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实验活动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2-02-28孙金凤
孙金凤
小学科学具有实验性、操作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将游戏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相结合,可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协作精神,以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实验活动的意义
1.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且精力旺盛,十分活泼。游戏深受学生喜爱,将科学知识融入游戏中,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变魔术、讲故事、木偶表演等游戏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详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对实验现象进行研究和探讨,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陶冶学生的科学情操,从而实现寓教于乐,提升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做实验来获取知识。将游戏活动与科学实验相结合,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提升认知水平,促进其科学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自主分析、实验和总结的过程中,可充分培养探究能力和想象力,进一步提升科学认知能力,从而推动科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3. 培养学生的科研协作精神
科学实验游戏一般需要两人以上才能完成,这考察了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与同伴相互沟通和交流,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而且提升了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比如,在“比比谁的灯泡亮”游戏中,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实验教学,学生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基于游戏实验活动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1. 构建教学情境,设计游戏导入环节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不断提高。课前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开端,直接影响后续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要做好课前导入,通过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在教学《玩磁铁》时,教师可以表演“小燕子飞起来”的魔术,并创设问题情境,询问学生其中的原理。在这个过程中,魔术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且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样的课前导入,有效组织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磁铁的兴趣,进而为后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规划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规划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提高科学认识与科学思维能力。
(1)“取名字”游戏。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不同形状的磁铁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对磁铁建立一个初步的认识;最后让学生给不同形状的磁铁取名字。学生十分踊跃地参与其中,脑洞大开,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奇特名字。“取名字”游戏,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磁铁的认知,进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2)“给磁铁找朋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磁铁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可设计“给磁铁找朋友”的游戏,渗透磁铁的性质。游戏具体操作过程为先将磁铁和回形针、铁夹子、铜螺帽、铝丝、积木、橡皮、卡纸等物品放在一起,告知学生磁铁的“朋友”会和磁铁紧紧挨在一起,让学生猜一猜哪些是磁铁的朋友。然后引导学生开展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磁铁可以吸引回形针、铁夹子等铁质物体,而铜螺帽、铝丝、积木、橡皮、卡纸等物品不能被磁铁吸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实验结论,得出“磁铁可以吸引铁”这一特性。
(3)“捉迷藏的好朋友”游戏。当学生对磁铁性质有了进一步认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运用,加强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教师通过设计“捉迷藏的好朋友”游戏,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磁铁的“好朋友”。具体操作方法为: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教室中能够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如铁质文具盒、硬币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硬币可以被磁铁吸引,而有的却不可以,进而产生疑问。这时教师应给学生讲解硬币的成分,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科学家发现磁铁性质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除了铁制品外,磁铁还可以吸引镍和钴制品。这个游戏加深了学生对磁铁的进一步认识,进而提升了他们的科学认知水平。
(4)“让小鱼游起来”游戏。通过上述三个游戏,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接下来可利用“让小鱼游起来”的游戏,让学生认识磁力的变化规律。具体操作為找一个装了半瓶水的玻璃瓶和一个空的玻璃瓶,分别装一条铁“鱼”,要求学生在不移动瓶子的情况下让铁“鱼”游动起来。根据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做实验游戏得出结论,磁铁不仅能吸引铁,还能隔着空气、水和玻璃吸引铁。对于学生的这一结论,教师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磁铁可以隔着所有种类的物体吸引铁吗?教师取出材料盒中的塑料板和不同厚度的书,让学生进一步实验探究。学生得出结论:磁铁能隔着塑料板、薄的书等材料吸引铁。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磁铁只能吸引铁“鱼”,却不能让它“游动”起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磁力的变化,将铁“鱼”放置在不同位置,让学生用磁铁进行吸引,观察磁力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四个游戏,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切实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综合能力。课程最后,教师解释了“小燕子飞起来”的秘密,完善了学生的科学认知体系,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研究态度。
3. 拓展教学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在课堂结尾,教师可对学生渗透科学文化渊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磁石的发现”短视频,让学生了解我们祖先发现磁石性质的过程,以及世界上第一个指南工具——司南的发明过程。让学生明白,司南不仅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还见证了千百年来磁铁的发展。现如今,磁铁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材料,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入游戏实验活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学习中。同时,教师通过游戏,可构建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拉近学生与科学的关系,进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刘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