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理念下的跨学科主题单元课程设计
2022-02-28付玉杰史文波
付玉杰 史文波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以学科教学为主,“大概念”理念在我国尚未得到深入研究与运用,基于“大概念”理念的课程设计,特别是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也较少,本文以小学一年级“动物”单元为例呈现我校教师利用“大概念”理念组织跨学科教学的基本模式。此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综合考虑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像专家一样去探究,并引发深入思考,还能促进学生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将学科中的单一思维模式转化为综合思维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大概念”理念下的课程设计
“大概念”也被译为大观念、核心观念、核心概念等,它可以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迁移。我国知名学者刘定一把跨学科主题课程界定为一种跨越学科界限,从实际生活中寻找主题来组织课程,并能使学生从中习得各种各样的知识、经验、技能的课程。那么,怎样设计跨学科的主题单元课程呢?根据以往的研究实践经验,笔者总结出了设计跨学科主题单元课程的四个步骤,第一是从国家课程标准中寻找不同学科的交集点,第二是从学生的兴趣中寻找共同关注点,第三是从国家教材及教学用书中寻找内容及学生能力的交叉点,第四是与IB课程对接寻找验证点。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建构了“四点模型”来呈现主题单元课程的设计路径。(见表1)
在四点模型中,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学生关注点、教材、IB课程,确保生成的“动物”单元主题及“多样、生存、系统、责任”四个大概念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生成基本问题
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学校基于“大概念”理论,设计了一系列课堂基本问题,它有四个特征:首先,经得起反复研讨;其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再次,能够吸引学生;最后,体现专家思维。所以,教师在设计基本问题时要注意问题要能引领学习方向,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要能启发学生深度、持续思考;要能联结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并使学生将经验迁移到其他情境。
笔者将“动物”单元中的四大概念与国际文凭组织(IB)的八大概念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对比,生成了“动物”单元的四个基本问题:地球上的动物都是什么样的?动物靠什么生存在地球上?沒有了动物,地球会是什么样子的?人类可以为动物做些什么?通过设计基本问题,学生更易理解课程主题与课程内容,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了他们的深度学习。
三、制订单元目标
一般而言,制订单元目标要从学生的学习行为角度出发,融合“大概念”理念,提出单元主要学习目标。经过分析,我们将“大概念”理念、基本单元教学目标、基本问题、学习方式、培养能力、培养品质进行整合,制订出本单元的目标:通过观察和探究,能够基本了解动物的概念、分类、特点、习性等,并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动物的多样性;深入了解动物外形和习性与生存的关系;理解动物与植物,以及人类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保护动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从而成为热爱大自然的人。
四、重构学习任务群
短时间内学生不会对所学知识有深入理解,需要教师根据单元目标设计引导性的基本问题,并组织长期学习活动,才能让学生在主动讨论和探索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动物”单元的教学设计,突破课本的禁锢,从不同视角整合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其中包括部编版、苏教版、人教版等多版本、多学科的教材和阅读书目,《与恐龙同行》《人与自然之角马大迁徙》《疯狂动物城》等网络视频资源,以及校园、社区、实践基地等实践资源。通过整合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等学科,将教学活动紧扣教学目标,重构了四个学习任务群:动物知多少、与动物同行、没有动物行不行、保护动物我行动。每个任务群又以基本问题为引领,分解为2~5个学习活动,由4~5名教师共同施教,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在探究中解决一系列问题。重组的任务群让学生打破学科界限来研究动物,从更广阔的视野探索动物与植物、人类的相互联系,达成对“动物”这一概念的深入理解,具体任务群的设计见表2。
学习任务群由不同的学科活动组成,活动之间联系紧密,层层递进。如在完成“保护动物我行动”任务群时,学生要先在教师的引导下搜集大量动物灭亡和动物生存现状的资料;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其原因,并将探究成果向全班展示;最后,教师结合动物进化史,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与地球环境的联系。与此同时,学校还规划了许多课程实践活动场所,为师生提供调查研究和亲身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观察发现—大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思维,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比如在教授《西瓜虫住哪儿》这一课时,学生首先从自己的观察中提出问题——西瓜虫喜欢住哪儿;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接着,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与推理;最后,师生到校园或公园中观察西瓜虫的生活环境,得出结论。
“动物”单元是基于“大概念”理念展开的一系列学习任务群,它把分散于各个学科的有关动物的零散知识点,按照认知逻辑进行重新组合。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建立起对动物的系统认知,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设计教学评价方案
教学评价应该与单元课程的教学框架相对应,要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第一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通过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作品,根据作品反馈对课程进行评价;第二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测评,通过检测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各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达成程度,对课程进行评价;第三是综合评价,通过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课程进行整体综合性的评价,这一般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这样多维度的课程评价,既考察了学生的必备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
通过多次系统的教学评价发现,基于“大概念”理念设计的“动物”跨学科单元教学取得了较大成功。从收集的学生学习成果反馈来看,学生不仅在识字量、阅读量、计算等方面大大超出了国家课程标准要求,而且在这过程中形成的“观察—记录—推理—实验—得出结论”问题解决思维,让他们的综合素养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晏婴小学)
责任编辑:刘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