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不能是一种“惩罚”

2022-02-28张晓华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31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惩罚

张晓华

看到一则与劳动有关的旧闻。山东济宁一个五年级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家长施行过多种教育方式,效果都不太明显。父亲将孩子带到车间里铲沙体验生活,在气温高达40 多度的车间里,这个10 岁左右的男孩手握大铲,满头大汗,一脸不快。孩子第一天累哭几次,回去后主动写了一小时作业,但还是忍不住继续跑出去玩,父亲接着几天都让孩子去挖沙,“让他自己去领悟”。网友们看到这一幕,对周先生的做法都持认可的态度。笔者却认为,劳动是很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劳动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劳动不能成为一种“惩罚”的形式!

看一看我们的身边,也不缺乏这样的例子。学生犯错,或罚擦一个星期的黑板,或打扫一个星期教室的卫生,有些教师将学生犯错和劳动教育联系在一起,劳动成为对学生的一种“惩罚”,这会让学生怎么来看待劳动,又会以怎样的心情来参与劳动呢?

其实,劳动教育完全可以发挥出它对学生成长更大的积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劳动就不可能生活,从劳动开始认识世界——只有在这个条件下,人才能理解和盼望劳动的欢乐。”劳动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个教育过程。劳动应当真正回归到应有的样子,激发起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而不是将劳动看作是一种受罚和被批评、被教育的方式。劳动帮助我们形成对学校、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主动乐观的态度。在劳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掌握很多劳动的技能,还能感受劳动所带来的身心放松和享受劳动成果的快乐。要是把劳动当成是一种“惩罚”的话,还能体会到这些感受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劳动的主动参与,会让学生的成长缺少了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识,把劳动作为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手段,再积极创造劳动的机会,增加学生的劳动体验,教育他们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从自我服务做起,从尊重和善待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做起,把劳动作为学生成长教育极其重要的一个支点,发掘劳动中蕴含的巨大的教育力量,这才是我们应该进行的劳动教育,而不是将劳动当作对学生的一种“惩罚”,这远远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初衷,也忽略了劳动对于一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

“犹如犁铧因天天耕地会脱锈而光洁如镜,人的心灵也会由于劳动,克服困难,勇敢地对待失败,不为成绩所迷惑而闪闪发光。”但愿苏霍姆林斯基的谆谆教诲,能够带给每一位教育者发自内心的共鸣,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地开展劳动教育。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惩罚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惩罚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