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分析《赎罪》

2022-02-28卞晓洁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赎罪亚里士多德诗学

摘 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古典美学理论的源头之作,其提出的悲剧理论思想在后世占有重要的地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2001年创作的《赎罪》在问世后就遭遇了各种褒贬不一的声音。文章通过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的情节、过失、净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小说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恐惧和怜悯之情的。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悲剧理论 《赎罪》

一、引言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也被称为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诗学》不仅深刻地论述了艺术的本质和意义,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和悲剧规则。《诗学》的第六章第一次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悲剧的定义,全面地揭示了悲剧的性质与特征,又具体阐述了悲剧主角的“过失说”、情节构成要素以及悲剧对人的心灵的净化作用。《诗学》对于悲剧结构的探讨,不仅开创了悲剧的基本理论形态,更是对于古希腊丰富的悲剧创作和演说的总结,即使在今天,其悲剧理论也依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诗学》中的悲剧理论来分析小说《赎罪》。

二、关于《赎罪》

伊恩·麦克尤恩是20世纪英国文坛上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风格深受个人以及家庭生活的经历和自身社会性格的双重影响,其早期作品热衷于描写美国传统社会中价值观的严重颠覆,并且彻底揭露了美国人性的阴暗,后期开始有意识地避免性虐、乱伦、谋杀等一些黑色的社会禁忌主题,转而热衷于描写美国战争中的创伤、政治危机、道德主义信仰等严肃的社会话题。其作品《赎罪》自2002年出版以后,褒贬不一,虽然在美国本土期刊备受读者冷落,却在海外多次获奖,被《时代周刊》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百部长篇小说之一。

作品的第一部分写1935年的塔利斯庄园里,年仅13岁的庄园主小女儿布里奥妮在窗边看到自己的姐姐塞西莉亚与女佣家的儿子罗比发生争执,姐姐随后在罗比面前脱下衣裙跳入水池。布里奥妮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拆开了罗比给姐姐道歉的信,看到了信上罗比的粗鄙污秽之语。在晚上自己家举办的宴会中,她又撞见姐姐与罗比在书房交缠的身影,导致对罗比的误会不断加深;而恰巧当晚,表姐劳拉在外遭受了强暴,年幼的布里奥妮误以为之前姐姐也遭到了罗比的强暴,就联想到了罗比之前的所作所为,认为强暴了表姐的人也是罗比,导致罗比入狱。第二、三部分描写1940年到“二战”初期,此时的罗比为了洗刷自己的耻辱在三年刑满以后毅然选择从军,塞西莉亚也离开家追寻罗比的脚步,他们历经了很多磨难最终在一起。彼时的布里奥妮已经年满18周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认识到了当初的谎言犯下的错误亲手摧毁了姐姐和罗比的幸福,于是放弃了去剑桥留学的机会离开了家,去了圣托马斯医院当了一名护士,希望可以在伤员中发现罗比,也努力寻找自己的姐姐,并修改证词、重新申诉、指认真正的凶手,企图可以赎罪。故事的尾声发生在1999年的伦敦,在布里奥妮77岁生日的那天,她已经成为知名小说作家,自述前三部分的内容是为了忏悔年少时犯下的“罪行”。遗憾的是,罗比因为心脏败血症复发死于敦刻尔克大规模撤退前夜,姐姐塞西莉亚也在同年九月在贝尔罕姆地铁一号车站的爆炸中不幸丧生。“我”原本有一个机会去探望姐姐,却在罗比墓前怯懦地停止了脚步,而当年真正强奸劳拉的却是巧克力大亨保罗·马歇尔,他们在多年以后步入了婚姻殿堂,生活也愈来愈好,丝毫没有良心的谴责。

麦克尤恩以舒缓而富有戏剧张力的叙述方式描写了一个“杀人赎罪”的故事,虚幻与真实相交替,更是让我们对于故事的结局出乎意料。

三、《诗学》中的悲剧理论在《赎罪》中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中提出了戏剧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悲剧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的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个定义全面地揭示了悲剧的性质和特征,集中表述了他的悲剧观、戏剧观。

在《诗学》第二章,亚里士多德强调悲喜剧的差别:喜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还要坏的人,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还要好的人。这句话指出了悲剧人物的地位比我们普通人应该高,也就说明了人物自身就决定了悲剧题材的严肃性。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过失说”,悲剧中的人物在满足善良、适合人物的身份、近似真实、首尾一致时,还应该是犯错误、有弱点的好人。

净化可以视为悲剧的最终效果,在亚里士多德给悲剧所下的定义中,最后一句涉及悲剧的效果:“通过引起的怜悯与恐惧之情,来使这两种情感得到净化。”净化一词的希腊原文是“卡塔西斯”,那么关于卡塔西斯作用通俗的解释就是,在观看悲剧的时候,观众的感情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锻炼,经多次的反复就能养成一种新的习惯,潜伏在内心,等到他们在现实中碰到别人或自身遭受苦难时,就能自我控制,使情感适度,或能自我激发,使得情感得到净化。

(一)情节论下的赎罪故事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列出了悲剧的六大成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情节,说情节是悲剧的基础,又是悲剧的灵魂。借此,他强調悲剧的完整,指戏剧模仿的行动有矛盾的开端、发展、结局,三部分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开端是指不是必须上承任何事件,却自然而然地引出另一段故事;结尾则恰恰相反,它按照自身或者是根据必然律,或者依照通例,自然而然承接一段故事,其后别无他事相继;中间则是承前启后。除了戏剧“整一化”的原则以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亚里士多德最为强调的情节的两个要素:逆转与发现。

从情节的发展来看,可以把《赎罪》看成一部历史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布里奥妮是个爱幻想的小姑娘,终日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她在窗边目睹姐姐塞西莉亚与罗比发生争执,随后姐姐脱下衣裙跳入水中,以为罗比欺负了姐姐;又在机缘巧合的好奇心驱使下拆开罗比给姐姐道歉的信,看到了信上的粗鄙语言;恰逢当晚,表姐劳拉在院子中遭人强暴,年幼的布里奥妮凭借自己的判断认定强奸自己表姐的凶手就是罗比,导致罗比入狱。

就在布里奥妮以为自己抓住了凶手,也为姐姐“报了仇”,而将罗比这个坏人抓起来以后,情节发生了逆转:姐姐塞西莉亚知道罗比入狱后追随罗比的脚步伤心欲绝地离开了家;布里奥妮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到自己当年犯下的错误,她放弃了去剑桥的留学机会,在圣托马斯医院做一名护士,希望可以见到罗比,试图为当年犯下的错误赎罪;可是,贪慕虚荣的表姐与当年强暴他的巧克力大亨保罗·马歇尔结了婚,布里奥妮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是多么深恶痛绝与后悔,这个真相又是多么讽刺!

麦克尤恩是借布里奥妮自剖式的揭露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有关于书中书的视觉盛宴,出乎我们的意料,连赎罪故事的美好结局都是想象出来的,有情人也没能终成眷属,真正的凶手依旧逍遥法外。塞西莉亚与罗比的爱情悲剧令人惋惜,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的:“悲剧之所以使人惊心动魄,主要靠的是逆转与发现,而这两者同时出现的结合,势必将激发怜悯与恐惧,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过失论下布里奥妮的赎罪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 “过失说”,他认为人遭受不幸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而不是因为自身的罪恶或邪恶。过失说是针对悲剧人物提出来的,通常来说,悲剧人物的命运都是悲惨的,情节是主人公由福到祸的转变。我们都知道,希腊悲剧源于宗教祭祀,渗透了原始的宗教意识,尤其是我们将希腊悲剧归结为命运的作用,而亚里士多德将悲剧归结为主角自身的过失。虽然我们不能将《赎罪》里塞西莉亚与罗比的爱情悲剧完全归结为是由布里奥妮的错误造成的,这也与“二战”时期英国的社会背景脱不开关系,阶级的等级观念更是让人戴着有色眼镜对待女佣家的儿子罗比。正因为罗比与塞西莉亚的悲剧不完全是由布里奥妮的“过失”造成的, 他们的悲剧结局才更让读者惋惜。

小说中的布里奥妮是个年仅十三岁的小姑娘,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她的初衷是好的:因为不小心在窗边撞见了姐姐塞西莉亚与罗比起了争执,又在不小心拆开书信后在书房撞见姐姐与罗比交缠。在她的世界观里,她只想保护姐姐不受侵犯,根本想象不到姐姐与羅比是真心相爱。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对于罗比的误会加深,才让这个小姑娘在表姐劳拉遭到别人的强暴时勇敢地站出来指认凶手,她所做的,从始至终都是为了保护姐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意识到了当年因为年幼无知犯下的错误,导致姐姐与罗比天各一方,惨死他乡后,她没有逃脱,而是想尽办法去弥补犯下的过错,希望可以获得自我救赎。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悲剧的主角来说,首先他是善良的人,陷入逆境遭难,不是因为有什么恶德败行,他既不大德至善,也非穷凶极恶 ,而是介乎这两者之间,不以美德或正义著称;他之所以陷于恶运,并非引起邪德败行,而是由于过失。对于布里奥妮犯下的错误,或许人们还在惋惜,也庆幸她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想办法弥补,为此,她放弃了去剑桥深造的机会,成为一名护士,在战地后方找寻罗比的身影,也不忘记寻找离家的姐姐,希望可以还罗比清白,修改证词,重新指认而抓住真正的凶手。

在布里奥妮自我赎罪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布里奥妮归结为十恶不赦的坏人,她在年少无知的青春懵懂期主观臆断犯下了过错,所以她在不自觉间造成了姐姐塞西莉亚与罗比的悲剧,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三)净化论下赎罪的结局

在悲剧的定义中,亚里士多德强调悲剧应当“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卡塔西斯”。至于“卡塔西斯”,许多学者对此的解释颇有分歧,有陶冶,有宣泄还有净化,但是不管做什么理解,它所要强调的都是悲剧所引起的作用和效果。《赎罪》故事的结尾,布里奥妮道出故事的真正结尾并不是美好的,我们见到的有关于塞西莉亚与罗比的美好结局只是“我”为了能够赎罪虚构出来的,塞西莉亚与罗比双双罹难,当年强暴表姐的人却和表姐结婚,依旧逍遥法外,“我”也身患绝症,时日不多。这样的结局引起了读者强烈的震惊和怜悯,震惊昔日不敢承认自己强奸犯身份的马歇尔现在是上流社会人人称道的慈善家,那个被强奸的人却嫁给了当年强奸自己的人,他们的生活完美而幸福;怜悯塞西莉亚和罗比好不容易可以在一起却双双落难。这样的结局,对于读者来说,深刻的意义不言而喻。

詹姆斯·费伦声称这种赤裸裸的结尾是一种“延迟揭示”,麦克尤恩用这样的方式结尾,其实更易让读者理解和接受这样的结局,毕竟“我们对于犯罪和如何赎罪这个重大问题的情感和反应过程,无论有多么强烈和艰难,还是太容易了。回过头来看,我们必须再次承认我们太急于相信罗比在塞西莉娅撤退之后还能好好地活着,急于相信布里奥妮遇到罗比和塞西莉娅向他们进行赎罪”。可能读者在读到故事结尾的时候,会消解了对于布里奥妮所犯过错的责备,更多的是对于布里奥妮的怜悯,年少无知的过错让这个小女孩一生都处在自责中,想要为自己的行为赎罪,却发现姐姐塞西莉亚与罗比已经双双离去,她只能在写作中为他们安排一个美好的结局,而她可能要一直带着这个遗憾离开人世。麦克尤恩用这样的赎罪方式安排结局,以此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引起怜悯与恐惧,使情感得到“卡塔西斯”。

朱光潜先生说:“悲剧的基本成分之一就是能唤起我们的惊奇感和赞美心情的英雄气魄。我们虽为悲剧人物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却又赞美他的力量和坚毅。”在《赎罪》中,对于年幼的布里奥妮来说,她能够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姐姐,希望自己的姐姐能够以后不被纠缠;在庄园中表姐劳拉被强暴后,她勇敢地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姐姐,这就是属于她的气魄。从书中,我们不难发现布里奥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的母亲并不怎么管她,她成日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天马行空地乱想,她的话不算多,却在指认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丝毫不害怕地面对警察,我们就该赞美她这种品格。即使因为她的主观臆断造成严重后果,人们都没有什么理由怪罪她,只不过塞西莉亚与罗比的悲剧,让人我们多了一些惋惜。

四、结语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作品《赎罪》为基础,从情节、过失以及净化三个方面看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具体体现,麦克尤恩在虚幻与现实之间的交替描写,将读者带入《赎罪》这个故事,引起读者的恐惧与怜悯之情,让我们用正确的态度思考过去的历史,体会这段痛苦的战争生活,使人们今后更加关注生活。

参考文献:

[1]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1卷)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2]李恒.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综述[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

[3]朱立元.西方名著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4]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5]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张隆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作 者: 卞晓洁,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理论。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赎罪亚里士多德诗学
背诗学写话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跨媒介的叙事艺术:《赎罪》的电影改编研究
家庭视阈下《赎罪》中的姐妹关系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