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期如何提升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力

2022-02-27陈为为安徽省亳州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2年12期
关键词:采访报道电视新闻民生

陈为为 安徽省亳州广播电视台

网络时代促进融媒体发展,融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融媒体的出现,使民生新闻传播速度加快,受众接受广度也随之增加。随着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工作日趋成熟,民生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具有生命力。在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若想长远发展,则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从优化报道方式、拓宽采访渠道等方面来推动新闻事业发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融媒体时代,如需持续提升民生新闻传播力,则需加大创新力度。

一、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现状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可通过电脑、手机、iPad等设备在网络传播平台接收和发布信息。电视民生新闻具有引导、宣传、服务功能,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传统媒体和新传媒的结合,使电视民生新闻传播优势得到进一步提高。首先,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时效性不断提升。电视民生新闻每日均按时序进行,新闻事件的产生与传播之间有一定时序差异。在融媒体时代,此种情况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受众可以利用移动电话等手段拍摄突发事件,并将其上传至各大新闻媒体平台,使之在短短的数秒内得以有效地传播,从而使电视民生新闻时效性大大增强[1]。其次,电视民生类新闻收集渠道日益拓宽。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各种类型新闻资源都集中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上,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各种新媒体,使电视新闻工作者能够收集到有价值的民生信息并进行报道。最后,民生新闻电视传播渠道不断拓宽。为增强民生类新闻节目时效性和互动性,各大电视台纷纷设立新官方媒体平台。借助这些平台,观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新闻事件进行浏览,从而扩大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途径。

二、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力影响因素

在融媒体时代来临之际,民生新闻传播形式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在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中,存在诸多不良影响因素,导致民生新闻传播力大打折扣。总结起来,如下所示:其一,民生新闻的电视报道的内容较肤浅。民生新闻需要从平民角度出发,以平民的价值导向来记录与人民生活、生存和生计密切相关的生活内容。然而,现实情况下,一些电视民生新闻却故意突出了“低”视角现象,使得新闻报道质量降低。民生类新闻版面充斥许多毫无新闻价值的信息,如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交通肇事及街巷打架等,这些琐碎内容使得一些民生类新闻越来越庸俗,偏离了其传播的宗旨[2]。其二,虚假新闻导致民生新闻传播能力降低。部分社会不法分子为了博取读者的好奇心,恶意编造谣言,散布虚假信息,甚至故意抹黑他人或相关部门,以此博取点击量。流言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性。此种流言一旦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不但会降低政府的公信力,还会引起社会恐慌,对社会稳定性造成极大影响。虚假新闻若任意传播,必将严重损害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其三,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各大电视台纷纷设立专属官方网站。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新闻节目策划能力、新闻作品制作能力和多种媒介沟通能力,而传统媒体行业的从业人员多为单一型的采编播工作者,由于所涉及的媒体传播领域较为单一,无法适应融媒体发展要求。可见,以上种种因素的存在,对电视民生新闻传播能力造成了极大影响。

三、融媒体时期提升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力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策划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融媒体和信息技术也逐渐向移动信息设备发展。在融媒体时代,受众对民生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种形势下,传统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必然会受到影响[3]。因此,电视新闻产业需要进行一场变革。另外,在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传播要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方便。所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报道和策划工作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融入更多现代化元素,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而加强广大群众收看电视民生新闻的体验。同时,为了保证民生新闻真实性,需加强对真实新闻的编辑和策划,更好地发挥民生新闻报道价值,从而增强新闻对社会的影响。民生新闻也要保持连续性,在遇到重大新闻或社会事件时,要对其后续发展进行连续报道。

(二)提高新闻采访报道人员专业素质

在融媒体时代,为了推动电视新闻事业发展,提升其质量,必须从培养新闻采访报道人员职业素养入手。如今,新媒体产业已被大量现代信息技术所吸收,新闻采访报道人员要加强对新媒体采访报道策划技术的合理运用,对采访报道内容进行快速提取和整合。通过对融媒体先进信息采访报道技术的熟练应用,在确保新闻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提高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策划速度及品质,保障电视新闻播出实效,在其他媒体未报道情况下,及时、快速地进行报道,确保电视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新闻变成独家报道,进而提升电视新闻在整个新闻业的地位和影响力。另外,若要有效地提高电视新闻质量,则必须加强对其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以认真、严谨工作态度来分析及研究电视新闻内容。同时,电视新闻编辑和策划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认知和高尚职业道德,并能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第一位,具备超强时效性,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对新闻负责,以保证电视新闻得以顺利报道。

(三)优化民生节目内容及品牌

目前,影响民生新闻传播力的主要问题包含内容琐碎、肤浅等。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停留在浅层报道居民,内容多为琐碎之事,却在不同的频道之间轮流播放,不可避免地引起受众反感。此种形势下,为了切实提升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力,电视民生新闻应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不断优化新闻内容,树立品牌意识,增强传媒的竞争能力[4]。

首先,要拓宽信息的渠道。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手机等移动设备越来越多,受众可以通过手机拍摄到一些突发的新闻。作为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电视民生类节目,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扩大新闻资源的来源。如,亳州广播电视台《药都时空》栏目开通新闻热线,鼓励广大群众直接拨打“热线”,为突发事件提供线索。特别设立一个版块《网言网语》,用以网络网友发布的图片、实况,如果其图片和短片在栏目播放,爆料人就会得到相应的奖金。许多民众所拍摄的新闻实况短片,也成为地方民生新闻节目的第一手素材,极大地拓展了民生新闻的传播途径。

其次,注重创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传播形式。对新闻节目的编排要精心组织,使每一个环节都别具一格,富有时代气息和感召力,使受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感染和启发。如亳州广播电视台《走进农家》开设了“农家情报站”版块,由农技专家、种地老把式抑或热心观众发布农事资讯,传播农技知识,新颖的节目形式,既增添了民生新闻趣味性,又激发了大众参与民生新闻的积极性。

最后,深入挖掘新闻栏目的内涵。综观电视民生新闻,往往是逐条报道,以事实为依据,却未关注群众所面临的困难能否得到解决以及最终结局。每篇报道的时间多以分钟来计算,看似新闻的内容多种多样,实际上却是琐碎而肤浅的。为此,对公众高度关注的新闻,电视传媒应当进行深入报道,挖掘其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必要时可以采用系列报道。同时,电视民生新闻要充分利用传媒舆论监督功能,及时、正确地解决有关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民生新闻服务。

(四)创新电视新闻采访报道方法

民生新闻采访报道人员进行工作时,要把握好民生新闻报道的形式要领,把新内容融入新闻报道中,利用互联网力量,保持“拿来主义”心态,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以弥补传统媒体不足。只有如此,电视新闻采访报道工作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例如,在电视新闻采访报道中,采用新型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在采访报道方式上,既要运用文字,又要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以提高采访报道工作效率。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广电新闻编辑服务,拓展新闻报道模式,促进新闻报道的多元化发展。另外,在新闻形式上要有新的突破。一是使电视新闻语言尽可能地通俗化,让广大受众均能接受。二是要避免采用僵化的采访报道方法,尤其是电视新闻采访报道人员要利用新媒体,与受众进行互动,以提升受众关注程度,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并与广播新闻及网络新闻报道同步,提前进行概要报道,当然也可以在微博上发布一些热门话题,让受众充分表达自身观点,形成双向交流,或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号,让受众可以随时了解最新的新闻信息,并参与到各种讨论活动中。当然,电视新闻采访报道互动方式不可太过单调,可通过留言、弹幕或直播等方式互动,这样才能避免受众出现审美疲劳现象。

(五)强化民生新闻社会舆论引导

移动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使我国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在融媒体时代,人民群众对民生新闻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受众可以在网上发表自身观点和建议[5]。融媒体的普及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递和接受途径,但也带来了大量虚假信息和负面信息。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可乘之机,借机捏造各种流言、流言,在网络上传播,扰乱社会稳定,让观众十分苦恼。此种背景下,作为党的喉舌,电视民生新闻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勇于担当起媒体的社会责任。在具体传播新闻时,要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的功能,为人民群众守好网络信息的大门。首先,在电视民生新闻中,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的功能,通过多种渠道传播信息,使其在电视民生类新闻中的传播更广。其次,通过手机和官方网站等移动终端进行互动和沟通。一些突发事件一旦被媒体传播,就会迅速地在社会中发酵。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必须随时关注社会的动态。对于社会上传播的假消息,必须与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的调研,掌握真实情况,客观、全面地报道,以澄清公众的疑虑和误会,推动社会文明与和谐发展。

(六)加强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深度

在融媒体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然而,受众所获得信息来源却是“五花八门”,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寥寥无几,导致电视民生新闻流于表象。作为主流传媒,电视台民生栏目既要贴近人民实际生活,又要重视新闻真实性和深度,深入报道事件真相,对事件前因后果进行细致整理,挖掘出民生新闻事件的背后缘由和重大意义,从多个角度出发,用独到思维方式,注重抽丝剥茧,为群众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民生新闻资讯。例如,《第一民生》节目,堪称深度报道的典范,通过对晋城著名红色革命景点进行深入调查,深入了解其历史和内涵,并最终打造出深受大众欢迎的《融入血液里的红色基因》及《打造全域旅游留住美丽乡愁》栏目,从细微角度出发,展现我国在革命时期所面临的艰难困苦,以及取得巨大成功的壮举。另外,电视民生新闻工作人员还可聚焦现实生活,如随着我国家庭私家车的不断增多,停车难、事故频发等问题日益突出。为配合交警部门依法执法、推广法律法规,电视民生新闻人员即可通过大量事故和事后访谈,以大量的一手资料,揭露事件的实质,发挥教育功能,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奉献一份力量[6]。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生新闻采访与报道要符合新闻基本要求,加强真实、有效及及时工作。在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要适应时代发展,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融合时代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提高民生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民生新闻的采访与报道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民生新闻采访报道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注重完善采访与报道方式,不断加强语言风格,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及深度,切实强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质量,使得电视民生新闻信息得以高效传播,为群众及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新闻服务。

猜你喜欢

采访报道电视新闻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提高新闻宣传采访报道质量对策措施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
电视新闻编排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