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2022-03-01李慧颖秧志强唐菠
李慧颖 秧志强 唐菠
摘 要:随着粤港澳三地互相交流学习的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建设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对粤港澳大湾区学生思政教育水平进行调研分析,确定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方向,通过建立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相关管理制度、评价激励机制,建立跨学科专业教师、企业工匠教师队伍,研究高校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引导粤港澳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文化价值观,增强其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课程思政;高职教育;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4-0056-04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ents in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is also facing many problem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evel of students in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the dire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determined.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agement system,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related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in the major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paperexplores to establish theteam consisted of 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 teachers, enterprise craftsman teachers, and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integration of college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guide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historical, national and cultural values, and enhance their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patriotic spirit.
Keywords: GB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s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推动教育合作发展。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要显著提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建设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示范区。近年来,在广东高校就读的港澳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粤港澳地区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机制不断完善,教育合作发展将有助于促进粤港澳三地教育制度和理念的碰撞和创新,是帮助港澳青年认识内地改革开放发展进步的机会。
一、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建设现状及困境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建设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1)香港和澳门社会的国际化与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与西方价值观较为接近,造成了港澳部分群体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弱,甚至存在抵触心态。(2)部分港澳学生对大湾区建设仍存在一种“被规划”的消极应对心态。缺乏对内地文化、历史、人文地理和政治体制的深入了解,对内地往往沉溺于主观构建的印象中,很难建立起与内地休戚与共的心态。(3)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在师生培养、招生就业、合作交流、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合作增多,要防范粤港澳三地学生在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社会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冲突。基于上述问题,有必要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将思政内容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引导粤港澳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文化价值观,增强其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
二、粤港澳大湾区学生思政教育水平调研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星形式发放问卷,有效问卷161份。正式被调查的对象为161人,被调查者都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职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调研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被调查者性别、生源、专业、年级等情况,掌握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调查学生思想政治受教育水平、课程思政的开展状况、对思政教育了解程度及认同程度。第三部分是关于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建议意见。
被调查学生政治面貌以共青团员为主,普通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类型,10%为社会生源及“三二分段”学生,50.93%为大二学生,已经学习了专业课程。被调查者对目前基础部开设的思政类课程教学效果及评价都不高,多数学生认为影响思政课学习兴趣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对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并不满意。有25.4%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较枯燥,对于“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这一问题,有34.5%和26%的学生满意度很低和较低,可见多数学生对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并不满意。
问卷第一部分首先设置的问题是“您认为高职院校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内容有无必要”,选择“很有必要”的比例是34.5%,“比较有必要”的占37.9%,“一般”的占25.6%,“很没有必要”的比例仅为2%。可见,大部分被调查者认同除思政类课程外,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学生普遍希望专业课教师在讲解思政内容时呈现的形式多样化,73.86%的学生倾向于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中。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短视频、优秀事迹、动画等形式来融入思政元素,这反映了学生希望以轻松愉悦的形式接收思政内容,如图1所示。
85.8%的被调查者认为任课教师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等方面的表现对其道德品质的影响程度较大。81.8%的被调查者认为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对其在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关心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方面的帮助程度较大。调研中,90.34%的被调查者对于课堂学习中涉及的时政类话题很感兴趣或比较关心,时政论题、国家文化、社会生活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中华传统文化、民族自豪感等思政教育内容是学生比较希望融入到专业课中学习的。课程思政内容占比情况如图2所示。
问卷中让被调查者选择“影响课程思政实施成效的最主要的因素”,调研中有34%以上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次数较少”,21.4%的学生选择 “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学素养有待提高”,选择“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占25.1%,而选择“思政内容专业课融合度不高”的占比为23.8%。可见,专业课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尝试与改进。
三、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
经过前期调研结果分析并结合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现状,提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及具体措施,如图3所示。
(一)建立课程思政管理制度
构建互动交流、联合研讨、共同展示的长效机制,制定了《环境工程系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环境工程系教师思育水平提升培训计划》,针对专业课融入思政内容建设中难点,加强系统学习及研究。
(二)课程思政与党建有机结合
创新性地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支部党建工作相结合,教师党支部利用“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解析《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日常载体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分享活动,专业教师党员围绕“讲战疫故事、悟初心使命”结合工科类专业课程分享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如在建设项目施工管理课程中引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火神山医院的建设案例,通过该典型抗疫案例呼吁学生要爱国敬业,像建设者一样在危难时刻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流量方程的介绍知识点中引入天然气管道建设的视频,教育学生在流量方程计算过程中要做到精准计算,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农村污水项目——黑臭水体治理知识点中融入了我国黑臭水体现状及政策、标准,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既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优秀案例,也使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新载体、新途径。
(三)根据港澳生源特点设计思政元素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港澳学生相比于内地学生创新意识强、社会化程度较高,但因为文化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导致他们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政教育应以就业导向、实践教学、择业创业、服务社会等方面尋找课程思政的切入点,进行课程设计的改革,制定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环保设备维修与维护、环境工程识图与CAD等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计划表,将思政元素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中充分体现出来。结合思政教育内容及专业课程内容研究探索,设计了三种课程思政表现形式,如图4所示。
1. 能与专业理论知识有机融合的思政教育方式,如环境工程识图与CAD课程任务1~6:绘制你心目中的中国红。学生在学习CAD填充、徒手画线等命令后,通过布置“绘制心目中的中国红”这样一个任务,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针对这种课程思政形式,需要结合课程各单元内容,设计新的单元课程设计。
2. 港澳学生创新意识较强,对创业、就业关注较多,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实践课时比例较高,因此可以通过引入企业“优秀工匠”的事迹,聘任“企业工匠”“创业典型”等形式,在课程实践环节实现思政教育与技能实践的融合,通过创设实际工厂的情境布置任务,加强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培育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及创新创业意识。针对这种课程思政形式,需要设计若干新的实践课程任务单。
3. 部分思政内容不易融入到专业知识中,针对这些制作相对独立的思政教育资源,时间以5分钟左右为宜,表现形式为视频、动画、课件、活动单等,灵活穿插在课程教学中,针对这种课程思政形式,制作相应视频、动画、课件等。
(四)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形成思政教学资源
本专业将思政课教师、“企业工匠”全部融入到专业课程思政团队,全面参与课程标准及课程目标设计,将思政育人目标和课程目标进行全面衔接,根据课程性质及环保专业特点,深入挖掘本专业的思政元素,共同制作课程思政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微课视频、动画、课件、教学任务单等。共同研究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的方法和技巧,共同讨论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思政要求。
(五)创新思政教育手段,完善教学评价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本专业开发了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如讨论、辩论、视频及案例教学交叉进行,实现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及手段的创新,将这部分生源从被动接受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的学习者。转变评价方式,针对社会生源,降低理论知识的评价占比,向实践及思政倾斜,同等重视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适当借助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合理奖惩。
(六)思政元素进教材
对于学生来说,教材是他们获取知识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已出版3本专业核心课教材,待出版2本,在教材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切实有效的思政教育途径。本专业将职业素养与思政内容相融合总结出如下思政元素,将职业素养内容及思政内容通过设置“环保工作先锋”“典型环保案例”等形式融入教材中,详见表1。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课程思政管理制度、课程思政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建设思政教学资源并融入教材、创新思政教学手段等方式,能够改善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摆脱困境,引导粤港澳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文化价值观,增强其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下一步要建立保障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完善《环境工程系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激励机制》,建立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常态化。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3]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7-7-20(14).
[4]徐家林.加强思政教育不能仅靠“一节课”[N].解放日报,2016-12-20(10).
[5]李如占,张冬冬.课程思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J].高教论坛,2018(6):14-16+26.
[6]马殿文,孙倩楠.抓牢新时代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N].大连日报,2019-09-10(5).
[7]李艳.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9):277+279.
[8]詹丽萍.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基于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5):134-139.
[9]曲一歌.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