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贫困山区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耦合关系
——以贵州省望谟县为例

2022-03-01廖和平孙平军师满江刘愿理青丽波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2年1期
关键词:望谟县耦合度潜力

何 田 , 廖和平 , 孙平军 , 师满江 , 刘愿理 , 青丽波

(1.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2.西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3.四川省绵阳中学,四川 绵阳 621000)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后,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乡村衰落问题逐渐显现[1],农村空心化与老龄化、劳动力转移、乡村转型与重构、乡村振兴等问题引起各界高度关注[2-6]。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吸引人才特别是转移劳动力回流是构建乡村人才新格局的重要途径[7]。

近年来,国内主要围绕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逻辑关系、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8-11],而定量评价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或潜力的研究较少。杨秀等从内生潜能与外部赋能角度运用专家打分法评估乡村发展潜力[12];文琦等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和资源禀赋等子系统测度乡村发展水平并对村落类型进行划分[13];乔陆印等从自然本底、区位条件、宅基地利用、资源禀赋等维度选取指标,逐级进行识别,进行村庄分类,提出乡村振兴策略[14]。农村劳动力资源禀赋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也是学界一直讨论的热点。农村劳动力外流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加速了乡村主体老弱化趋势,劳动力素质整体下降,引起乡村衰退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面临重要挑战[15]。因此,劳动力对乡村发展及振兴至关重要,乡村振兴离不开“人”(乡村主体)的作用。

已有研究为乡村振兴潜力评价与人才振兴策略构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一定的拓展空间。一是目前评价体系视角各异,实证偏少,评价结果侧重不一,乡村振兴潜力(或发展水平)量化评价有待于进一步丰富与深化;二是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更多是用于对村庄进行分类识别,少有探讨乡村劳动力资源与振兴潜力耦合协调关系。基于此,本研究从乡村自然环境、产业经济、资源禀赋、人居环境、区位交通等维度,建立乡村振兴潜力及劳动力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结合二者耦合协调关系,从乡村主体视角识别村庄发展类型,分类调控劳动力资源,建立乡村振兴路径,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隶属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县辖16个乡镇(街道),有161个行政村和10个社区。2020年底,户籍人口32.6万人,常住人口23.5万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县。人口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老龄化较严重。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 22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778元。受山地地形影响,耕地资源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转移就业是农户主要的增收方式,2020年全县外出就业劳动力超过7.5万人。

1.2 数据来源

望谟县30 m×30 m精度的DE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通过影像校正及统计分析,获取县域村庄地面平均坡度和高程;2019年村级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2020年8月10日至18日实地问卷调查,包括村庄人口、劳动力转移数量、到县乡政府驻地距离、到干线公路距离、集体经济收入、人均纯收入、产业经济情况、教育医疗设施、文化休闲设施、特色旅游资源等;望谟县行政区划矢量数据来源于贵州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19年耕地面积数据来源于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

2 评价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

2.1.1乡村振兴潜力。在综合考虑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代表性及可获取性等原则基础上,侧重乡村自然环境、产业经济、资源禀赋、人居环境和区位交通5个维度,构建乡村振兴潜力指标体系(表1)。各指标权重采用熵权法及主观赋权法相结合计算得出[16]。

表1 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2.1.2劳动力资源水平。劳动力资源一般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劳动力质量包括受教育程度、技术水平、身体健康状况等。西南山区农村劳动力质量普遍较低,转移劳动力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多从事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4],而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可以相互替换[17]。因此,从劳动力数量层面构建劳动力资源水平评价体系(表2)。指标权重采用熵权法及主观赋权法相结合计算得出[16]。

表2 劳动力资源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2 研究方法

2.2.1数据标准化。为消除各维度不同指标单位和量纲的影响,使得数据具有可比性,同时考虑到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水平的评价指标既有正向指标又有负向指标,采用极差法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18]。

2.2.2乡村振兴潜力指数模型。乡村振兴潜力指数用于测算研究区乡村振兴潜力水平,其值越高代表乡村振兴潜力水平越高。在数据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运用指标权重和标准化值相乘求和得到各维度指数,然后利用各维度指数与维度权重相乘加总,计算各行政村的乡村振兴潜力指数。具体公式为:

式中:R为乡村振兴潜力指数;wi为指标权重;wj为维度权重;Zik为第k个样本第i项指标的标准化值。

2.2.3劳动力资源指数模型。劳动力资源指数用于表征研究区劳动力资源禀赋水平,其值越高代表劳动力资源水平越高。具体公式为:

式中:L为劳动力资源指数;wi为指标权重;Zik为第k个样本第i项指标的标准化值。

2.2.4耦合协调模型。为了探究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转移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原理,构建二者耦合度模型,定量分析两个系统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借鉴李志龙[19]的研究,耦合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为乡村振兴潜力指数;L为劳动力资源指数;C为耦合度,其值越大表示系统间耦合度越高。结合研究区实际,将耦合度划分为4个等级,即低度耦合[0,0.4)、中度耦合[0.4,0.5)、较高耦合[0.5,0.8)、高度耦合[0.8,1.0]。耦合度更多地强调各子系统间交互作用程度,因此,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19-20],测算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的评价指数;a,b为待定系数,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两个子系统同等重要,故a=b=0.5。借鉴王昭等[20]的研究,考虑乡村振兴潜力及劳动力资源指数的测算值,结合两系统得分差值,对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耦合协调发展类型进行划分(表3)。

表3 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及划分标准

2.2.5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自相关指变量之间因空间相邻而产生的相关性[21]。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分别测度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水平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和集聚程度。具体公式为:

3 结果与分析

3.1 乡村振兴潜力空间分布特征

望谟县乡村振兴潜力指数整体偏低,平均值为0.479,平洞街道洛郎村潜力指数最大(0.806),石屯镇喜毫村最小(0.250)。运用自然断点法,将乡村振兴潜力划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中等水平、较低水平和低水平5个等级,并分析县域乡村振兴潜力水平空间分布(图1)。乡村振兴潜力水平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整体呈西南高、北部低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两高两低”的空间格局。“两高”即县城-油迈片区和郊纳片区。县城-油迈片区得益于县城的经济辐射带动,县城以南重点发展热带精品水果和板栗种植,产业基础好,如平洞街道洛郎村、油迈乡油迈村等;郊纳片区虽然地势较高,坡度较大,但适合种植八步茶,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融合发展初具规模,产业带动能力强,如郊纳镇铁炉村、八步村等。“两低”即乐旺六里片区和石屯喜毫片区,坡度较大,人均耕地少,产业缺乏,同时离县城较远,交通条件较差。乡村振兴潜力指数的全局莫兰指数为0.396,且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乡村振兴潜力指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

图1 乡村振兴潜力空间分布

3.2 劳动力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望谟县劳动力资源水平较低,平均值为0.408,主要由于望谟县属于典型的西南喀斯特山区,自然资源禀赋较差,劳动力转移就业现象普遍。劳动力资源水平空间分异明显,整体呈现南部高、北部低的分布特征(图2)。高水平区主要分布于县城南部,包括平洞街道洛郎村、油迈乡纳丁村等,区域地势较平坦,耕地资源相对较好,脱贫攻坚以来大力发展热带精品水果和板栗种植,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强。较高水平区主要分布在县城周边及油迈—县城—桑郎沿线,县城及周边产业经济基础较好,能够产生一定的劳动力就业需求,周边乡镇劳动力借助优越的交通区位,可以在县城打工与从事农业生产进行合理轮换,劳动力流失相对较少。中等水平和较低水平区主要位于县域东北半壁和北部区域,空间呈散状分布且较均匀,体现出西南山区大多数缺乏特色资源村庄劳动力资源的共性特征。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县域北部,呈现“一主两副”的空间格局,即以石屯-边饶北部为主中心,以郊纳片区和桑郎北部片区为副中心。县域北部海拔高、坡度大,老龄化严重,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失,造成区域劳动力资源水平低。县域劳动力资源水平的全局莫兰指数为0.282,且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劳动力资源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

图2 劳动力资源水平空间分布

3.3 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的耦合关系

3.3.1耦合度空间分布格局。望谟县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耦合度不高,平均值为0.463。耦合度南北差异明显,表现出从西南向东北部递减且局部呈组团分布的特征(图3)。较高耦合度的行政村主要分布在县域中南部,在油迈—县城—桑郎沿线形成了一条耦合度较高的发展带。中度耦合度空间连片分布,且规模较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中值锁定现象,折射出研究区耦合度整体偏低。低度耦合呈“两主一副”的组团分布,即石屯镇北部和乐旺镇东部为主组团,郊纳镇铁炉村和八步村为副组团。分析发现,两主组团乡村振兴潜力和劳动力资源水平变化值较其他区域低,而郊纳镇八步村及周边发展种茶产业,吸纳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就业,但对劳动技能要求不高,农村老弱人口、妇女等均能从事后期采摘工作,一定程度上促使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水平及其与乡村振兴潜力耦合度较低。

图3 耦合度空间分布

3.3.2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格局。望谟县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耦合协调度的均值为0.452,整体呈基本协调的态势。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布与耦合度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呈现出从西南到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图4)。从耦合关系失调发展类型看,严重失调村仅石屯镇喜毫村和桑郎镇卡加村;中度失调村主要位于县域西北和东北边界处,该地区地理环境条件较差,距县城较远且交通不便,乡村振兴潜力和劳动力资源水平均较低。从耦合关系协调发展类型看,高度协调的行政村有5个,位于县城周边及南部地区;中度协调村呈现县城集聚、局部零星分布的特征。总体而言,耦合协调度较高的村主要分布在县域南部产业经济发展较好及区位交通较便捷的地区。

图4 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

3.3.3耦合协调关系类型分析。结合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标准,根据乡村振兴潜力指数与劳动力资源指数的差值,将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分为劳动力资源滞后型、乡村振兴滞后型、乡村振兴与劳动力资源同步型,再根据耦合协调程度进行细分(图5)。劳动力资源滞后型的行政村占38.51%,以县城为集聚中心,向周边延伸,并在局部地区形成小组团。从协调等级来看,县域劳动力资源滞后型以基本协调和中度协调为主,分别占劳动力资源滞后型的62.30%,21.31%,其中基本协调型主要分布于县城周边和北部沿线,空间分布较均衡;中度协调型主要分布在县城街道,如王母街道、甘莱街道、平洞街道等;高度协调型仅有平洞街道岜赖村等3个,说明精准扶贫以来,县城周边依靠较好的区位条件及资源优势,乡村及产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对劳动力需求进一步扩大。乡村振兴滞后型的行政村占4.97%,除乐元及坝怀村外,其余全部位于县域东南部。从协调等级来看,乡村振兴滞后型以基本协调和中度协调为主,耦合协调程度较低,主要分布在油迈—县城—桑郎沿线,区域交通条件较好,平均坡度较小,耕地资源较丰富,能够吸纳一定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但缺乏特色资源或规模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发展相对滞后。乡村振兴与劳动力资源耦合协调类型的行政村以同步型为主,占比达到57.14%,空间连片分布,集聚特征不明显,主要位于县域的东北半壁。具体而言,高度协调和严重失调同步型均只有两个行政村;中度失调型多分布在县域北部,该区域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水平均较低;基本协调类型最多,占同步型总数的61.96%,主要分布在县域中部地区,区位及资源优势均不明显,如同脱贫攻坚中的深度贫困区,将是县域乡村振兴发展的难点地区。

图5 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空间分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望谟县乡村振兴潜力水平整体偏低,空间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受县城经济辐射越强、环境资源及交通区位条件越好的地区,乡村振兴潜力水平越高。

望谟县自然资源禀赋较差,劳动力大量转移就业,劳动力资源水平总体较低。区域内部城乡发展的空间格局和限制因素的差异性决定了劳动力资源水平的空间异质性。县城及南部地区地势较平坦,耕地资源较好,特色种植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强。县域北部平均海拔高、坡度大,自然资源条件差,劳动力大量流失,造成区域劳动力资源水平低。县城周边交通便捷的乡镇地区,劳动力在县城务工和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合理轮换,劳动力流失相对较少。

望谟县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耦合度不高,以中度耦合为主,较高耦合次之,耦合度整体有待提高。耦合度表现出从西南向东北递减且局部地区呈组团分布的特征。耦合协调关系处于失调状态的行政村较少,整体呈基本协调态势,耦合协调度较高的村主要分布在县域南部产业经济发展较好及区位交通较便捷的地区,产业发展、交通条件是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望谟县乡村振兴与劳动力资源耦合协调关系以同步型为主,该类型将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难点。劳动力资源滞后型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及资源优势,乡村及产业发展较好,对劳动力需求较大,体现出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与劳动力资源的协调发展中至关重要。

4.2 建议

劳动力资源滞后型的行政村区位交通条件和产业基础较好,乡村振兴对劳动力需求较大,应通过“内育-外引”实现人才振兴。一是做好特色脱贫产业的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吸纳能力;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人才。

乡村振兴与劳动力资源同步型的行政村应重点关注基本协调行政村,该类型村庄区位条件及资源优势较差,是乡村振兴中的难点,应充分挖掘当地资源或与周边地区进行合作,构建合理的产业体系,实现产业扶持到产业振兴,优化劳动力就业路径,提升当地劳动力资源水平。对于失调型行政村,需结合其空间分布与发展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振兴路径和策略。

乡村振兴滞后型的行政村数量较少,对于具备乡村振兴条件、有一定资源的村来说,应和同步型村庄一样,通过合理构建产业体系破解乡村振兴的难题。对于乡村振兴条件不足的地区,应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借助便利的交通条件,向周边地区输出劳动力,以便合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并有序实施村庄搬迁撤并,促进山区生态环境恢复,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解决生态保护、乡村发展、农民生计等问题。

猜你喜欢

望谟县耦合度潜力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田野里,丰收忙
艺术的纯真潜力
望谟县布依族对歌文化的变迁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望谟县委离退局、老年大学到蔗香镇新寨村张贴帮扶公示牌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