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下编辑践行“四力”的路径分析
2022-02-27陈加波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陈加波 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在融媒时代,网络信息越来越丰富,主流媒体需要把握住舆论的主导权,通过自身优质作品对舆论加以引导。在融媒的推进下,新闻内容逐渐多样化,编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立体和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编辑需要不断提高脚力、眼力、脑力以及笔力,打造出政治过硬的思想宣传队伍,全面提升编辑的综合能力,担负起融媒时代电视新闻编辑人的使命。
一、融媒时代下编辑践行“四力”的意义
“四力”并不是新的概念,在纸媒的时代,“四力”也是编辑的基本功。网络逐渐发展,融媒时代到来,对舆论以及内容的引导要求越来越高。编辑需要进行收稿、组约稿等一系列的工作,对符合要求的稿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编辑和加工,然后校对等。对稿件校对之后还需要考虑怎么样扩大宣传的范围,提高舆论的影响力。这些工作都是对编辑的考验。
编辑是知识的传递者,而编辑的素养是电视新闻质量的基础,编辑的素养通过“四力”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在面对融媒时代变化的电视新闻行业以及市场的发展,编辑需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明确自己能力提高的途径,在日常的新闻编辑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电视新闻的发展形势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四力”要求编辑多走动,具备高素质的眼光,灵活有头脑,同时还能写出好的文章,这也是当前融媒时代编辑需要具备的重要标准。编辑要理解好“四力”所表达的内涵,充分理解到每个“力”的实质以及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理解和分析以及实践,将“四力”落实到编辑的工作中,促进电视新闻内容的高质量发展。
在融媒时代下,编辑有更加立体多维的格局,所以,编辑需要充分运用媒介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四力”,加强编辑的写作能力,对当下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思考,电视新闻高质量的内容和文章,加强对社会的影响力。结合电视新闻的流程,要迈开脚走出去,发现独特的视角,运用自身的脑力以及创造力编写各种材料,在整体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磨炼编辑的综合素养。“四力”不是被分割的四个流程,而是一个整体,融媒时代,编辑需要充分理解“四力”的内涵和表达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电视新闻内容的高质量发展。
二、“四力”在编辑工作的体现
脚力,是迈开双脚的意思,让编辑走出办公室,让编辑在面对融媒时代信息内容多变的情况下站稳自身的立场,把握好电视新闻导向,通过媒体和技术相融合。深入到科研生产的一线当中,深入到记者的工作环境中,参与各种学术会议以及论坛等,充分把握好当下学术的发展趋势,对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解,写出优质的稿件。
眼力是自身观察和判断的能力,在进行组约稿时,需要对信息平台进行辨别,对现场的信息进行实时获取,对信息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这也是眼力对编辑的要求。编辑想要增强自身的眼力,需要具备大局的观念,将国家政策作为基本的职责。编辑要注重刊物和论文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加强对真善美的弘扬,对正能量的传播。要充分利用融媒时代的特点,将媒体和技术融合,对行业信息进行搜集,通过对行业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的了解,写出具有社会以及学术价值的内容或者文章,需要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脑力是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作为融媒时代的编辑,需要有学习新知识的劲头。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前人或者榜样学习最新的政治理论以及专业知识等,对知识进行整理不断创新,做好知识的准备,可以随时取用。编辑写作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思考的过程,通过多方面的思考和创新,可以形成高质量的文章。利用自己的思考对实践进行指导,脑力不仅仅是单纯的思考,也是对稿件内容的辨别以及取舍。
笔力是编辑写作的能力,将脚力、眼力以及脑力获得的信息进行表达,笔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展现,编辑要将自己通过实践得到的内容进行创作,加工润色,将一篇文章完美地展现出来,这便是编辑笔力最好的体现方式[1]。在融媒时代,编辑的笔力主要强调的是运用哪种方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编辑还要善于写作,主要体现在各种稿件的修改以及评价等。融媒时代,编辑的“四力”需要紧密联系,不能只强调一方面的重要性,否则很难写出高质量的稿件。
三、融媒时代下编辑践行“四力”的路径
(一)深入科研一线,提升脚力
当前,很多电视新闻还是等稿件的状态,因为岗位职能的问题,大部分编辑还局限在办公室,对融媒时代的学科专业以及相应的技术发展缺乏了解,时间也在不断地推移,自身知识逐渐老化,容易对一些学术问题以及创新性把握不准,还会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问题。所以说,编辑要更加接地气,融入周围的环境中,利用周围的资源和机会深入到一线中,可以走进专家的生活圈子,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小程序等加强对专家团队的了解,不断开拓新型的业务,此外,还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各类学术会议等,和专家进行沟通交流。走进专家或者作者的圈子,才能加强和专家的交流,提高自身的编辑水平,在写作的时候才能从作者出发。同时鼓励一些有潜力的作者,还要留住一些比较成熟的作者,真正走进专家作者的圈子里,才能充分了解读者想要的阅读形式。顺应融媒的发展趋势,挖掘各种优秀的稿件,才能促进优质内容的开发,做好对刊物的宣传工作,提高对社会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读者。
要深入到群众中,增强编辑个人的调查能力,提高编辑的整体素养。融媒时代的记者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常是选择使用电话或者微信的方式进行采访,不会主动到新闻的现场去调查,这样写出来的内容缺乏现场感,而且一些相关的细节都要靠想象完成,编辑如果不深入到基层,就没有办法发现基层的变化,对于稿件就只会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修改,缺乏实践的经验[2]。编辑需要和记者多沟通,根据不同报刊的特点,建立专门的通讯队伍,这样能够加强联系,获得最新的信息内容。例如,“三农”类的媒体,对农村通讯员的队伍建设一直很关注,建立QQ群,通过评选优秀通讯员等方式加强之间的联系。编辑需要不定期和通讯员进行约稿,可以充分调动对新闻选题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些做法可以丰富报刊的内容,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下乡采写也不能只是单纯的通过对基层的了解来进行稿件的写作,需要从办公室走出去,走到工厂或者田间,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能够及时发现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运用实际的调查有效地解决问题。主流媒体具有自身的优势,拥有一定的公信力以及权威性,主流价值需要编辑对社会具有真实的看法和想法,很多编辑长期在办公室内,时间长了,对时代的发展不够了解,对编辑的各种能力的提高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精于观察,提升眼力
在融媒时代,内容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纸媒也开始融入技术媒体的时代。传统的媒体时代关注的是静态的文字和图片,在形式上比较单一,人们求快求新的需求逐渐变大,传统的媒体形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视频的形式更容易让大众接受,融媒时代主要是读图和读屏的时代,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也丰富了信息内容的传播方式。更能有效地激发大众的阅读兴趣。所以说,融媒时代,信息化内容不断丰富,编辑需要有关键性的政治立场,还需要有明辨是非的眼睛,可以从大量的信息内容中获得有价值的论文。所以说,编辑需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能够准确地把握住当下政治的导向,遵守党和国家在电视新闻方面的政策以及规范,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3]。另外,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参加线下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等,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能够准确辨别各种政治性问题,抵制损害国家利益和形象的行为。编辑要对稿件的质量进行把握,电视新闻的内容是根本,而好的内容对稿件的质量要求更高。编辑可以运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搜集,进行眼力的锻炼,可以从众多的稿件中发现更加具有价值的信息,提升自身的编辑和校对的能力。
编辑的眼力也是一种对信息的捕捉能力,也是对编辑随机应变能力的考验。例如,农村的大众报每天都会收到很多稿件,但是因为种种不同的原因,这些稿件并不能全都见报,但是,在众多的稿件中,还有很多具备社会价值的稿件,这就需要编辑具有一定的眼力,找出符合刊物的高质量稿件。例如,农村大众报的《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这篇稿件是山东省老战士李继德回忆的,同时也再现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这篇文章也获得了当时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而这篇好文章的挖掘,就离不开编辑独特的眼力。
(三)习惯思考,提升脑力
编辑需要掌握正确的国家政策,了解电视新闻的规范,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融媒时代信息量大,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内容,拓宽自己的眼界,发现更具价值的信息[4]。一些刊物的级别不高,很多稿件来自基层或者学校,有的论文内容有图有公式,看起来内容丰富,但是实际上公式有错误,或者图片信息和内容不相符合,存在很多质量的问题,这时就需要编辑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通过对内容的思考,经过论证,去劣留优,所以说,编辑需要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架构,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学会运用新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能力,成为一名复合型的编辑,适应融媒时代的发展,提高稿件自身的社会价值以及影响。
想要文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影响力,需要考验编辑的脑力。利用文章的内容吸引读者,通过文章的观点让读者思考,通过文章的话题性加强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这些都可以让读者投入到文章的阅读中,而这些成果离不开编辑的策划。优秀的编辑不仅是稿件的加工厂,还是脑力的运作人。通过编辑的脑力,将稿件进行专栏化和专题化的改变,尤其在一些重大事件或者具有一定深度的新闻内容时,需要编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新闻表达的重点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描绘出来,吸引读者。要跟紧当下的形式,了解最新的政策,开办专门的栏目,对舆论加以引导,优秀的栏目是点睛之笔。另外,要时刻关注基层的发展方向,提高所蕴含的价值,围绕当下新闻的热点内容,做好专题的策划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读者。专题策划,是根据新闻的内容寻找第二落点,同时做好延伸报道。编辑需要考虑的是延伸报道应该怎么做,如果做好延伸报道,这是需要编辑通过脑力进行思考策划的。作为有思想的编辑,是作者的伯乐,同时也是版面的灵魂所在。
(四)勤学多写,提升笔力
融媒时代的编辑,笔力并不只是写作的能力,还包括按照学术的相关规范对稿件的修改的能力,利用专业的知识和语言针对稿件写出具有说服力的意见,和作者针对稿件的相关问题能够有效地沟通和交流。编辑利用互联网以及音视频直播等方式,对专业性的文献和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然后运用数字化以及可视化等技术将信息呈现出来。对电视新闻中一些较为前沿和创新信息的内容进行记录和整理,不断拓宽眼界和思维,提高对稿件的审阅以及编辑的能力,撰写出高质量的稿件。
好的新闻内容具备一定的传播力和引导力,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好的新闻内容也取决于编辑的笔力。编辑的笔力主要表现在文字的鲜明以及表达上面,也体现在文字的温度和深度方面。笔力对于编辑来说,是锦上添花也是成人之美[5]。编辑需要根据相应的素材进行二次创作,如果编辑不具备一定的笔力,可能将文章写坏,同时还会引起作者的不满。编辑要在平时多动笔,善于表达,不断完善自己的文风,能够用自己的笔力打动读者。对于编辑笔力的提高,可以写编前编后或者通过评论提高,例如,叶圣陶在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社长时,就主张多动笔,并且以身作则,写出了240多篇的书评。此外,农村大众报也设置相应的考评制度,鼓励写编前编后,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提高了编辑的笔力,提高传播的效应。此外,还可以到基层调查,通过写新闻稿件提高自身的笔力,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例如,穆青就是从记者成长为新闻官的,每天都在写作,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出现新闻力作,此外,人民日报报社的社长范长江,一直都将自己看作一个记者,在1951年,他进入到一个普通的山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写出了《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合作化运动提供了参考。众多的新闻前辈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笔力,融媒时代的编辑更应该不断提高笔力,写出更优质的文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时代,编辑的“四力”和自身的素养紧密联系,而“四力”之间也没有轻重之分,对于编辑的成长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反复推敲,释放文字的力量,将内容的核心思想表达出来,是编辑的基本能力,编辑践行好“四力”是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坚守文化的品位,提升作品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