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铸牢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2022-02-27王小红

文教资料 2022年20期
关键词:共同体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王小红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奎屯 83320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融入高职院校教育,是促进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走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目标是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认同,形成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以及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其原则是凸显社会主义属性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统一,与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衔接,以及专题式的课程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体验相结合,以实现民族大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铸牢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对个人来说,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知行统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出生后受到家庭、环境、教育、文化、习俗、宗教、语言、个体心理等多重因素影响,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烙印的独特的民族意识。[1]基础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政治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从小学国语、说国语,以此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并且搭建起各民族同学交往交融的桥梁。外加此阶段学生处于同一民族成员构成的相对封闭环境中,生活和谐稳定,在个体心里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处于和谐状态。进入大学后,原本相对封闭的由同一民族人群构成的生活圈层被打破,他们要面对的是与自己所处的封闭环境大不相同的多元环境,一旦出现语言不通、习俗不同、消费水平差异、文化差异等情况,就容易产生自卑、社会不公平、受到歧视等感受,个体心理失衡。此时如果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很容易造成他们的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割裂,从而受到西方思潮的渗透与影响,进而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怪圈。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个体心理的失衡容易引发一系列负面行为,这种心理失衡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和解决,会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这种失衡不是表现为直接的暴力行为,而是体现在生活、学习中的“不合群”,最直接的表现为:孤僻、不愿意与班级同学交流,身边的其他民族朋友较少,只愿意与本民族学生交流,生活学习的圈层局限于本民族学生内部,对其他民族同学冷漠甚至敌视。所以,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对个体心理的重视与关怀,让其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促进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相协调。

对社会来说,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可以促进国家安全、社会稳定。[2]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失衡从短期看会影响个人生活与心理健康,从长期看会影响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这种失衡在工作后表现为重视个人及本民族利益,一旦受到西方民族分裂势力的挑唆,极易做出危害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行为。西方民族分裂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少数民族进行挑唆和干预,他们挑唆民族矛盾,煽动民族仇恨,制造社会恐慌,以达到破坏我国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的目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这种分裂活动的重要目标,心理失衡会为其找到心理突破口创造条件。心理失衡状态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旦被这些势力影响,则极易做出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事情。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学生认清西方民族分裂势力的阴谋、自觉抵制西方分裂势力的挑唆与蛊惑具有重要作用。

对国家来说,加强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实现中国梦起到促进作用。[3]民族问题是影响国家统一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民族主体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使其成为国家与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将正确的、积极的民族观与国家观传输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意识中,充分发挥党和国家意识形态传声筒的作用,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融入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原则

(一) 彰显社会主义品格,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意识

凸显社会主义属性是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该将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政治建设领域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融入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学体系中,并将这些教育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将其作为“五个认同”意识形成的基础,以达成大中小学生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本质是中华民族集体认同意识教育。它不是偏颇的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也不是重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而是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历史和现实客观共在的完整“共同体”,从而产生集体情感归属和认同意识。铸牢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其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有正确的明辨是非、抵制外来势力侵入的意识,产生“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国家意识,能成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成为民族事业前进的继承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 与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衔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独立的、内在的学术资格,它与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相关联和相互转化的。

一方面,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关键是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是爱国主义教育向纵深发展的表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由侧重各民族历史记忆认同的“四个共同”与侧重国家集体认同的“五个认同”组成,两者分别蕴含着从“民族”到“国家”与从“国民”到“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路。

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卓越,以实现民族大团结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增量提质。[4]铸牢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促进我国各民族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共同团结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后续发展力量。

三、新时代铸牢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途径

(一) 设置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修课

第一,为强化高职院校铸牢少数民族学生具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门必修课开设,将其列入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例如我校开设的“形式与政策”课程当中,每一学期都会有一个专题专门讲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各高校也设置了“简明新疆地方史”课程,以此课程让学生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明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二是对于公共必修课的课时设置,高等院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但需有一个基本量的规范。例如,普通本科院校可在大一或大二选择两个学期来进行课程的安排,每学期不少于36课时,期末安排考试。普通专科院校,由于院校自身的特殊性,课程安排及课时数可相应减少,课程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每个学期30个学时,每周2个学时,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给以学生相应的学分。

第二,将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全过程。一是在日常教育中,将国语教育纳入学科体系当中,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国语能力达标的基础上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会更加突出。二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突出教育教学重点。基于教育时间不充足、任务重,要抓主要矛盾、抓牛鼻子,才能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育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性传达,又要注重思想性启发。三是在课程思政中,专业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不能单单只是将相关知识点简单讲授即可,而是要润物细无声。

第三,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符合中国国情,它与大学生的成长和生活分不开。因此,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思政课教师要多研究融入途径、教学方法、改革方向等,将枯燥的知识具体化,将传统的课堂现代化,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耳、入脑、入心。

(二) 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先,要系统设计,完善教育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政课堂中,也要发挥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作用,实现各门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一是对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人专项培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首先要确保教育者树立正确思想,才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中。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功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科学分析大学生就业前景、生活状况,并将结果以视频、图片等更具吸引力、穿透力的方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乐趣,引发学生关注,同时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生活进行有效联结,从学生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出发,对大学生的理想目标、就业意向、生活期待起到正确引领作用。

其次,完善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科学的教学体制,能激励教师、改进工作、全面发展。一是从学校整体出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体制之中,令课程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课程的根本,教学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载体,使其能系统、完整地传输给学生。二是发挥监管的重要作用,可派专家、领导到课堂听课,对思政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紧密结合进行监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出台合理评价机制,对已经取得成效的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与整改,全面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效。

(三)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实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予以资金扶持

首先,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惠民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工程,令资金的使用向教育倾斜。[5]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学校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载体,交通、通信越发达,与外界交流就越通畅,就越能促进自身的发展提高。二是奖励激励方式方法的充分应用。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部分同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自卑心理,如若不加以及时疏通缓解,可能会造成“马加爵式”的悲剧。因此高职院校要切实发挥心理辅导作用,学校层面对确有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生活补助,令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学校与教师对自身的关怀,心中充满阳光,对学习成绩及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予以奖励,通过颁发奖状、发放奖学金等奖励方式,以此推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其次,解决好大学生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促进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就业,实现人生价值。一是给予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高职院校在平时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通过讲述名人故事、观看正能量视频等,引导学生树立多元就业的观念。同时给高校毕业生就业最低补助,按月按时发放到毕业生手中,保障其生活水平,让学生们感受到党的温暖,以实现民族大团结,进而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奋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繁荣。二是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具体实际出发,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敞开就业之门,吸引他们到祖国边疆去建功立业。这一方面解决了新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其人生价值。

(四) 凝聚学生的国家共识,为抵御主体外部侵蚀提供保障

哈贝马斯指出,要对达成交往共识的前提条件进行细致研究,即把客观世界当作一个问题,研究主体间共同生活和接受的同一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但让每个人都接受完备性学说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对公共生活的标准、见解是有差别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且人们很容易因社会利益或经济利益的差异而支持不同的观念。基于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即为保留公共生活中个体自身的信念、态度、观点的同时,在多元主体的复杂合理表达中寻求一种公共共识。这个过程需要条件、过程和努力,但绝非“他人即地狱”那样的艰难与不可能。

同时,“具备共识”的关系一经产生,就可能超越任何一个同伴的实存,甚至也可能超越在场面对面的关系,通过表达式交往而生成一种日常生活之上的意义领域。故此,针对不良信息对民族院校学生的冲击、侵蚀,民族高校应做到:第一,及时完善舆情监控体系,促使各族青年学生保有积极、正确的家国观念,保障和谐、融洽的舆论环境,守护各民族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第二,充分打开“互联网+民族团结”的新媒体通道,将互联网空间营建为各民族心与心交流的新平台,熔铸共同体成员的同胞情感、共同心理、共同价值,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第三,不断加强民族学科研究建设,为强化公共思想共识提供专业指导和理论支撑,即民族院校应从深层次上把民族文化传统、教育遗产与时代精神连接起来,加强民族学科的元研究、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推进民族学的纵深发展,提高学科研究的“自我意识”,铸牢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推进民族大团结,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四、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大高等院校要注重以长效机制厚植全民的认同根基,尤其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融入学校教育提至战略高度上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融入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要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最高目标,以规范化和体系化的课堂教学为手段,以生活化、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为路径,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民范围内的不断筑牢夯实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方面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共同体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