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下古籍典藏和流通切换工作探析
2022-03-01张建凯
张建凯
(新乡学院 保卫处,河南 新乡 453003)
一、引言
图书馆典藏的古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精髓。古籍作为优质的文化载体,真实、直观、多样地承载和传播中国文化,能令大众正确了解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1]。古籍还为史学研究和文化考古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保障和强大的智慧支持。依托图书馆典藏的文献资料,学术研究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开展科研活动和教研工作,助力我国科研和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但由于一些历史因素,大部分具有研究价值的古籍遭受损坏,能够完整保留原内容的更是十分珍贵,进而体现出极强的收藏价值。
对于古籍典藏和流通切换工作的思考,要注重处理古籍文献资料安全保存和应用之间的矛盾。在对具有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古籍进行典藏的过程中,要利用制度手段和技术手段提高文献信息的流通质量,以提高图书典藏和流通切换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以技术要素为第一驱动力,充分发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优势和功能,将具有学习和研究价值的古籍文献高效地进行传播,尽量实现大众化和全民化共享优质资源,真正达到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那么,古籍典藏与流通之间存在怎样的矛盾点,针对这些矛盾点,应如何发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优势和功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图书典藏和流通切换工作以高效地传播古籍文献,这些是本文的研究主题。
二、图书馆古籍典藏与流通的矛盾点
(一)古籍的珍贵性降低其流通性
古籍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因其珍贵性而降低了流通性,这正是古籍典藏和流通的主要矛盾点。这一问题继而引发了相关的文化传播问题。因古籍内容珍贵且数量极少,不利于大规模大范围地流通,使得人们阅读和研究古籍的诉求难以很好地得到实现。
(二)古籍阅读难度限制其流通
古籍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文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这对阅读者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素养具有一定要求。尤其,古籍中蕴含很多生僻难懂的古文,不利于现代年轻人阅读和理解,大大降低了古籍的借阅率,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古籍流通的难度。
(三)重典藏价值轻流通意义
古籍自身的珍贵价值和特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低流通现象的发生。图书馆一般更加注重保存和保护珍贵古籍,而大大忽略流通的意义和价值。图书馆对古籍的管理和储存都有着较高要求和标准,为了有效地保护古籍,图书馆一般都设定了较为严格的借阅制度和较为复杂的借阅审批流程。通常情况下,图书馆不会轻易外借古籍,更不允许随意将古籍带出既定的场所。过于注重古籍的收藏价值,会降低古籍流通的效率和质量,这不利于古籍所记载的优秀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三、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下典藏和流通切换工作现状
(一)运行优势
1.信息管理的高效性
首先,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集成性和功能性,在公共查询方面具有极强的简便性。它的子系统间存在密切关联,共同助力总系统功能发挥和指令达成[2]。同时,总系统支持各个子系统间数据传输和交互,有助于数据信息快速集成和高质量使用。其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严格遵照国家标准,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建设数据库,更有助于典藏和流通的管理。不断提高标准化程度,更有利于处理多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如快速地处理文字、数据、网页、音频等资料。最后,工作人员可利用联机采编系统进行数据整合,从而达到高效管理典藏和流通信息的目标。
2.信息数据的共享性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点,可在不同的电脑操作系统上应用相关软件,具有独特性和兼容性的软件,充分保障了网络协议的开放性,且对计算机设备的硬件要求较为合理,不会对配置和性能提出更高或特殊的标准[3]。图书馆可根据用户需求和发展目标,设计和开发先进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并在广域网和局域网多渠道采集和共享信息数据,充分利用开放的系统空间,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共享,以此增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流通性。
3.资料存储的安全性
首先,用户登录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只有利用专门的账号和密码,才能进入系统下载或阅读相关信息内容。同时,管理人员会对不同的文献资料的阅读权限进行科学设置,以此充分保证珍贵古籍资料存储的安全性。其次,日志系统与数据锁的动态优化,进一步增强了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性。管理人员可依托安全性能高的系统采集各类信息,并通过科学设定操作权限,避免出现因操作不当而误删信息数据的问题。例如,管理人员可对重要的数据资源进行备份,还可利用技术手段恢复曾删除的记录,从而保证存储内容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现存问题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虽然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图书典藏和流通切换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第一,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处于新旧观念交替阶段,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和图书典藏与流通工作有效切换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重视。图书管理人员仍沿袭传统的运作思维观点,这就造成图书馆在自动化处理各种图书典藏和流通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例如,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在古籍典藏和流通切换工作中的使用范围相对狭窄,未能将系统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又如,部分系统设备到位后,未能真正投入使用,导致其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第二,图书馆优质资源的整合与配置模式处于转型重要阶段,尚未形成现代化的典藏和流通切换工作方法,未能对传统图书典藏和流通业务进行实质性的改变和发展,这显然不利于更好地拓宽和优化服务范围,且无法快速适应和满足图书馆现代化和数字化建设的需要。
四、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下典藏和流通切换工作改革策略
(一)科学构建典藏与流通切换的总体原则
传统以人工作业的方式对图书进行管理和保存,虽可达到有效保护文献资源的目标,但不利于优质内容的传播和应用。图书馆需科学构建典藏与流通切换的总体原则,充分发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优势,大大提高古籍所记载内容的流通性。管理人员须将人工作业与计算机智能处理进行科学融合,采用新旧管理模式并行的方法,增强典藏与流通切换工作的时效性。秉承“读者至上”原则,对流通的形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不局限于传统空间阅读和借阅,应设计智慧化的流通系统,根据古籍典藏的情况及数据库记录的信息内容,不断对系统进行升级,为用户阅读和借阅提供便利。例如,图书馆管理人员须做好总馆与分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参数设置,要统一设置阅读和借阅权限,在充分保障系统安全运转的基础上尽量提高数据交互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优质内容大面积覆盖和深度渗透。管理人员要始终遵循工作总体原则,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地处理好古籍典藏和流通之间的关系,利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内容的流通性,充分保证图书典藏存储的合理性。
(二)建立健全图书馆典藏和流通切换的工作机制
图书馆古籍和重要文献资源的典藏和流通,应生成符合信息数据交互特点的切换机制。图书馆既要有效保护古籍,又要利用现代手段提高流通质量和流通效率。因此,管理人员须根据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运行优势,建立健全典藏和流通切换的工作机制。一方面,要根据实际的阅读需求,制定较为便捷和人性化的借阅制度,为古籍信息流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例如,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可开发专门的古籍研究与阅读模块,在固定的版面上定期发布信息数据,方便用户在网络平台阅读和下载相关资料,让用户能灵活并快捷地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图书馆须对古籍的流通管理工作设定严格的规则和程序,保护好古籍的典藏价值。例如,纸质古籍只提供馆内阅览而禁止外借,禁止页面涂写等有损古籍的阅览行为,针对读者的不良阅览行为进行处罚等。图书馆必须严格落实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古籍典藏和流通切换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图书馆典藏资料的数字化建设
新媒体时代,管理人员需对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拓展,要围绕典藏和流通切换工作,不断创新和改革管理方法。一方面,管理人员要加强图书馆典藏资料的数字化建设,对具有考古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典藏价值的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转化,生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数字化存储类型。例如,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纸质资料转化生成图文并存的电子书籍。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可根据图书馆借阅制度,在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增设专门的网页链接板块,根据读者和用户的需求,科学制定借阅审批流程和标准,让自动化管理系统根据预设的规则和参数,智能化筛选具有借阅资格的人员名单,并将智能审批的结果反馈给工作人员。而后,由专人将电子书籍的网页链接发送给相关读者,从而实现线上阅读和研究图书馆珍贵古籍资料的目的。
(四)以流通问题为导向优化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对古籍管理质量和流通性的提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图书馆要以实际流通问题为导向,不断升级和优化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不要局限于珍贵古籍的典藏和保管层面,而要认识到古籍所载之优秀文化内容传播和弘扬的价值。一方面,图书馆须围绕古籍阅读难的问题,制定生动有趣的阅读攻略,降低古籍阅读难度,吸引和鼓励更多人阅读。另一方面,图书馆须针对纸质古籍极易损毁的问题,对于具有阅读兴趣和需求的普通人群,应主要以借阅电子书籍为主;而对于研究人员的借阅需求,应尽量提供纸质文献资料,确保他们从纸张质量、文字字体等方面深入研究历史,以此充分发挥古籍的作用和价值,高效服务于历史文化研究。总之,要以流通问题为导向,及时、科学地升级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促进古籍管理质量和流通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