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哈尔滨电视民生新闻的变化看受众“口味”的变化

2022-03-01孔宪玲

新闻传播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口味哈尔滨民生

孔宪玲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黑龙江 150036)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由来和发展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

电视民生新闻顾名思义,从字面上理解是指关注百姓生计、反映民众生活的电视新闻。随着全国电视台纷纷推出所在地域的电视民生新闻,在新闻事件中,相关人士又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有如下的总结,概括起来就是五性:那就是内容的贴近性、传播方式的互动性、传播视角的平民性、表达风格的自由性、节目形式的创新性。

(二)国内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笔者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步入电视新闻行业的,在这个阶段,正好见证了国内电视民生新闻的飞速发展,那时候,几乎每个城市电视台,或多或少,都办有至少一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而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并形成现象级标杆的,当属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和湖南卫视的《湖南晚新闻》,这三档节目,虽然同属民生新闻的范畴,然而却各自有着鲜明的特点,从而成为各电视媒体竞相效仿的标杆。笔者作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在见证的同时,还参与到本埠民生新闻的采编工作实践中。经过若干年后到今天,应该说是感受颇深。

二、哈尔滨的几档电视民生新闻沿革及特点

以作者所在的哈尔滨广播电视台为例,从2000年初开始尝试电视民生新闻,一直到现在,除了时政新闻以外,民生新闻依然是自办节目的重点。盘点和分析几档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道路及特点,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变和不变。

《今天》栏目,创办于2000年3月27日,这个栏目应该说是首开了哈尔滨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先河,当时栏目最大特点也是最大亮点,就是每条新闻无论是突发事件还是记者调查,都是以记者出镜现场报道的形式呈现,让电视观众耳目一新。

正是在《今天》栏目的基础上,2003年11月28日,栏目全面改版为《都市零距离》栏目,作为都市资讯频道主打栏目之一,同时也翻开了电视民生新闻全新的一页。为哈尔滨市民又呈上了一份新闻大餐,《都市零距离》栏目有如下特点:时效性强,采编迅捷,信息发布短、平、快。紧密跟踪当日社会民生动态。实现了选材本土化,视角平民化,报道现场化,视野全国化。栏目风格突出快节奏和冲击力。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贴近都市、贴近百姓的栏目定位。才使这档节目在开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可度和较高的收视率。

与此同时,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于2000年5月20日开播的《都市发现》栏目,则体现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另一种风格和境界。讲述百姓故事,发现生活精彩,是这档栏目的定位语。而在节目的具体呈现中,认真解读民生、民意、民情,让传统新闻理念回归,但又不失前卫的理念,践行着对民本思想的精致解读。《都市发现》栏目所属的每个子栏目都强调用真实的画面说话,而减少了记者或主持人的过度渲染。都市新闻眼,通过颇有深度的调查,在电视与观众之间,架构起沟通的桥梁。而现场直击,则使民生新闻回归本身的特质,不去粉饰,不去雕琢,用画面本身说话。让观众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价值取舍。天天特价,作为民生新闻中大胆的尝试,为都市发现栏目增加了一道引领时尚的风景。增强了民生新闻节目的实用性,让百姓对消费品价格了然于胸。资讯荟萃,又集纳天下新闻资讯,提供了与哈尔滨人相切合的各种国内外信息。可以说,这档栏目示范了一次民生新闻的大胆改革。如果说原来的民生新闻是一道色、香、味引人的休闲食品的话,那么这档栏目已变成了外在与内涵并重的美味,成为人们的必备,从而实现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演进。

之后,在2014年,《都市发现》栏目又改版为大型民生直播栏目《直播哈尔滨》,并打出“全景看城市,直播哈尔滨”的节目宗旨,以直播为手段,利用当时最先进的背包式直播设备,将目光投向哈尔滨这座省会城市的“大事件”,其中哈尔滨重点路桥工程竣工通车典礼、全城迎战暴风雪、聚焦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等等,在栏目中以全景直播的形式向市民观众呈现,让哈尔滨的市民随时对于城市的大事、热点事件了然于胸,通过栏目过足了电视瘾。

而在2019年,哈尔滨广播电视台又一档民生栏目《生活·家》,又横空出世,栏目定位为融媒体生活互动服务直播节目。将传递社情民意,服务民生大众,聚焦民生热点,破解生活难题,引领都市生活新方式,聚焦市民生活消费领域焦点,曝光侵权现象,整合社会资源,为市民生活提供参考作为节目宗旨。栏目有《民生热点》《民生回音壁》《品牌哈尔滨》《直通原产地》等多个亲民板块。终极目的是发挥传统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公信力,为市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全方位的引导服务,并为权益受到侵害的典型案例提供公益维权。

三、时代前进,观众看新闻的“口味”也在变

通过电视民生新闻这么多年的从业经历,结合周围各档民生新闻的改版沿革道路,媒体工作者真切地感觉到媒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引导和影响观众,但观众变化的“口味”,也在反作用着媒体去办相应的电视新闻节目。

(一)由单纯看热闹,发展为我有事要参与

的确,拿电视媒体来讲,原来对于市民群众是非常具有神秘感的,你播什么我就看什么,然而,随着民生新闻的推出,观众在里面发现了自己的身影,再也不是看别人的热闹了,每每遇到生活中的难题诸如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现在很多人下意识地想到给媒体尤其是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打电话,同时,自己看到生活中有意思的事,也能想到给栏目爆料,增强了民众的参与感,这不能不说是电视民生新闻的一大进步。

(二)由了解新闻事件,发展为听听媒体有啥观点

以往,观众看电视看新闻,看了也就过去了,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推出,其中的一大样态,就是媒体就某些社会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为一些典型性的社会公众人物提供平台,借此发表他们的观点看法,这样的形式,既能引发市民观众的共鸣,同时还说出了他们想说而无法表达的话,让人看着非常过瘾,有时即使有不同的观点,甚至引发社会的大讨论,这也成为社会舆论的一大进步之举。

(三)由看录播节目,发展为看新闻直播

20 多年前,大多数电视新闻都是提前录好了再播出,节目的播和观众的看,简直就是两重天,而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推出,绝大部分都采取电视直播的形式,即营造出现场感,同时,观众能随时将热线电话打进直播间与主持人互动,真正拉近了电视银屏与观众的距离,而今,除了影视剧以外,中国绝大多数电视观众,已经习惯了收看直播形式的电视新闻,这不能不说是由电视民生新闻引发的又一次收视习惯上的大改变。

(四)由解决个体问题,发展为解决社会公共事件

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进一步演化发展,根据观众收看的兴趣点,从原来的张家长李家短,各家各户水电煤气,跑冒滴漏等生活琐事,慢慢也发生着改变,进而将关注度的重点聚焦在涉及一部分人或一个群体感兴趣的社会公共事件,诸如都市里小区物业服务问题,市政公用水电煤气价格听证问题,这些内容和我们生活都息息相关,通过媒体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向有利于市民群体利益的方向上发展,成为电视民生新闻在后期发展过程中,构成其内容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由观看新闻单片,发展为看短视频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表现在业余文化生活构成也是多元化,快餐式的,已经越来越少的人能够每天固定时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电视民生新闻了,因此,就要求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短而精,从以往那种动辄单片七八分钟甚至十多分钟的慢节奏,向短时长快节奏的方向发展,你只要说清楚今天老百姓关注了什么事?怎么办?就行了,因此,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虽然时长还是原来的时长,但要求信息量一定要大,单条新闻片要短而精。

四、互联网时代,城市台民生新闻向何处去

眼下,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留给传统电视媒体及从业人员一个严峻的课题,那就是今后向何处去。电视民生新闻也是如此,笔者倒觉得未来依旧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电视端权威背书,移动端为主战场

尽管互联网新媒体快速发展,然而,电视媒体作为国家官办媒体的属性没有变,其社会权威性不容置疑,笔者觉得电视民生新闻凭借国家媒体的权威背书,进一步移步手机等移动端,与电视银屏相呼应,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应该是前景无限。

(二)社会民生新闻演化为网络热点

网络热搜现在是网络新媒体的一个热门词汇,其实从电视民生新闻的角度来看,所谓的网络热搜,同时不也就是我们社会一段时间内大家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吗?而这也不正是我们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要捕捉的新闻线索和新闻内容么?面对异曲同工的这一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为观众和网友呈现出其所以然。其实,新闻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三)快字当头,热点新闻还要抢先看

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新闻需要更快,其实从媒体专业人员的角度,我们总结多年做电视民生新闻的经验,有如下心得:热点新闻要想扩大其覆盖的广度,那就需要在“快”字上下功夫,如果要想进一步吸引人,扩大其深度,那就需要在“精”字上下功夫。与此同时,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便利条件。

(四)对于国家电视媒体,解决群众民生问题依然是主题

当今社会,民生问题依然是党和政府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作为媒体,更应该秉承这样的宗旨,将解决百姓民生问题作为我们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首选内容,无论是在电视端还是在移动端,只要你的内容与民生有关,就会有人关注你。■

猜你喜欢

口味哈尔滨民生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多种口味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刘派
口味换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