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辅导员岗位胜任力提升的路径探析
2022-02-27范颖
范 颖
(合肥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自2015年国家实施“双一流”战略以来,国务院、教育部等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和意见,并公布了两轮“双一流”名单。与第一轮“双一流”名单相比,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明显淡化了建设单位的身份色彩。[1]在空前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的新形势新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在努力克服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短缺等多重因素制约的基础上花大力气全方位引育一流的教科研团队和师资,还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创新型的辅导员队伍,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人力支撑[2],才能在激烈的“双一流”建设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对辅导员队伍而言,如何多措并举提高辅导员个人岗位胜任力,积极创建与“双一流”大学建设要求相符合的一流辅导员队伍,深入开展高质量的思政教育,为实现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贡献更大力量,是当前地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亟须解决的共同难题。
一、提升辅导员岗位胜任力的必要性
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直接影响地方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的水平,辅导员队伍作为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辅导员个人岗位胜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三全育人”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因此,在“双一流”背景下,可以从提升辅导员岗位胜任力为切入点,培养一流的辅导员队伍,从而推动地方高校“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 提升辅导员岗位胜任力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压舱石”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力军,肩负教育管理和陪伴引导的双重任务,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又根深蒂固的。地方高校必须依靠辅导员站在第一线去做工作,通过思政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好,把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好,特别是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当今辅导员面对的学生群体大多是“95后”“00后”,两个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的思想鸿沟和观念差异,亟须辅导员自身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等,提升岗位胜任力。因此,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建好建强辅导员队伍,通过多措并举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思政理论、学科知识、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水平,鼓励辅导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靠自身的渊博学识、高尚情操和创新能力感染学生、启迪学生、影响学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地方高校凝练人才培养特色、彰显办学育人优势打造坚实基础。
(二) 提升辅导员岗位胜任力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助力器”
健全的人格包含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积极的精神状态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既是辅导员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健康计划的具体举措。[3]作为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触交往最多的老师,辅导员对学生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直接弥补了专业课老师在课后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的空白。因此,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和政治引导的基础上,更要将助力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而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受海量纷杂的信息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影响着自身思想观念,加上近年来多数地方高校因疫情防控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长时间无法正常接触校外环境,更使学生内心极易出现波动,滋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可能性急剧增大,若不及时加以引导与帮扶,将对学生的身心和人格发展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因此,辅导员的岗位胜任力直接决定了发现学生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
(三) 提升辅导员岗位胜任力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新引擎”
“双一流”建设工程的系统性、复杂性较强,需要调动全校上下各种优质资源。相较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大战中优势并不明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主要任务,而师资队伍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更是地方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突破口和助推剂,直接影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任务的开展。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不仅包括一流的教科研团队,更少不了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影响最直接的一流辅导员队伍。因此,只有提高辅导员岗位胜任力、打造一支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提高学生思政工作实效和质量,引导学生形成热爱伟大祖国、树立远大理想的强大向心力和强烈认同感[4],才能心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积极推动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从而有机会在新时代背景下激烈的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辅导员岗位胜任力的现状与问题
地方高校由于教育经费和资源的短缺,加上教育观念的偏差,辅导员队伍一定程度存在群体不受学校重视、分工职责不明确等现象,另外,虽然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要按照不低于1∶200的师生比配足配齐辅导员编制,但仍有部分辅导员需同时兼顾几百人的学生工作,导致辅导员深陷冗杂烦琐的行政事务时间较长,开展思政教育的深度远远不够,其岗位胜任力与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不匹配。
(一) 思想引领的深度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辅导员九大职责之首,辅导员的岗位胜任力首当其冲就是思想引领力,思想引领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思政工作开展的质量。尽管多数辅导员能把开展思政工作放在工作的第一位,但由于大学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辅导员参加集体学习和开展个人自学的力度不够,导致还未完全具备把思政教育讲活的能力,存在着本领恐慌。尤其是疫情期间学校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大背景下,辅导员如何挖掘疫情防控过程中鲜活的思政因素,让思政教育接地气、有生气。
(二)良性沟通的效度不够
专业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两大主要群体,两者主要区别在于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通畅的良性沟通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功效。然而,多数辅导员未认清自身的定位,常常以说教者的身份对学生开展单一而刻板的思政教育和观念输出,虽然表面上开展了全覆盖无遗漏的教育,但没有做到设身处地考虑学生的所思所想,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甚至引发了部分同学对思政教育的反感和排斥情绪。
(三)服务成长的温度不够
辅导员不仅要承担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就创业指导等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因疫情导致新增了每日健康打卡、进出校门管理等新任务,有时还要配合二级学院的行政事务,整体工作任务呈现“杂乱难”的状态。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往往通过学生干部间接了解班级和学生的总体情况,深入学生宿舍一线走访、倾听学生心声的频率减少,因此无法做到时时想学生之所想、事事回学生之关切,深入开展“我为学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普通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精准度不够。
(四)创新工作的亮点不够
创新力是辅导员工作永葆先进性和生命力的重要保障,辅导员必须要注重与时俱进、因材施教。多数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针对性和个性化还不够强,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没有充分发挥网络育人新载体的作用,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面对面”与“网对网”相结合,创新地开展新时代育人工作的观念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导致辅导员工作普遍缺乏打造品牌效应的典型做法,育人的影响力不够深远。
三、提升辅导员岗位胜任力的实施路径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2022年4月13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进会上再次强调,“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把突出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性摆在首要位置。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所有中国高校的自觉追求和行动目标,所有中国高校都应有世界一流的视野和格局。伴随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开展,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把包括辅导员队伍在内的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摆在办学育人的突出位置,坚持引育并举;另一方面,辅导员自身要主动吃准吃透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提升自身岗位胜任力,着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辅导员队伍[5],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努力打造大学生思政工作品牌。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凝聚思想共识
辅导员身兼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要牢固树立师德是教师之基的共同价值观,为提升岗位胜任力奠定坚实基础。其一,要健全长效机制。依托党委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处等相关部门,将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常态化机制化,达到师德教育培训对象全覆盖无遗漏[6],强化对辅导员群体的价值引领,并构建师德监督体系,加大督查力度,尤其在聘用、考核等重要环节中强化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其二,要创新教育形式。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牵引,将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与师德师风教育有机融合,引导辅导员持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道德滋养,涵养高尚情操,并构建完备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辅导员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其三,要强化典型引路。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多渠道宣传体现新时代精神的师德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尤其要充分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激励作用,浓厚辅导员争做“四有”好老师、践行“四个引路人”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专题培训交流,锤炼专业本领
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开展辅导员岗前培训、职业培训、研修交流等,在学习过程中引导辅导员强化自学意识,全过程、全方位夯实专业化素质,从而提升岗位胜任力。其一,要抓好入职集中培训。完善新入职辅导员规范化培训机制,地方高校在招录辅导员进校后,应第一时间开展入职集中培训,多形式开展专业训练和综合培养等针对性专题培训和教育,推动新进辅导员在入校阶段坚持正确方向、牢固树立正确观念,从而较快熟悉岗位性质、适应岗位工作、开展岗位实践。其二,要定期开展职业培训。积极把握上级政策和校内外机遇,在邀请知名专家、优秀辅导员赴校内开展培训的基础上,加大选送辅导员代表赴外开展国家级、省级辅导员骨干专题培训的力度,并依托网络平台等形式,拓宽辅导员参与研修的范围,推动更多的辅导员在学习中不断调整教育管理的工作方法,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其三,要拓宽研修交流平台。通过积极搭建辅导员发展平台、创建辅导员协会、组织辅导员能力大赛等形式,持续加强辅导员内涵建设,建立健全青年辅导员导师制、集体备课等制度,整合力量推进专业研究;以培养辅导员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大校内项目立项力度,千方百计为辅导员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促进辅导员在实践锻炼中深化思考、解决问题。
(三)完善体制机制保障,激发创造活力
地方高校应完善辅导员准入机制、考评机制和分配机制保障,形成辅导员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其一,要健全准入机制。结合地方高校办学实际需要,将建立健全辅导员聘用机制与本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尤其是人才规划实施结合起来,与尊重辅导员成长发展规律相结合,在保障新聘辅导员学历、政治面貌的基准下,开展笔面试考核,并加强对其心理素质测验、民主测评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其二,要严肃考核机制。以贯彻落实破“五唯”要求为牵引,修订出台符合新时代特征的辅导员工作考核细则,围绕九大职能,以考促建,对辅导员的工作实绩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考评,深入推进评价结果与职务晋升、绩效奖励等挂钩,让不作为、慢作为的辅导员上紧思想发条,最大限度地引导辅导员在育人前提下实现职业的多元化发展。[7]其三,要强化激励制度。完善辅导员双线晋升机制,推动实现辅导员职称评审、条件、指标单列,保障辅导员职业上升有渠道;突出以辅导员个人岗位胜任力和工作实绩为重点,对表现突出的辅导员给予奖励甚至破格提拔,并探索构建辅导员分层、分类的奖励制度,开设岗位津贴,稳步推动辅导员群体工资正常增长,激励辅导员潜心教书育人的主动性,提高思政工作质量。
(四)优化培养成长环境,强化职业归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地方高校要多措并举优化辅导员成长环境,浓厚全校上下尊重辅导员、爱护辅导员的良好风尚,增强群体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其一,要落实减负要求。通过配齐辅导员编制、降低生师比,合理优化辅导员通识课课时要求等各种减负措施,最大限度地缓解辅导员的压力,从而卸下包袱有更多精力和心血投入到育人工作。其二,要优化工作分工。当下部分地方高校仍存在辅导员是“万金油”的错误观念,存在将辅导员随意借调到机关部门等现象,导致“身兼数职”的辅导员难以深入开展本职工作,清晰界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至关重要,如以工作性质为划分标准,将辅导员分为思政教育类和行政管理类,让各司其职成为现实。其三,要强化人文关怀。建立健全与一线辅导员定期沟通制度,把握辅导员实际需求、凝聚基层一线智慧,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完善辅导员荣誉体系,不断增进辅导员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从而促进辅导员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强化使命担当,争做胸怀“国之大者”的“大先生”。
强省必先强校,强校的关键就是强人才。在“双一流”背景下辅导员队伍事关高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地方高校辅导员应与时俱进、明晰定位,以提高个人岗位胜任力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工作方法[8],努力打造符合“双一流”建设要求的专业化、高素质辅导员队伍,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实现人才培养的高端提升提供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