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期儿童父母性教育状况调查研究

2022-03-01李佳洋刘文利

中华家教 2022年2期
关键词:父母青春期

李佳洋 刘文利

关键词:家庭性教育 青春期 父母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青春期的年龄范围划定为10~20岁,其中女孩的青春期时间跨度为10~18岁,男孩的青春期时间跨度为12~20岁。由于性激素大量分泌,儿童进入青春期后性生理和性心理方面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例如,他们情绪会不稳定、敏感;与父母交流减少;他们会更加注意自身的性特征、身体变化,更加注重自己的着装打扮,会渴望与异性交往等。而且,由于青春期儿童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均衡、不同步,他们还会因此面临如何发展自我概念,如何正确对待和表达性感觉、进行正确的性探索,如何建立积极的性态度以及正确看待性行为等挑战。

青春期性教育需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需要在儿童步入青春期的前2~3年为他们进行性教育,这不仅能够帮助儿童在出现身心变化之前就有相关的知识储备,还能够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自己将要面临的变化。这样,当青春期到来时,儿童就不会因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产生过大的压力和困惑。

青春期性教育不仅需要来自学校的教育,更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本研究以父母和家庭作为切人点,通过对五至八年级学生家长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知识、态度的调查,分析青春期家庭性教育实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希望对提高青春期家庭父母的性教育意识、推动父母为即将进入青春期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开展家庭性教育提供借鉴。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于2019年3月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区某学校五至八年级中小学生父母进行《青春期早知道》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41份,回收有效问卷137份,有效回收率为85.3%。年龄方面,在被调查的父母中,小学生父母82名,其中,母亲72名,平均年龄为38.58±3.05岁;父亲10名,平均年龄为40.88±4.16岁。初中生父母55名,其中,母亲47名,平均年龄为38.23±2.62岁;父亲8名,平均年龄为39.83±1.72岁。受教育程度方面,在被调查的父母中,小学学历1人,占比0.7%;初中学历12人,占比8.8%;高中学历44人,占比32.1%;本科学历78人,占比56.9%;硕士学历2人,占比1.5%。

(二)问卷内容

本研究以联合国2018年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及相关文献的性知识内容条目为基础,自编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背景信息。包括父母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以及孩子学龄段等。(2)家庭性教育开展情况。包括基础性知识、青春期性知识、父母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恋爱态度和父母在开展家庭性教育过程中的状况4个维度,共16题。见表1。

问卷采用等级计分法,在知识维度中,答对1项记1分;在态度和技能维度中采用李克特量表计分法,“完全同意”1分,“基本同意”2分,“基本不同意”3分,“完全不同意”4分。在知识维度中,得分越高,知识水平掌握程度越好;在态度维度中,得分越高,父母的态度越积极;在技能维度中,得分越高表示家庭性教育开展情况越好。其中,问卷中“您的性知识主要来源渠道是什么?”一题以收集计数数据资料的方式了解被调查者的相关信息情况,因此不使用上述计分标准。

(三)调查结果

1.父母性教育基础知识现状

调查显示,当问及“您认为性教育包括什么内容”,大部分父母认为“性知识”“预防性侵害”以及“性观念”属于性教育的内容(正确答案包含给出的16个选项),有3人全部回答正确,占比0.22%(见表2)。

與此同时,对父母性知识来源渠道的调查显示,父母获取性知识的来源渠道前三位分别是科普读物(64.7%)、医学书籍(47.8%)、网络(41.9%)。即大多数父母的性知识来源基本以“自学”为主,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的性教育(见表3)。

2.父母青春期性知识现状

当问及青春期是指哪个年龄段,有40.4%的父母回答正确。当问及男孩青春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有73人(53.2%)全部回答正确[正确答案包括:长出体毛(胡须、腋毛、阴毛);变声及喉结长大;睾丸和阴茎变大;出现遗精];当问及女孩青春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有27人(19.7%)全部回答正确[正确答案包括:长出体毛(腋毛、阴毛);乳房隆起;臀部变宽;月经来潮;变声]。其中,有48.5%和43.4%的父母知道女孩青春期的变化包括“臀部变宽”和“变声”。当问及“进入青春发育期的男生每月遗精一两次是否会影响健康”,有55人(40.1%)回答正确,即选择否;当问及“自慰本身是否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有24人(17.5%)回答正确,即选择否。这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父母对孩子青春期时身体会发生的变化并不完全了解。

3.父母对青春期恋爱的态度

调查显示,76.5%的父母认为孩子在青春期不应该谈恋爱;如果发现孩子恋爱,有72.3%的父母会表示反对并要求孩子结束恋爱关系;有82.3%的父母认为青春期恋爱一定会影响学习。但是,有91.6%的父母认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喜欢一个人是非常正常的”,可是当孩子涉及恋爱问题时,绝大多数父母却持相反的态度。这种矛盾性的现象,表明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并没有科学的认识,虽然了解孩子在青春期会有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却由于各种原因压制孩子的需求,凸显了父母对青春期恋爱焦虑和担忧的态度,进而表现出对孩子权利、尊严和成长需求忽视的行为(见表4)。

4.父母家庭性教育开展情况

调查显示,76.5%的父母报告从未主动向孩子教授性教育知识;82.3%的父母报告面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不知道如何回答;73.3%的父母报告想到与孩子谈性会感到不安和害羞。有28.5%的父母报告自己的孩子从不主动找自己沟通关于他的困惑,虽然有71.5%的父母表示孩子曾主动找过自己沟通关于他的困惑,却鲜少涉及性教育的内容(见表5)。

(一)父母对性知识的掌握水平较低,影响青春期儿童家庭性教育开展的行动性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家庭性教育实施程度较低,同时父母在开展家庭性教育过程中会面临较多的困难,包括不知道正确答案、谈性时会感觉不安和害羞等。大多数父母希望为孩子提供性教育,却苦于不知道如何回答。父母对性教育知识需求十分迫切,这与黄娜、张红梅等对父母性知识不足及需求性的调查结果一致。性知识水平不足也许正是造成父母忽略对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进行关怀和引导的基础性原因。

(二)父母对性知识内容认识的偏差,影响青春期儿童家庭性教育实施的全面性

分析结果显示,许多父母认为“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和“恋爱关系”等知识不属于性教育内容;“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办法”等技能不属于性教育内容;“价值观”和“歧视与偏见”等态度不属于性教育内容。事实上,这些均是性教育中的核心内容。2018年,联合国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明确指出,全面性教育中的“性”包括人对身体的理解和人与身体的关系、情感依恋和爱情、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社会性别认同、性倾向、性亲密、性愉悦和生殖。这表明绝大多数父母并不了解什么是性教育,以及性教育的概念内涵和实施目的。本调查分析结果认为,这亦与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学校及家庭性教育的缺失有关。如前文所述,本次调查的家长集中为“70后”和“80后”群体,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性教育本身并不是当时相对保守年代的“必需品”,甚至是其父母难以或羞于向子女启齿的“私密事情”。由于家长本身的性教育知识匮乏,性知识来源渠道单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的性教育,因此,家长这些成长经历中性知识的“私密属性”,造成了其对性知识以及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和偏差,进而影响了对孩子家庭性教育的实施。

(三)父母对恋爱态度过于保守,影响青春期儿童家庭性教育的完整性

本研究调查显示,在青春期恋爱态度方面,大多数父母对青春期恋爱持保守态度,对孩子恋爱持反对意见,这与王惠萍等于1991年的调查结果一致,即近几十年来,父母对孩子的恋爱态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包括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变化缺乏了解和关注。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几乎未能从父母身上获得完整的、系统的青春期性教育,如与恋爱有关的知识、态度和技能等各方面的引导。但事实上,青少年的恋爱行为并不罕见,如高函青等于2019年对1万余名初二学生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身边的某位异性朋友或者同学产生浪漫情感的比例达41.4%,谈过恋爱或正在谈恋爱的比例达12.1%,其中男性比例达61.0%。这表明,青少年恋爱是普遍存在的。但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父母的态度并没有随着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而变化,父母没有正确看待和处理相关问题的知识储备,从而影响了其家庭性教育的实践,并采取将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恋爱贴上耽误学习、丢人、羞耻等标签的方法,一味地威胁、恐吓和阻止,不允許恋爱,但这样的行为往往适得其反。

(一)提高父母性教育知识和技能水平,树立积极的性教育态度

性知识储备是父母实施家庭性教育的重要基础,而性教育态度能够帮助父母形成对自身、对他人、对性和性教育的准确理解。同时,性教育技能可以帮助父母采取行动,包括沟通、倾听、与孩子建立和谐亲子关系、建立同理心、获取科学的知识或信息等。知识、态度和技能三者并不一定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反复的、相互巩固的过程。在家庭性教育过程中,需要父母不断地学习、复习、强化,以促进技能水平的提高,即提高家庭性教育的实施水平和质量。

(二)引导父母建立正确的子女恋爱态度

吕明利等在《中学生早恋心理研究的启示》一文中曾提及,西方的社会心理学家将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的恋爱行为称为“青春期恋爱”,这一用语既确定了概念的时间,又确定了它的含义,但同时也未加任何道德评价。父母需要认识到,青春期儿童出现恋爱现象有其生物学基础,这对于他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青春期儿童发展恋爱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亲密伴侣,而是为了探究整合的自我形象,实现自我认同。与此同时,亲子关系质量对青春期儿童的恋爱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青春期早期,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通过鼓励青少年积极地融入同伴群体、形成高群体认同感,从而规范他们在恋爱背景下发生正常轨迹的浅层性行为(如牵手、拥抱、亲吻和隔着衣服抚摸)。而敌意式的父母教养方式容易引起青春期儿童偏离正常群体产生问题行为,在恋爱背景下他们会过早地发生深入性性行为。父母需要通过学习引导自身建立正确的青少年恋爱观:性成熟是自然现象,培养孩子积极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用积极的方法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比一味地视“恋爱”为洪水猛兽更为科学有效。因为这不仅是尊重孩子权利的表现,更能够确保孩子健康、福祉和尊严在成长过程中的实现。

(三)提高父母开展家庭青春期性教育的能力

全面性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过程,它着眼于性与生殖健康,包括:性与生殖相关的解剖学与生理学知识;青春期性发育;月经与遗精;生殖、现代避孕方法、怀孕与分娩;以及包含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在内的性传播感染。全面性教育还包括广义上的性、人权、健康与相互尊重的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个人及社会价值观、文化及社会规范、社会性别平等、无歧视、性行为、基于性和性别的暴力等内容。全面性教育致力于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循证的、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性知识。与此同时,全面性教育还包括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生活技能的学习。这些态度与技能,有益于个人健康和福祉的实现。

从本调查中可以看出,“不好意思开口”“害羞”等因素是影响父母开展家庭性教育的最大阻碍之一。而当孩子进入青春期,随着与父母的交流减少,与同伴的交流增多,父母和孩子沟通不畅,更使青春期家庭性教育的开展难上加难。事实上,父母越早与孩子谈与性有关的话题,越容易与孩子建立真诚的亲子关系,越容易取得孩子的信任。因此,无论孩子是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兴趣,还是出现了对恋爱的向往,请父母一定要听一听他对这些行为的感受和想法,和他聊一聊这些行为背后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与他一起探讨做出怎样的选择对自己是有利的、负责任的,成为孩子内心世界的聆听者。因此,我们建议家庭性教育要早开展,可以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游戏是最佳的儿童教育方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过程中,轻松的环境、欢乐融洽的气氛和温暖的亲子沟通都能够更好地促进儿童吸收知识和习得本领。同时,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里还能够很好地减轻父母的焦虑和害羞,父母也可以在这些过程中获得性教育能力的提高。如果父母能够从孩子出生起就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家庭性教育,那么当孩子到了青春期,相关的家庭性教育开展也会自然地、顺利地进行,因为性教育并不是断层式的、碎片式的教育,而是连贯性的、系统性的教育,并融人在每一日的生活当中。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未成年人,学校、幼儿园应当及时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与此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指出,“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維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内容提示我们,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监护、教育等的责任主体,而性教育是儿童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家长必须重视儿童性教育。同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进一步地强调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同时,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多项条款中均涉及了与性教育有关的内容,例如,“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等内容。

综上所述,父母作为对未成年人进行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内容,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开展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不仅是为人父母所必备的能力,更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和法规的指引。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发展方面的任何忽视都会对其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性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父母性知识的培训、帮助父母建立积极的性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父母成为家庭性教育的实施者、发挥家庭性教育的优势作用,是保障即将进入青春期和处于青春期的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且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父母青春期
青春发育期提前的影响
生命的勇敢与脆弱:对《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和《折翼天使》的比较研究
影响四川省大学生与父母相处和谐度的原因研究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