荣发展”等价值共享的主流观念前提下,突出各民族文化的不同价值特色,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与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与民族文化产生情感共通和心理共鸣,促进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发展与完善。

2.厚植价值认同,把握住协同联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认同就是推动大学生对支持民族事务或参与民族活动的价值底蕴。高校在话语体系的建构中,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高校发展目标角度思考,协同各民族文化环节和领域的关键要素,增强话语体系的可塑性与引导性,把话语基本内容与核心价值用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让各民族的不同文化被大学生更容易认同。高校在唱响主旋律的主题内容时,增添靠近大学生生活的语言、案例以及形式,不再让理论“束之高阁”,协同联动主流价值与特色民族文化,让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理解知识,做到话语体系动情、动心、动脑,不断增强话语体系教育的功能性和有效性,将话语体系与主流内容紧密相连,赢得大学生从内心深处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切实增强话语体系的感染力。

(三)夯实现实维度,聚焦话语体系凝聚力

话语体系的现实维度是指教育主体在话语传播过程中,为达到预期传播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高校在现实维度的基础上,构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要找准落脚点,明确“做什么”的关键问题。

1.打造现实模型,丰富话语传播形象。高校在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时,要坚持“多元一体”的主流格局,尊重各民族文化的语言特色,做好各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收集者”,也要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传播者”。首先,把大学生置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现实环境当中,通过高度凝练的话语体系,贴近高校发展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大学生以自发的形式认知模式诠释、选择、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容,通过自觉、自省以及自悟的方式同破坏民族关系的错误思想进行斗争。其次,打造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体系现实模型,丰富其内在形式,做好现实力量与精神力量的辩证统一,在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大力把社会主义模范人物、民族英雄等现实人物的事迹与新时代民族文化相融合,解决语言体系空洞无力的问题,更容易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印刻在大学生头脑当中。最后,吸收不同民族的语言符号标志,整合为大学生通俗易懂的语言模型,拉近大学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之间的距离,引起大学生与民族文化的情感共鸣。最后构建话语体系以民族文化为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流思想为核心,现实维度为桥梁,架构起共同体话语与民族话语现实模型,促使主流话语从教学中心向学生四周扩散,提升话语体系传播效果和力度。

2.营造现实传播场域,提高话语教育效果。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11]。话语的主体、对象、客体以及传播平台等构成了话语的场域,话语体系场域同各要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话语场域构成由各元素所组成,各元素在话语场域中发挥作用,双方彼此互为基础和前提。广泛打造教师与学生交流平台,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多渠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认知,用思想相通增进学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降低族群偏见、化解刻板印象”[12],形成“互为补充、互为前提”的格局。高校在具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话语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打破民族文化与大学生之间的交往藩篱,在“共享、共学、共发展”的格局中打造校园传播场域,突破传统高校传播形式,积极推动“积极推进民汉合校,形成共学共进的氛围和条件”[13]。同时要通过现代网络场域,塑造好信息化、数字化、媒介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传播网络空间,把“互联网+”作为新兴场域传播平台建设的切入点,创新传播形式,充分发挥教师主体的能动性,提高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提升话语体系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共同体话语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