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慈欣对元宇宙的担心是否 杞人忧天?

2022-02-28

国际公关 2022年1期
关键词:哈勃刘慈欣星系

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两种体系,一个是宇宙星系,一个是人类大脑

2022年1月25日,有两则科技新闻引起我的关注:一则是马斯克的SpaceX公司面临破产的风险,因为其研发的可装载于星舰之上的猛禽发动机一直停滞不前;一则是扎克伯格的Meta公司联手英伟达公司打造全球最强超级计算机RSC(人工智能研究超级集群),它号称“元宇宙巨兽”。有意思的是:上述公司一个“向外”的,研究的是外太空探索;一个是“向内”的,研究人的独特性及如何建立连接。

其实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两种体系,一个是宇宙星系,一个是人类大脑。

我曾经看到过一张叫“哈勃遗产场”的照片,是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在16年来对宇宙观察的结果。这张图片包括大约26.5万个星系,其中最古老的星系可以追溯到133亿年以前。在哈勃深场照片中,一个看似黑暗无物、很不起眼的一个细小区域里,如果将它放大,竟然有发现有超过3000多个星系,远达120亿光年,可见宇宙有多么浩瀚。

而唯一能与浩瀚宇宙的复杂性相媲美的,就是人的身体组织。比如说人的大脑里面的神经元,就像一个一个星球一样,而神经元集群则像太阳系、银河系一样,在高效复杂地运作;另外比如人体的蛋白质,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它们的不同组合,幻化出N种可能的排序来。

至今为止,不同时代的科学家们使用了一切能利用上的先进工具检测蛋白质序列,从X射线、核磁共振仪、冷冻电镜一直到今天的AI计算机,至今为止已经检测出多达2亿个蛋白质序列,并还原了18万个蛋白质结构。但还是太慢。为此,诞生了用计算机来检测蛋白質序列的大赛——CASP大赛,鼓励大家用AI计算机加快对蛋白质的测序。

佛学中说:“一念三千世界”。意思就是人在动念的一刹那,就会涌现三千个大千世界。这句话其实运用于人的大脑结构、还是宇宙的无限,都是十分贴切。

前不久,中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对当下元宇宙的热潮提出了担心。他说:“人类的未来,要么是走向星际文明,要么就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虚拟世界中。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这将是一场灾难。”

刘慈欣和阿西莫夫是我喜欢的两个科幻小说家。但我觉得刘慈欣对元宇宙的担忧有点“杞人忧天”了。因为当今科技界对外太空的探索和对人本身的探索远远不够。如果说这种探索有100步的话,那么现在人类还刚刚迈出第一步,远未到二选一的程度。

其实无论哪一个领域做出突破,都会对另外一个领域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既需要研究外太空的科学家,也需要研究人本身的科学家;既需要马斯克这样的企业家,也需要扎克伯格这样的企业家;既需要刘慈欣的《三体》、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也需要《雪崩》、《头号玩家》、《失控玩家》这样反应元宇宙的艺术作品。两者是并行不悖的。

其实,无论是外太空探险,还是人工智能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前者如刘慈欣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则”,后者如马斯克一度警告人工智能的危险性。但这都是应该在研究和发展过程中解决的问题。人类不可能一直裹足不前、停滞在混沌愚昧之中,不断拓展生存与思想的边界,正是人类的天性。

猜你喜欢

哈勃刘慈欣星系
跟着星系深呼吸
迄今发现的最大星系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哈勃的“366日”(下)
哈勃的“366日”(上)
星系大碰撞
地外星系
刘慈欣:如果有可能,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未来
“哈勃”,25岁生日快乐
永远的哈勃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