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开展路径

2022-03-01马健王国强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实践活动高中地理

马健 王国强

摘要: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逐步告别单一的教学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科学地学习、应用,弥补单纯理论学习的不足。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改善活动方式,创新活动内容,进一步体现对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价值,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实施路径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要向学生征求意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学生的具体诉求,促使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在长期的活动实施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方法要不断创新,把握好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学生的压力,同时在活动目标上进一步巩固,督促学生在后续的成长中得到更好的体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1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

1.1开阔学生的视野

现阶段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得到了教师的高度关注,通过活动教学的方法,努力开阔学生视野,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地理学习和思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落实,需要针对各类有趣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而且各类地理事物的研究和知识的呈现,给学生带来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相比灌输式教学,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得到了学生的支持与认可,对学生的地理素质提高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实践活动的组织、应用,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从旁辅助,根据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感悟,以使学生更好地应对成长的压力,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不错的成果。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应用,未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要逐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长期教育中得到较大突破。

1.2提高教学水平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涵不断丰富,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水平。传统的教育工作开展按照题海战术进行训练,看起来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应用,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全新的认知,在长期的地理学习过程中加强了知识积累。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往往需要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分析,尤其是各类地理现象的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深刻的思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解读更加准确。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落实,让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增添了较多的感悟和体验,所以应尽量丰富活动内容,使活动的可靠性不断提高。

1.3改善教学方法

现如今,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未来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还可以改善教学方法,把握好学生的成长方向,对学生日后的进步给出更多的选择。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应用,并不是粗放地开展,而是逐渐地渗透活动理念,收集学生反馈,观察学生的兴趣点,在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产生共鸣,由此更能体现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价值。随着学生的成长,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难度不断增加,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时在完成活动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成就感。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落实,已成为必然趋势,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中要不断创新。

2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2.1实际思考不足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提出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很多教师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缺少实际思考,活动的实施效果并不好,整体上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一些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未能把握好长期教育的诉求,而且在活动的内容上过于广泛,想要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东西,但是现实教育条件、教育资源存在较多的限制,不可能完全達到理想化的状态,由此导致活动的预期设想和实际应用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后续的教育工作开展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造成活动效果不好。因为实际思考不足,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形象建设出现严重的问题,有些活动组织虽然有不错的主题,但实际上没有满足学生的体验要求,长此以往,并不能给学生带来较高的满意度,导致师生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加。

2.2教学资源较少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资源并不多,教师和学生对资源的重视程度较低,没有按照共同努力的方法去收集资源,由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得到良好的体验。有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把资源收集任务完全推给学生,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主动收集资源的意识,而且对于资源的掌握比较少,相互之间没有开展资源共享,导致学生的资源数量不断下降,无法满足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要求。教师对于资源的收集,往往按照传统、粗放的方法去落实,未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此时的教学资源利用率非常低,各类资源的使用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遇到的问题较多,在答疑解惑的时候,也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教学资源问题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科学地解决,以缓解教学压力。

2.3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法表现出单一的状态,并没有创造出较高的价值,造成的问题也比较多。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模式,大部分情况下完全按照教师的观点落实,并没有给予学生较多的权利,导致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并不高,日常的活动参与也没有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状态,这样不仅无法提高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合理性,还会导致活动中遇到较多实际问题,不能很好地开展后续的教育工作,教育工作的进步幅度不大。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法以理论为主导,缺少实践内容的体验,而且对课外资源的融入非常少,学生不愿意积极配合 。此种情况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综合目标很难实现。所以,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法应不断革新,提高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2.4活动重视程度较低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重视程度较低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在活动把控中没有提高重视程度,必定会导致活动的效果持续下降。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缺少科学的考察和分析,尤其是不明确学生的兴趣点,贸然落实活动,给学生带来突兀的感觉,不但没有任何惊喜,反而感觉到较大的压力。在重视程度较低的情况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总结分析比较少,教师不分析活动失败的原因,也没有加强活动的革新,下一次活动依然按照同样的方法开展,这对于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落实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反而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的现象,长期持续这种状态,并不能取得长足进步,产生的损失是非常大的。

2.5课堂实践不健全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课堂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教师对课堂实践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灌输式教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课堂实践布置,没有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对于学生而言,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大于内容,与日常的课堂教学没有太大差别。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课堂实践对学生的干预力度过大,高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干预过多,并没有尊重学生的观点,甚至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负面评价,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依然会导致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方向出现严重的偏差,学生对活动的排斥心理不断加重,造成师生矛盾。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课堂实践应进一步改善实践方法,减少教学问题。

3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的路径

3.1综合考虑学生实际,结合教学需求开展实践活动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是很好的教育教学手段,但是在活动的组织应用方面,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需求开展活动,减轻学生的压力,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提供保障。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应用,要以学生为主导,增加学生的感悟。以“常见天气系统”一课的教学为例,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形容一下常见的天气系统,然后利用多媒体画面进行展示,让学生看到天气系统的正常变化和极端变化。下雨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是小雨淅沥和大雨滂沱是完全不同的景象,造成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别;微风徐徐和台风也是不同的景象。天气系统的教学一方面要融入学生的实际感官,另一方面要把天气系统的各类变化充分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直观的感受,加深学习印象。

3.2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源,确保地理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现阶段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落实,应站在长远的角度思考,尤其是在教育资源的提供方面,要不断优化,掌握好教育活动的合理性,让高中地理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并努力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例如,在“宇宙中的地球”一课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当地的天文馆进行参观学习。虽然书本上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要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感受,例如对于宇宙知识、地球知识的学习,在天文馆当中都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让他们对基础地理知识充分掌握,减少错误的猜想,对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积极体验。提供丰富的基础资源后,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地理素养,促使未来的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实现预期目标。

3.3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丰富地理实践活动形式

随着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意识不断增加,日常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尽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完成,丰富活动形式,给学生带来较强的新鲜感,引导学生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作用更好地巩固。在教学“河流地貌的发育”时,针对不同的河流地貌发育进行分析,黄河与长江是非常重要的河流,但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河流地貌的特点有很大差异性,此时通过小组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自主收集相关资料,教师负责收集河流地貌变化以及对地方生活有影响的图片,在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大家共享学习资料,针对河流地貌的发育状态、发育因素、发育结果等进行深入探究,改善学生的学习思维,在长期学习中取得卓越成果。

3.4提高活动重视程度,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体系不断完善,对活动开展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尽量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教学中,组织多媒体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对于视频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进行汇总,在课堂上分享,与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匹配,由此增加课堂师生互动,促使活动的内涵更加丰富,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在“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中,组织实施课堂竞赛实践活动,很多学生自认为对天气比较了解,实际上天气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利用课堂竞赛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各类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而且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对活动的喜爱程度不断提高。对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提高后,未来的活动教育空间将不断增加。

3.5完善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随着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积极落实,地理教学质量得到了科学提高,今后的课堂实践活动应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设水循环的模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思考。有的学生从土壤渗透、大气蒸发、降雨等方面分析水循环,让大家看到了水体循环的基本形态。有些学生从水质变化、不同区域的水循环着手,让大家看到了水循环所产生的影响。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应的教学视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成果,与视频内容更好地融合,促使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每一个构成部分更好地优化。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课堂要进一步改善活动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4   结语

随着教育的发展,理念的革新,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后续的教育工作能够按照新的路线进步。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開展,一定要贯彻落实生本理念,加强师生沟通,引导教师和学生换位思考,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眼界。在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布置方式上,应加强学生的参与,广泛采纳学生的建议,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重视,提升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杨金南.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活动设计——以长白山为例[J].科技视界,2021(33):55-56.

[2]李双月,王丰年.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路径探索——以中学地理活动设计课程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2):26-29.

[3]黄凤金.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野外实践活动研究——以“广州南沙产业调查”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9):74-77.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临夏州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LX[2020]GH132。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实践活动高中地理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