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甬有食安”行动
2022-02-27毛思洁
文/本刊记者 毛思洁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在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改革背景下,2022年,宁波主动谋划“甬有食安”行动,选取受众面广、消费量大、具备数字化基础的72 家三星级以上农贸市场,全面推广应用“浙食链”系统,并开展重点农贸市场标准化检测室建设,对重点品种实施快检把关准入。
“浙食链”全称“浙江省食品安全追溯闭环管理系统”,可以对食品生产至消费的各个流转环节进行数据归集,实现预包装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全流程溯源。宁波加快推进“浙食链”在农批市场、农贸市场、配送企业等经营主体的推广应用,确定芹菜、韭菜、豇豆、牛蛙、泥鳅、黄鳝、鳊鱼、鲫鱼、鸡蛋、鸭蛋、猪肉、牛肉、乌鸡等食用农产品和卤肉共14 种产品为重点治理品种。按照“上游报备进货信息、下游扫码交易流转”的原则,构建“绿码容入、黄码检测、红码禁售”的“三色码”准入机制,为食用农产品风险隐患闭环管控夯实基础。2022年,全市上链用户29975 家,食用农产品赋码批次数为760.5 万批,14种重点品种均实现数字化追溯管理,其中猪肉、牛肉和牛蛙经营户基本实现溯源信息和检测合格信息“浙食链”绿码流转。
为推动农贸市场检测室硬件基础设施质量和检测水平再提升,宁波为72 家农贸市场配置新型快速检测仪器、辅助检测设备,安装高清摄像头。同时,全面打造“数字检测室”,在原有的农残、甲醛、过氧化氢等8 项检测项目基础上,增加腐霉利、克百威、毒死蜱、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盐酸克伦特罗等8 项食品安全高风险因子检测项目。农贸市场检测室常规项目平均每天检测26 批次,重点项目平均每周检测14 批次,检测结果“一键上传”至智慧农贸市场管理平台,形成快检信息“数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