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结合PBL教学法在护理药理学中的应用

2022-02-28李长菊

科学咨询 2022年1期
关键词:感冒药药理学护理学

李长菊

(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青海海西 817099)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1]。现代护理药理学作为药理学的分支学科,是现代药学、医学、护理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桥梁学科,连接着护理专业的基础学科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临床学科,护理药理学的发展与医学科学的进步、药学科学的发展、护理学的提升和人类防病治病、健康维护关系密切,在现代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法就是将药理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互联系起来,首先由老师列举案例,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继而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3]。

一、学生学习护理药理学存在的困难

1.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要求重点掌握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用药护理部分的内容。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欠缺,很多知识点容易混淆,加之该课程的一些药物作用机制等知识点比较难理解,导致学生对药理学的知识掌握甚少,不能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生活实际当中。

2.护理药理学中药物种类繁多、名称多、药理作用多、临床用途多、不良反应多等因素,再加上开设此课程时护理专业临床课程还没有全部学习完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药理学的知识难掌握、难记忆、易混淆,因此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不高。

3.护理药理学知识教学中,案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差异,教师需根据学生的需求对资料进行收集及筛选,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问题,该过程看似简单,在操作过程中需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年轻教师缺乏临床经验,寻找适合的案例及针对性的案例较为困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针对选择的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课上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问题及深度合理把握,并不断积累经验,但此过程往往是教师面对的难点。

二、探索药理学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1.药理学课程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需要具备药理学知识,没有哪个临床科室不需要用到药物治疗。因此,对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加强,以往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药理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很有必要的[4]。

2.我们尝试在护理药理学课堂中融入案例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等知识。以“理论—实践—生活”为一体的模式,使学生具备在学习、临床工作、生活中针对不同症状合理选用药物的能力;具备将所学的各章节内容联系起来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把药理学内容熟练应用于生活常用药物的用药指导中,减轻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轻松掌握《药理学》的重点内容,为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3.以往的课堂教学大多是老师讲,学生听,即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得很好,仍然不能和所学的相关临床课程灵活地融合起来,也不能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更不能与临床结合起来。为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使学生能结合临床,灵活应用到生活实际中,不仅受益于自己还要受益于周围的人以及广大的患者,让更多的人学会合理使用药物。

三、教学方法实施过程

1.在药理学教学中,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入案例分析,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5]。比如,李某是一名货车司机,近日由于感冒身体出现全身酸痛、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自行在药店购买红色包装的新康泰克服用。请问李某可以使用此类感冒药吗?李某在服用此感冒药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感冒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年四季中都有可能发生,此类疾病在临床最为常见,治疗及时能很快康复,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若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引发很多并发症,如常见的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中耳炎等。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优先查找资料得到:

感冒病因:感冒主要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其中85%是病毒感染引起;其余10%-15%是由其他因素感染引起,主要是细菌感染。

感冒常见症状: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咳嗽、鼻塞、打喷嚏、流涕、鼻和喉部灼热感等。

药物主要成分,如表1。

表1 新康泰克(红色装)成分表

感冒时出现的症状较多,诸多感冒药的主要成分中涉及药理学知识也较为广泛。本案例所涉及的课程章节内容有解热镇痛抗炎药、呼吸系统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抗组胺药等,与实际生活中的感冒、临床合理选药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形成一个课堂教学模块即“理论—实践—生活”。

以此激发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兴趣,从仔细阅读药品外包装上的基本信息为切入点,使学生掌握药品的名称、主要成分、适应症等,再深入学习药品说明书,熟悉药理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对常用感冒药(新康泰克红色装)药品主要成分,提出问题:(1)为什么感冒药的成分有对乙酰氨基酚、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伪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2)为什么感冒药制成复方制剂。对新康泰克红色装的主要成分,逐一进行分析药理作用、相对应的用途及出现的不良反应。

3.通过课堂的讨论与学习,此时学生可以回答教师给出的案例中的问题,李某是一名司机不能使用红色包装的新康泰克,因为此药的主要成分有马来酸氯苯那敏,是抗组胺药,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致使患者使用后出现嗜睡、定向力差等,不能从事驾驶员工作。感冒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出现的症状不同,也有可能几种症状同时出现,因此常用感冒药为复方制剂。李某如确实需要服用此药,用药之后不能再驾驶车辆;或更换其他不含抗组胺药成分的感冒药物。以此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其他常用感冒药,如表2。

表2 常用感冒药成分表

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又掌握了抗病毒药物、中枢神经兴奋药的相关内容。

4.使用课堂导入法,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药物机制及药理反应后,将相关的案例导入,使学生对药物有全面地认识,此基础上适当将案例导入,让学生仔细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释及想法,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巩固,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应当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讲解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中,讲解药物的机制及反应后,选择案例展示。教师使用幻灯片,比如,一个女性患儿,年龄是8岁,存在感冒及发热病情,体温在38℃,患者口服0.25g利君沙及0.3g复方阿司匹林,患者口服药物30min后,儿童出现剧烈咳嗽及呼吸困难等情况。进入医院后,体温是37℃,患者呼吸急促,存在轻度紫绀,咽喉部充血,儿童有哮喘史,临床诊断为阿司匹林引发的哮喘。结合该案例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案例导入过程中,将药物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整合,让琐碎的知识变得动态化,从而体现知识的实用性。在课堂上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相互讨论,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知识。

四、教学结果

教学结果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结果分析。发出调查问卷125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分析结果统计如表3。

表3 学生对护理药理学案例教学结合PBL教学方法满意度调查结果(%)

五、教学效果评价

案例教学结合PBL教学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方法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于学习基础课学生而言,较早地接触临床知识,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又增加了学习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案例的研究讨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如拓宽知识面、促进知识融会贯通、易于理解掌握课堂知识、学习效率高、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团体合作能力、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提升临床思维应变能力[6]等。

同时笔者也发现,学生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较多,提出的问题也会更多,因此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机会。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及常见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必须用心研究、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在教学中灵活应用。

猜你喜欢

感冒药药理学护理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护理学杂志》稿约
为什么感冒药和退烧药不能一起服用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某儿童医院抗感冒药品种及使用情况分析
小感冒致死 这几个误区你中招了吗?
艺术药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